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苏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__
[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类文阅读。
雨中的树林
金波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1]整体感知:这首儿童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A.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B.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C.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D.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2]提取信息:诗中写了哪些动物在活动?请你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A.蜘蛛吐丝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诗中的雨珠、落花、小雨点儿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写下来。
A.雨珠:________ B.落花:________ C.小雨点儿:________ [4]分析理解:想一想,小雨点儿真的会变魔术吗?它落在地上真的变成蘑菇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1]按原文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翁媪:________ 亡赖:________ 村居: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__________。
“清平乐”的“乐”读音是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卧剥莲蓬”中“剥”读音是_____。
[4]全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
“溪上”有_______ ,溪东_______在锄草,溪头________卧剥莲蓬。
[5]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_______ 个儿子,大儿锄草,中儿
_______ ,小儿_______ ,各具情态,表现了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
[6]“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课文中表达这个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A.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B.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
C.该词的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D.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使:________ 浥:________ 客舍:________
[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的消息
风,飘绿了树枝,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这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怜爱的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出的小草……
[1]读诗歌,填空。
(1)这首诗押“(___)”韵,第三节诗的韵脚是(_____)。
(2)读诗句,照样子写一写各小节写了哪些“春的消息”。
第一节:风摇绿枝条、水漂白鸭的羽毛第二节:人们换春装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太阳明丽、小草发芽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A.惊喜 B.欢快和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_____)
(2)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_____)
(3)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_____)
(4)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_____)
[3]第五节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说是“沉
睡”的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结尾用“……”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能仿照第三节或第四节诗写写你眼中的春天的消息吗?注意分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文分段,词分阕。
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
_________________,后一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_。
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一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重点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二字可以看出来。
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
[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阅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他是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对边塞风光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绘。
B.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
C.诗歌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将士为抵御外侮而长期成边、万里征战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4]你从后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诗练习。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中的“飞将”指的是
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片段阅读。
繁星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嫩绿深红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和_____。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到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__________。
[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外阅读我能行。
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1]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第一个“风雨”指什么?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的情感。
[4]《短诗三首》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
笔名冰心取自“__________”。
12. 阅读理解。
繁星(一五九)<节选>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她是中国诗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______________文学作家。
[2]诗中第一个加点的“风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加点的“风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把这首诗送给妈妈,她会有怎样的反应?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外类文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①田夜绩麻②,
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④未解⑤供⑥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锄草。
②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③当家:主持家务。
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④童孙:指儿童。
⑤未解:不懂得。
⑥供:供奉。
这里指“参加、从事”。
[1]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内阅读
1.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
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撇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撇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夜的“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