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县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桓台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纤.巧(xiān)骸.骨(hái)跬.步(kuǐ)编辑.(jí)给.以(gěi)B.骐骥.(jì)中.绳(zhōnɡ)经传.(zhuàn)句读.(dòu)炽.热(zhì)C.驽.马(nú)偈.子(jì)记载.(zài)长篙.(hāo)缁.衣(zī)
D.愀.然(qiǎo)着.重(zháo)玷.污(zhān)繁芜.(wú)瞋.目(ch ēn)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B项中绳(zhònɡ)炽热(chì);C项记载(zăi)长篙(gāo);D项着重(zhuó);玷污(diàn)。
中,指事。
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
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内,里面。
与“外”相对.zhòng正对上;正好符合。
炽〈形〉(会意.繁体字从火,从戠,戠亦声。
“戠"本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演.引申为“(团体操)图案及其变换”。
“火"与“戠"联合起来表示“夜晚的火炬方阵操练"。
引申义:火旺。
zài:词语中“载”字有载物或有承载之意、有又、有的时候读zài.如:载歌载舞(又、有之意)、载客(承载之意)。
zǎi:词语中“载"字有记录或年的意思时读zǎi。
着zhuó穿着。
着装。
接触,挨上。
zháo接触,挨上,感受,受到.zhāo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计策,办法。
zhe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助词,表示程度深。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脉博苍茫提纲挈领攻城掠地
B.戍守松弛噩耗殒身不恤呕心沥血
C.厮杀莅临檄文立杆见影绿草如荫
D.彷徨濡染欧打未雨绸缪再接再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
命题的材料多出自教材以及课外读物中的常用字,以考查别字为主。
字形辨析的诀窍可概括为十六个字:音辨法、形辨法、义辨法、词语结构辨析法。
A项脉博——脉搏(动脉搏动)。
C项立杆见影——立竿见影(竿子),绿草如荫——绿草如茵(褥子,毯子).D项欧打--殴打(行为方式一般采用拳打脚踢).功夫在平时,学生要做个有心人。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长起来的时候,它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A.原形留连只要/就 B.原型留连只有/才
C.原形留恋只要/就 D.原型留恋只有/才
【答案】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北方地区的旱情已经崭露头角
....,若后期出现少雨高温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B.在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各地各部门展示的一个个新举措、新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
C.报刊上关于湖北省某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竟将附近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骗取扶贫资金的
报道,令人叹为观止
....。
D.会议刚开始时,研讨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
....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逐渐踊跃起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A项“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多指青少年.本句用于形容旱情,使用对象错误.B项“耳目一新”:所见所闻都有变化,令人感到新鲜.本句使用正确。
C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本句是指对报道内容惊叹,望文生义。
D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本句用于指张教授的话,谦敬失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募捐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B.我国今后将加强食品的销售、流通、生产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民众能够吃到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果。
C.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五个“强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D.故宫展品失窃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给如何防备展览会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敲响了警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A项表意不明,“许多学校老师"有歧义;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生产、流通、销售";D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可把“免遭”改为“遭遇”。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古之学者
..必有师
C.吾不能
..抗衡
..早用子,今急而求之 D.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答案】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行将为人所并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特殊句式.“利"“强”分别修饰“爪牙"“筋骨”,为定语后置句。
A项很快会被人吞并,“为”表示被动。
B项“于”,状语后置句。
C项“烧溺死”修饰“人马”,定语后置句。
D项“之",宾语前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
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
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
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
"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
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
“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
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
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
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
”“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
”“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
”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
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
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
婴卒,谥为靖郭君。
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
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盂尝君闻之,怒。
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齐湣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至,则以为齐相,任政.后齐湣王灭宋。
益骄,欲去孟尝君。
孟尝君恐,乃如魏。
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齐湣王亡在莒,遂死焉。
齐襄王立,而盂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
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
孟尝绝嗣无后也。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生:养活。
B.希用事
..相齐用事:掌权、执政。
C.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厌:满足、吃饱。
D.孟尝君恐,乃如.魏如:离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玄王之.孙为何夫晋,何厌之.有
C.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所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不举五月子者所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才华出众、心胸宽广,对待士人尊重礼让,对待百姓关爱同情,对待祖国忠贞不二。
B.田婴自己也是庶出,但他对田文委以重任,甚至将其立为太子,并非因为同病相怜,主要是看中他的才华。
C.齐湣王曾经派遣盂尝君到秦国去,当孟尝君回来后让他当了齐国的宰相,掌管国家大事,可是在灭掉宋国后,齐王却骄傲起来,一心想除掉孟尝君。
D.田婴虽然手握重权,却奢侈专横,只知为个人积累财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田文对他不满并提出意见。
【答案】
8.D
9.B
10.A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D项“孟尝君恐,乃如魏”的“如”,结合前面“恐",可知应该译为去、往。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字意和用法。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答题时要把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
A项“以”译为把.B项“之”分别译为的;不译,宾语前置标志。
C项“乃”,判断,是。
D项“所以",……的原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从倒数第二段“盂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可知并非心胸宽广之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孟尝君姓田名文。
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
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
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在五月五日出生。
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大了。
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
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扔了这个孩子,你竟敢让他活了下来,这是为什么?”田文叩头大拜,接着问田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跟门户一样高时,会害父害母的。
”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人这一生是从上天那里接受命运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还是从门户那里接受命运呢)?"田婴沉默不语。
田文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如果是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命运),您还担心什么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如果是从门户那里接受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罢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
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
”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
"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
"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威王、宣王、湣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
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
现在您的姬妾可以随意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
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
现在您还喜欢(继续)大量地囤积家财,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承上文“不能知"),却忘记了国家利益一天天受到损害.我私下感觉很奇怪。
”从此以后,田婴开始礼待器重田文,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
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
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
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很多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了罪逃亡的人,都归附了孟尝君。
孟尝君也愿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好好地对待他们),因此使天下的贤士都倾心向往.
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 “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矮小的男人罢了。
”孟尝君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
跟他一起的那些宾客侍从跳下车来,一阵乱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齐湣王曾经派遣孟尝君去秦国差点遇害而感到内心不安。
当孟尝君一回到齐国,齐王就让他做齐国宰相,执掌国政。
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恐惧,就跑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向西联合了秦国、赵国,帮助燕国攻打战败了齐国.齐湣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
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
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他和好,又与他亲近起来。
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齐、魏两国又联合起来灭掉了薛邑。
孟尝君因此绝嗣再也没有了后人.
(二)11.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3分)
(2)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4分)
【答案】
(1)我赞扬他能遵循(师从)古代传下来的正道,作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2)何况我和您在江边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3)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勇武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中“嘉”译为赞扬,“行”译为遵循,“作”译为写,“贻”译为赠送。
第二句中“渔樵"译为捕鱼打柴,“侣”“友"意动用法,状语后置句需要体现。
第三句中“敝"译为伤害,“因”译为依靠,“所与”译为同盟国,“易”译为代替,“武”译为勇武。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
(1)在《荀子•劝学》中,文章开端连用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2)韩愈在《师说》中用“, "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3)苏轼《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
(4)《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 ”。
【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5)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省”、“知”、“攻”、“谏”等。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
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
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红木钢琴
亚士里拉·杰夫
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时,我在路易斯街的一家钢琴公司当销售员,我们通过在全州各小城镇的报上登广告的方式销售钢琴.当我们收到足够的回函时,就驾着装满钢琴的小货车到顾客指定的地方去销售。
我们在棉花镇刊登广告时,就会收到一张写着“请为我的孙女送来一架新的钢琴,必须是红木的。
我会用我的蛋钱按月付给你们10块钱”的明信片.可是,我们不可能把珍贵的红木钢琴卖给每个月只付10块钱的人。
也没有一家银行愿意和收入这么少的人接触,所以,我们并没有把她来的明信片当一回事。
直到有一天,我恰巧到那个寄明信片的老妇人住家附近,我决定到她们家去看看。
我发现很多始料未及的事:她住的那间岌岌可危的小木屋位于一片棉花田的中央。
木屋的地板很脏,鸡舍也在屋里面,看起来她显然不会有申请信用卡的可能性,她既没有车、电话,也没有工作.她所拥有只是她头顶上稍显破烂的屋顶。
然而在白天,我可以穿过它看到很多地方。
她的孙女大约10岁,打赤脚,穿着麻布做的洋装。
我向老妇人解释我们无法以每个月偿还10块钱的方式卖给她一部全新的钢琴.但是这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她继续每隔六周就寄明信片给我们,一样是求购一部新的红木钢琴,并且发誓她每个月一定会付10块钱给我们。
这一切真是诡异。
几年后,我自己开了一家钢琴公司,当我在棉花镇刊登广告时,我又收到那个老妇人寄来的明信片,一连好几个月,我都没有去理会它,因为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法。
有一天,我恰巧前往那个老妇人住的地区,我的小货车上刚好有一架红木钢琴。
尽管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个不好的决定,我还是亲临她的小屋,并且告诉她我愿意和她定下契约,她可以每月付10块钱、免利息、分52次偿还的方式购得她想要的钢琴。
我把新钢琴搬到房子里,把它放在不会遭雨淋的地方。
在我的告诫下,小女孩把家里养的鸡赶远一点儿,然后我离开了。
当然,我的心情就像刚刚丢了一部新钢琴一般。
老妇人允诺每个月要付的钱按时寄来,虽然有时候是把三个铜板贴在明信片上付款,可是如当初所约定的52次,一次也不少.
20年后的某一天,我到曼菲斯洽谈生意,在假日饭店用完晚餐后,我便到饭店中的高级酒吧坐坐。
当我坐在吧台上点了一杯餐后酒时,我听到身后传来一阵优美的钢琴声,我转身看到一位可爱的年轻女人,弹着一手非常优美的钢琴。
虽然我也算是一位不错的钢琴手,可是我被她的钢琴声给吸引住了,我拿起酒杯走到她旁边的桌子,坐下仔细聆听,她对着我笑,问我想听什么。
中场休息时,她过来和我坐在一起。
“你是不是很久以前把钢琴卖给我祖母的那个人?”她问我.
我一时想不起来,请她加以解释。
她开始告诉我,慢慢唤起我的记忆,我的老天啊!她就是那个当年打着赤脚、穿着破烂麻布衣的小女孩!
她告诉我她的名字是艾丽莎,因为她的祖母没钱让她去上钢琴课,所以她只好听收音机学琴。
起初,她是在两公里外的教堂里表演,有时候也到学校表演,并且获得许多奖品和音乐奖学金。
后来她带着美丽的大钢琴嫁到了曼菲斯。
我记起这件事,然后说:“艾丽莎,这里有点儿暗,可以告诉我钢琴是什么颜色的吗?”
她回答我说:“是红木色的.”并且问我,“为什么这样问?”
我一时说不出,她知道红木钢琴代表的意义吗?她是否知道她祖母不选其他的种类,而坚持要买红木钢琴给她的原因吗?我想她不知道吧!
她是不是理解,为什么那个穿着破烂麻布的小女孩在未来有这样了不起的才艺?不,我想她也不晓得吧!
然而我知道,只不过当时我的喉咙却哽咽得讲不出话来。
最后,我才说道:“我只是好奇钢琴的颜色随便问问,我以你为荣,假如你可以体谅我,我要回房去休息了。
”
我站起来回房去,因为我不希望我这样一个男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哭起来。
(摘编自《不可不读的外国百年百篇经典小说》)(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我”为视角,以“我”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为情节线索,向读者展示了一段人世间浓烈的情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离不开这种亲情大爱。
B.文中写老妇人的孙女,其作用有二:一是突出孙女穿着破烂是因为其家境不好,一是强调孙女之所以能成为钢琴家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
C.本文中的“我"对老妇人买红木钢琴这件事有这样一段情感历程:好奇——无奈——冲动.后来看到小女孩有所成就时,我不禁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欣慰。
D.“我”在假日饭店中的高级酒吧偶然与老妇人孙女相遇一事,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更是小说的精
彩之处和主题得以彰显的重要环节.
E.“我站起来回房去,因为我不希望我这样一个男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哭起来”,含蓄蕴藉,“我"因为面对此情景不得不落下怜悯的悲伤的泪水。
(2)老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3)“然而我知道,只不过当时我的喉咙哽咽得讲不出话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知道”的内容有哪些。
(6分)
(4)小说为什么以“红木钢琴"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CD(答D给2分,答C给2分,;答A.B. E不给分)
(2)①贫穷但讲信用:没车、电话,没有工作,居住环境差;每月按时兑现还款.②执着坚持:在买到红木钢琴前,一直没有放弃以明信片方式求购。
③有爱并对生活充满希望:为了孙女前程,不论生活多么困难,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为孙女铺就一条学琴成功之路。
(3)①红木钢琴代表的意义:爱,坚持,希望。
②女孩祖母不选其他种类,而坚持要买红木钢琴给孙女的原因:让孙女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与美好的未来。
③人间亲情的无痕与伟大: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④小女孩成长的秘密:祖母在用“鸡蛋”“分期付款"的生活艰辛中为小女孩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
(4)①从情节结构角度:是全文的线索,小说每一段情节均与“红木钢琴”有关,从而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②从人物塑造角度:“红木钢琴"的前后出现,使老妇人“爱、坚持、希望”的形象特征象更加鲜明、醒目。
③从主题角度:“红木钢琴"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并使主题更加集中、深刻。
“红木钢琴”是对家庭贫困、渴望拥有一架钢琴的孙女最好的礼物,帮助孙女实现梦想,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让读者围绕“红木钢琴”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很自然地在“爱、坚持、希望”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得到真实的感动。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A项“离不开这种亲情大爱"欠妥;B项“强调是其自身努力结果"有误;E项“悲伤”有误。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
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
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如贫穷但讲信用:没车、电话,没有工作,居住环境差;每月按时兑现还款;执着坚持:在买到红木钢琴前,一直没有放弃以明信片方式求购。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理解能力。
理解语句含意,不仅要看句中关键词语,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还要善于分析内部结构特点,从而把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