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国土地类型构成柱状图,该国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的是()
A.林业B.渔业C.种植业D.畜牧业
2.据报道,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正在进行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移民工作,将于明年蓄水扩容。
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3.下列关于描述我国水土资源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B.我国土地资源中最丰富的是耕地资源
C.我国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D.我国水土资源分配对农业生产来说不合理
4.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有众多河流,内河航运发达
B.目前,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
C.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交通便利
D.东部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
5.读“扬州-上海火车时刻简表”,回答问题。
A.T738/5,12:41
B.T736/7,21:50
C.T738/5,8:30
D.T736/7,15:37
6.下图中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7.下列关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路运输可实现从“门”到“门”的运输
B.铁路是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
C.运价最低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灵活性最强的是航空运输
8.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A.香蕉——中国台湾B.椰子——中国海南
C.柑橘——中国黑龙江D.苹果——中国山东
9.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的是()
A.新疆地区B.四川盆地
C.华北地区D.云贵高原
10.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基地以及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别是()
A.珠三角工业区、长三角工业区B.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
C.长三角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D.长三角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
11.信息产业属于
A.加工制造业B.高新技术产业
C.轻工业D.重工业
12.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因为
A.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饲料B.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
C.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D.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13.我国土地资源按照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大的是
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设用地
14.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5.“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
1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关于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B.该地区属我国西部干旱地区
C.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水热条件好D.该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18.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19.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春旱、梅雨
20.图中物品来源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椅子B.桶装水C.蔬菜D.汽车
21.最具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也是发展的基础。
二、填空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它是由江河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2.在农业发展中,利用各个地方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适宜发展的地区,称为
“”。
3.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
4.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的分布格局。
5.依据、、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划分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6.2011年6月,中国已有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
员会批准列入,数量仅次于和,位居世界第三位。
7.旅游者选择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花最少的,获得最多的旅游信息,获得最满意
的。
三、综合题
1.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
全国的6%。
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
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二: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长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从时间上来说夏秋冬春,从空间上来说
从向递减。
(2)根据材料请分析华北的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②③
(3)解决我国水资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
程是 .东线方案沿着运河调水。
2.读中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2分)
(1)A处为盆地,位于(填省级行政区),通过工程可将该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
(2)B处为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B处西侧为(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此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是。
(3)C、D两处为高原,其中具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特色的是处(填字母)(4)F处是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5)我国陆上邻国M为(填国家名称),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6)N (填山脉名称),就干湿状况而言,其南侧多为(半湿润、湿润)区,就四大地理区域而言,其
北侧为(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来
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______地区,是我国_______族居民的聚居地。
(2)图中铁路线为________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___________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3)该区域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豌豆、小麦、油菜等,主要牲畜。
(4)位于本区的我国地势最高的_________盆地,有________之称。
(5)图中A_________市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国土地类型构成柱状图,该国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的是()
A.林业B.渔业C.种植业D.畜牧业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国的土地类型占最多的是草地,所以该国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土地类型的判断.
2.据报道,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正在进行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移民工作,将于明年蓄水扩容。
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答案】C
【解析】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我国的水资源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冬春季节少,夏秋季节多;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而且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很严重,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
3.下列关于描述我国水土资源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B.我国土地资源中最丰富的是耕地资源
C.我国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D.我国水土资源分配对农业生产来说不合理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土地资源中最丰富的草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是北方多,南方少;我国水土资源分配对农业生产来说不合理,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
4.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有众多河流,内河航运发达
B.目前,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
C.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交通便利
D.东部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
【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地区有众多河流,但多为河流发源地,河流流速快,落差大,内河航运不发达;目前,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东部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交通运输的有关知识.
5.读“扬州-上海火车时刻简表”,回答问题。
A.T738/5,12:41
B.T736/7,21:50
C.T738/5,8:30
D.T736/7,15:37
【答案】C
【解析】由时间简表可以看出,扬州的小明乘坐火车去苏州看望朋友,应该乘坐T738/5次列车,因为该趟列车是由扬州开往苏州,而且要在8:30前登上列车,因为该趟列车在8:30开,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列车时刻的有关知识.
6.下图中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平原是东北平原,这里有肥沃的黑土地,但不能种植甘蔗,只能种植甜菜;②是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这里可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湖泊众多,但不能围湖造田,这样会减弱湖泊的蓄洪调洪能力;④是内蒙古高原,这里降水稀少,不能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关知识.
7.下列关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路运输可实现从“门”到“门”的运输
B.铁路是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
C.运价最低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灵活性最强的是航空运输
【答案】A
【解析】公路运输可实现从“门”到“门”的运输,是最灵活的运输;铁路的运输量大,但比海运和河运的运输量更小;运价最低的运输方式是海运;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
8.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A.香蕉——中国台湾B.椰子——中国海南
C.柑橘——中国黑龙江D.苹果——中国山东
【答案】C
【解析】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如中国台湾盛产香蕉,中国海南是热带,盛产椰子;中国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合柑橘的生长;中国山东是温带,盛产苹果等温带水果,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水果的产地.
9.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的是()
A.新疆地区B.四川盆地
C.华北地区D.云贵高原
【答案】C
【解析】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不均匀,而且这里以平原为主,耕地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
10.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基地以及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别是()
A.珠三角工业区、长三角工业区B.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
C.长三角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D.长三角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
【答案】B
【解析】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区,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铁矿、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沪宁杭工业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工业基地的有关知识.
11.信息产业属于
A.加工制造业B.高新技术产业
C.轻工业D.重工业
【答案】B
【解析】信息产业依靠发达、先进的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信息产业的有关知识.
12.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因为
A.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饲料B.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
C.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D.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D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因为这里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有关知识.
13.我国土地资源按照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大的是
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设用地
【答案】A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按照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大的草地,其次是林地,第三是耕地,建设用地所占的比重很小,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关知识.
14.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又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还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不经过于此,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有关知识.
15.“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A
【解析】“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至三熟”,说明该地区是水热条件最好的南方地区,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有关知识.
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
【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线通过的地方,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有关知识.
1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民居是位于陕北地区的窑洞,陕北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北方地区,故选B.
【2】关于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B.该地区属我国西部干旱地区
C.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水热条件好D.该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区是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这里的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属于暖温带,水热条件较差,该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18.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答案】D
【解析】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是根据两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西北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所以导致降水少,北方地区可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19.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
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春旱、梅雨
【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同时会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会受冬季风的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梅雨、洪涝,春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20.图中物品来源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椅子B.桶装水C.蔬菜D.汽车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椅子的材料是由森林、木头,属于可再生资源;桶装水中的材料是水,也是可再生资源;蔬菜是可再生资源;汽车是由钢铁、玻璃等材料生产,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资源的有关知识.
21.最具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也是发展的基础。
【答案】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业
【解析】地方文化特色是最具吸引力、最具有魅力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旅游业。
二、填空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它是由江河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答案】淡水资源、淡水湖泊
【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地下水等组成。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有关知识.
2.在农业发展中,利用各个地方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适宜发展的地区,称为
“”。
【答案】因地制宜
【解析】在农业发展中,利用各个地方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在适宜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有关知识.
3.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
【答案】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解析】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为工业及其他部门提供原料;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工业,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业,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的有关知识.
4.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的分布格局。
【答案】南北走向、东西走向
【解析】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南北走向铁路干线和东西走向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铁路的有关知识.
5.依据、、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划分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自然、人文、地理位置
【解析】依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和地理位置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将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
6.2011年6月,中国已有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数量仅次于和,位居世界第三位。
【答案】41、《世界遗产名录》、意大利、西班牙
【解析】到2011年6月我国已有41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欧洲的意大利和西班牙.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世界遗产的有关知识.
7.旅游者选择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花最少的,获得最多的旅游信息,获得最满意
的。
【答案】时间、钱、效果
【解析】旅游者选择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多的旅游信息,获得最满意的旅游效果.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的有关知识.
三、综合题
1.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
全国的6%。
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
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二: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长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从时间上来说夏秋冬春,从空间上来说
从向递减。
(2)根据材料请分析华北的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②③
(3)解决我国水资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
程是 .东线方案沿着运河调水。
【答案】(1)多、少、东南、西北
(2)降水少、用量大、污染严重
(3)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京杭
【解析】
(1)由以上材料可知,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从时间来说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来看,从东南向西北内陆
递减。
(2)根据材料可知,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且不均匀;加上这里
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这里重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是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着京杭运河调水到北京、天津等地。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
2.读中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2分)
(1)A处为盆地,位于(填省级行政区),通过工程可将该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
(2)B处为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B处西侧为(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此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是。
(3)C、D两处为高原,其中具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特色的是处(填字母)(4)F处是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5)我国陆上邻国M为(填国家名称),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6)N (填山脉名称),就干湿状况而言,其南侧多为(半湿润、湿润)区,就四大地理区域而言,其北侧为(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来
【答案】(1)塔里木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气东输
(2)大兴安岭、西北地区、干旱
(3)C
(4)地形地势
(5)俄罗斯
(6)秦岭、湿润、北方地区
【解析】
(1)由图可知,A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这里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但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该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
(2)由图可知,B是我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山脉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地区,这里深居内陆,离海远。
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3)由图可知,C是内蒙古高原,D是云贵高原,两大高原中,具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的是C,这里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的高原,有茂盛的草场。
(4)由图可知,F是我国的青藏地区,这里纬度不高,但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该地地势高,气温低。
(5)由图可知,M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中的俄罗斯,是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6)由图可知,N是位于黄河南部的秦岭,该山脉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南部是湿润区,北部则为半湿润区;就四大地理区域而言,北侧是北方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有关知识.
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______地区,是我国_______族居民的聚居地。
(2)图中铁路线为________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___________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3)该区域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豌豆、小麦、油菜等,主要牲畜。
(4)位于本区的我国地势最高的_________盆地,有________之称。
(5)图中A_________市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答案】(1)青藏、藏
(2)青藏、西藏
(3)青稞、牦牛
(4)柴达木、聚宝盆
(5)拉萨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区域有西宁,是青海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说明该区域是青藏地区,该区域是藏族的聚居地。
(2)由图可知,图中的铁路是青藏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3)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这里主要种植耐寒的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4)位于本区的我国地势最高的是柴达木盆地,该盆地自然资源丰富,有“聚宝盆”的称号。
(5)由图可知,M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中的俄罗斯,是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