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如何测出摩擦力。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木板、砂纸、儿童自行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信息1 下雪时,教学楼门口的台阶上落满了雪,早上上课前,许多同学上台阶时纷纷滑倒。

后来,在台阶上铺上一块地毯,就再也没有人摔跤了。

信息2 小华注意到,用久了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轮胎都要更换新的,原因是轮胎磨损太大。

(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

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1、学生动手实验
1)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试一试;
2)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
3)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

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教室讲解:摩擦力的分类
3、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理解摩擦力概念,得出摩擦力的三要素。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产生。


三、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1)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猜想(通过课件和课本插图以及游戏:让一名同学分别拉一个坐在油布上,和坐在地毯上的同学比较拉力的大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引导总结: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和表格
3)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首先师生共同讨论后由教师演示压力大小对摩擦的影响,由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全班讨论写出结论,然后由不同学生小组(每组4人)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演示其他因素对摩擦的影响(其中一人专门作讲解,一人记录)小组讨论后由一人将结论写进黑板上的表格。

4)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
组织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对同学前面的猜想正确的用红笔打√错误的打×以加深印象)
四、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
1)问题的提出:通过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等问题和将粉笔横放与竖放在斜在手中的物理课本上观察现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世界”。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方法。

3)全班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巩固和提高
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六、交流、评估与小结
小组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1)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与分类。

2)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摩擦力的研究方法。

七、作业布置
1、动手动脑学物理1、
2、3题。

2、完成实验报告单。

《摩擦力》教学设计



富县实验中学
二0一一年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