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教学设计
课题7.1自由平等的真谛
主备人审核八年级备课组课时 1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自由的含义和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2.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正确理解平等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的辩证认识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用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真谛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拥有自由的意义,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2.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难点: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复习巩固▲1.我国的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作用)是什么?
2.我国法律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有什么要求?
▲3.我国的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权是什么?
采用提问学生或齐读等方式复习
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
(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自主与合作学习1.拥有自由的意义(为什么要追求自由)
▲2.为什么没有绝对自由?
3.什么是自由(含义)?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为什么说无法治不自
由?)
▲5.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6.为什么要追求平等?
▲7.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
[8.列举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及其危害。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
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
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
勾画出答案。
让学生熟系内容,
加强感知认识。
(时间:10分钟
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
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
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
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时间:2分钟左右。
)
第四环节: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为什么说无法治不自
由?)
▲5.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
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
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
题。
(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
课堂小结重难点。
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
深认识。
(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课堂训练(作业设计)1.【2020·广西梧州】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
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设施:在人行道中有专门为盲人
铺设的“盲人道”,在公共厕所设有专门为儿童、
残疾人提供方便的“无障碍卫生间”……从法律
意义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义中的()
A.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 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D. 同等情况不同对待
2.【2020·云南昆明】“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
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由快乐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遵守法律、严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2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史载,明朝
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诸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
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
题名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云云,朱元璋听后皆
不满意。
大臣万钢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
此言一
出,朱元璋大悦,称赞其见解独到。
根据材料判断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我们不放弃法律赋予的权利
B.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
C. 自由是法律允许的随心所欲
D. 法治规范自由,法治保障自由
4.【2021·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平等是人类的
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但生活中仍然
存在不平等现象,下列选项体现不平等现象的是
()
A. 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
B. 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D.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
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
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
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
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时间:5分钟左
右)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知道了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意义,明白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全面掌握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知识。
将问题溶于情境之中,举案说法,案例引出理论知识,再由案例运用理论知识,使得整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增加了趣味性。
法律链接、新闻播报等互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不错。
落实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课题7.2自由平等的追求
主备人审核八年级备课组课时 1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珍视自由就是珍视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2.知道践行平等就是要反对特权,要平等待人并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二)能力目标
1.提高珍视和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
2.感受自由平等的追求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
难点: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复习巩固▲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为什么说无法治不自
由?)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
采用提问学生或齐读等方式复习
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
(时间:2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自主与合作学习▲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怎样追求自
由)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3. 为什么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4.列举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及其危害。
5.面对不平等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
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
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
勾画出答案。
让学生熟系内容,
加强感知认识。
(时间:10分钟
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让几个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与合作
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
与否,以及理解情况。
通过提问或讲解等方式,让学生
展示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时间:2分钟左右。
)
第四环节:教师点拨或讲解
主要点拨:
▲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3. 为什么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5.面对不平等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事例、
视频等进行点拨或讲解,让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搞清
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
题。
(时间:20分钟左右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结构,
重难点。
方法多样,让学生表述或直接以
幻灯片展现知识结构图,让学生
在头脑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加
深认识。
(时间:1分钟)
第六环节:课堂训练(作业设1.【2020·辽宁营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
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
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三条规
定: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
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人力
资源服务机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对此,
精选近年来各省市有关本节课内容的
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有利于巩
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补充教师
点拨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有利于了解学
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时间:5分钟左
右)
计)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要反对特权
B. 要消除差异,一视同仁
C. 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2021·黑龙江省大庆市】自由是珍贵的。
珍视
自由,我们应该()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③摆脱限制,无拘无束
④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2021·江苏省扬州市】对如图漫画中的“通行
证”能否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证完全自由,能够放
B. 确保绝对公平,不能放行
C. 守护永恒正义,能够放行
D. 践行人人平等,不能放行
4.【2021·四川省自贡市】针对“盗用、冒用他人
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
格……”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新增加
“冒名顶替”犯罪。
这一修订告诉我们()
①要杜绝公民教育侵权行为发生
②珍视自由,必须谨遵法律要求
③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④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知道了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关于珍视自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注重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教学,易于学生理解。
关于践行平等,知识的理解较为容易,难的是怎样做到。
另外,关于反对特权,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太好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