材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本科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试行)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装订的顺序如下: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评阅人评语→毕业设计评定书→毕业设计答辩许可证→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封底。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档案袋、说明书的封面必须使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纸张。
请同学们以专业为单位,辅导员签字后到教务处教材科书库(东体育场北侧)购买。
对于说明书前五页,今年开始自行打印,格式要求统一。
电子文档模板请登录教务处网页下载园地进行下载(/jwc/news.jsp?id=388)。
页面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采用亮白色泽70gA4纸(210×297mm)标准大小的复印纸,页面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为2.5cm,裁切后净尺寸为200×290mm (误差≤1 mm)。
一般为单面打印。
页眉:页眉应居中置于页面上部。
页眉的文字用5号宋体,统一为“河南理工大学XX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页眉文字下面为一条横线(横线的长度与版芯尺寸相同,线粗1磅)。
页码:封面和封无需页码,中英文摘要和目录的页码用罗马数字,正文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居中标于页面底部打印,Times New Roman 5号字体。
1、封面
封面格式按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打印或用黑色墨水工整书写,一般采用三号黑体字。
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30字。
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2、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以提供毕业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记述毕业论文重要内容的完整短文。
摘要的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大要素。
它是对正文关键内容的浓缩,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毕业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本科毕业论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两种文字给出,中文
在前。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小四号宋体,摘要页不写论文题目,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及参考文献序号,不能列举例证。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进行文献标引工作而选用的能够反映文献特征内容的规范性
词(称叙词或主题词)。
它既传达论文的重要信息,也作为论文的重要的检索点。
关键词在摘要的最下方空一行书写,数量一般为3-7个,按词条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示例:
摘要(小2号黑体,居中)
××××××××××××××××××××××××××××××××××××××××××××××××××××××××××××××××××××××××××××××××××××××××××(正文为小4号宋体)
(空一行)关键词:×××××;×××××
4号黑)
(关键词若移行,则移行后与第一个关键词左起对齐)
3、目录
本科毕业论文目录只用中文给出。
目录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一般目录具体到第二或第三级标题。
目录页的其它要求见目录示例。
示例:
目录(三号黑体)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空2行,本页行间距为最小值14磅)1引言* (1)
1.1 ××××………………………………………………………………y
1.2 ××××××××××………………………………………………y
1.2.1 ×××××××××××………………………………………y
1.3 ×××××……………………………………………………………y
2 ××*…………………………………………………………………y 结论*…………………………………………………………………………y 致谢*………………………………………………………………………y 参考文献*……………………………………………………………………y 附录*…………………………………………………………………………y
注:*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英文字母及数字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4、正文
4.1 正文的内容
正文由绪论(引言)、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4.1.1 绪论
绪论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
绪论应包括:(1)研究背景及目的;(2)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资料综述,相关领域前人及他人研究成果、水平和知识空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急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3)理论分析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概述;(4)预期研究结果,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撰写学位论文的绪论时,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诠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基本公式,不要介绍研究方法细节。
写法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措词精炼。
4.1.2 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表述。
它针对绪论部分提出的论点,全面透彻的进行分析论证,充分表达作者的见解。
中心论点的论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因此,可建立不同的分论点,共同围绕中心论点为其服务。
本论通常占学位论文的大部分篇幅。
本论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思路清晰、合乎逻辑、重点突出,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
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
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4.1.3 结论
结论是指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结论。
论文结论要明确、精炼、完整、准确,突出自己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结论单独作为一章,但不加章号。
4.2 正文的撰写要求
4.2.1 学位论文的版面要求
章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横向居中排放,题序与题名间留一字空。
节标题用小3号黑体,条标题用4号黑体,款标题用小4号黑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
各层次标题均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示例:
1 引言(或绪论)
(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并留出上下间距为:
段前1行,段后1行)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小3号黑体)
×××××××××(小4号宋体)××××××…………
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4号黑体)
×××××××××(小4号宋体)×××××××××××××××××××××××××××…………
1.1.1.1 ××××(作为正文4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
×××××××××(小4号宋体)×××××××××××××××××××××××××××…………
注: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各章标题(1级标题)之间应换页。
标题一般不应超过四级。
4.2.2 引用文献
正文中引用文献,应将所引用文献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的小4号字)括以方括号,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如“材料[1]”。
当引用某文件的结论时,可将该文件编号用小4号字加方括号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1,5~7]可知”。
各级标题处均不得设置引用文献标示。
4.2.3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器件名称,应符合有关标准中的规定。
标准中未予规定的术语、名词,应采用行业通用的。
论文中自行采用的新名词(包括中、外文的)应加以注释。
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应加圆括号标出全称。
4.2.4 物理量的表示
论文中物理量的符号都必须用斜体。
4.2.5 数理公式
公式原则上应居中书写。
比较简单的或叙述性的式子可以串文排。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2章第1个公式为“(2-1)”。
序号加圆括号,与公式同行排在右顶格处。
文中引用公式时,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后若有说明文字,如“式中……”,应另起一行,左起顶格排放。
a 为了节省版面,便于转行或减少排版难度,要对公式采用合理的表达形式,如
b
a,k e和exp,n m a和n m a等,采用后者较方便。
和b
4.2.6 插表
学位论文中一个表格应尽量保持完整,没有特殊需要不要分割成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表格的位置安排,一般应随文列出,要紧接在第一次涉及它的文字段后面,应尽量与涉及文字在同一段落,或编排在同一页码上。
但有时限于论文结构,或表格容量较大,也可以把表格放在涉及文字段落稍后的地方。
必要时,表格也可分为两段或多段(这只能发生在转页时),转页分段后的每一续表的表头都应重新排字,重排表头的续表起始横线上方居中应注明“续表 ”字样。
有些表宽大于版芯的表格,需要左转90o排,这时表头一律朝左,表底一律朝右。
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
表格均应有中英文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
表序编排规则与公式符号的一样。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和表名后均不使用标点符号。
表题置于表上,中文标题在前,英文标题在后,居中排放。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题用5号字,表内文
字及表的说明文字均用小5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用宋体。
4.2.7 插图
每个图均应有中英文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编排同表序编排规定。
图题置于图下,图题用中文文字居中排放。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字排放。
引用图要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的文献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图题也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b)等表示。
分图应尽量横向排列,分图较宽者,可纵向排列,分图较多者,也可横、纵向组合排列。
图宽大于版芯的图,需要左转90o排。
图题用5号字,图内文字用小5号字。
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论文中引入插图之前,必须有该插图的提示语,如“见图1-1”等。
若提示语后面的版页不够排放该图时,则可将图后部分文字提到图前排版,将该图移到次页最上端或次页首段末。
5、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的形成作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
致谢文字不多,但却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要求不少于15篇。
示例:
参考文献
1 林来兴.空间控制技术.北京:宇航出版社,1992:25-42
2 J. R. Mcdonnell, D.Wagen. Evolving Recurrent Perceptions for Time-Series Modeling.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1994,5(1):24-38
3 许成谦.神经网络纠错编码中应用的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博士论文].1994:8-13
4 S. Niwa, M. Suzuki and K. Kimura. Electrical Shock Absorber for Docking System Spac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Motion Control, Bogazici University, 1990,Istenbul:825-830
5 吴葳,洪炳熔.自由浮游空间机器人捕捉目标的运动规划研究.中国第五届机器人学术会议论文集.哈尔滨,1997:75-80
…………
注意: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
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作者为多人时,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加一空格相隔。
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
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
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对齐。
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
7、附录
附录是学位论文的附件,不是必要组成部分。
对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中且又不适合置于正文的附加数据、资料、公式推导,程序等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采用小2号黑体字,左侧顶格开排,纵向位置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