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大附中
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意的。
)
1.在历史上,中国的西部、北部、西南部,曾经被认为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部分。
这一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主要原因是()A.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是一个陆权和海权兼具的大国
B.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几大文明交汇的地带
C.在全球范围内,或许再也找不到一个区域能够与这个地域相比
D.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欧亚交通要道
2.欧洲中世纪的“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最高统治者,享有行政司法权力及其他特权,大领主除设置官吏、法庭、监狱外,还设关卡、收赋税、铸货币。
欧洲中世纪的“领主”相当于我国古代的()A.君主B.诸侯C.地主 D.宰相
3.铁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尧舜禹时期,我国已有铁器B.秦朝已有高炉炼铁技术
C.西汉已有灌钢法D.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4.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作如下宣告:“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
B.秦朝实行土地国有制
C.秦朝实行的是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国有制
D.秦朝实行的是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
5.美国政治家、思想家爱德华滋(1703~1758年)曾说:“这种强烈反对宗教迫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激情随着英国的移民带到了北美大陆。
所有积极主动移居美洲的人都是不愿意服从其他人支配的那一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念逐渐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即后来的美国人民的传统。
”材料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因是()A.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英国清教徒的影响
C.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6.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下列有关“陶片放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B.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
C.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D.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作出的判决也就非常准确
7.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
人就是城邦。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雅典将军都是男性
B.由于战争需要,雅典城邦只承认男性是公民
C.雅典城邦内的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D.雅典的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8.汉武帝以后,有一类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这一类官吏是()A.董仲舒的门徒B.太学的生员
C.儒生出身的官吏D.维护三纲五常的人
9.《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10.朝鲜有一种制度,始于985年,至1894年止,存在了900多年。
朝鲜的这种制度分为文科、武科及杂科(易学科、医科、阴阳科、律科)。
每三年举行一次“式年试”,此外还举行各种不定期“别试”。
不定期有国王亲临考场的“亲临试”,该试再分成成均馆儒生参加的“谒圣试”和在昌景宫举行的由官员参加的“春塘大试”。
这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A.察举制B.科举制C.监察制 D.均田制
11.相对于隋唐时期,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独特原因有()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政府放松对商品贸易的限制
③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④水路交通的便利
A.②③B.③④C.①④ D.①②③④
12.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今天的西藏主要归哪里管辖()A.宣政院B.中书省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13.宝钞是元、明、清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如“至元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清宝钞”。
这类似于古代的()A.柜坊B.飞钱C.交子 D.东市
14.荷兰,曾经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然而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
荷兰“失去左右世界霸权”的根本原因是()A.荷兰被英国打败B.荷兰的发展重点由陆上转向海上
C.荷兰是商业立国,不是工业立国D.荷兰是军事立国,不是商业立国
15.某重大事件发生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
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洋务运动
16.现今的COSPLAY,一般是指利用服装、小饰品、道具以及化装来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
COSPLAY在日本非常流行,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严格不仅仅体现在衣着上,甚至延伸到了颜色的范畴,在不同社会阶层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服饰。
可见,COSPLAY文化在日本依托于()A.等级制度B.武士精神C.军国主义 D.天皇制度
17.据《剑桥中世纪史》记载:“14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的拉那行会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
大约在13世纪末开始,佛罗伦萨政府就承担起了约束他们所雇佣的工人的责
任,指示教区教士定期向纺织工人讲道,不准工人们偷工减料、违者开除出教。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13世纪佛罗伦萨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宗教在当时的西方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政府的支持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政治前提
D.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纺织行业
18.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
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
下列关于材料中“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B.“二次革命”与“一次革命”没有任何关系
C.“二次革命”是“一次革命”的继续
D.“一次革命”和“二次革命”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19.1933年《申报月刊》报道: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这篇报道的相关背景不包括()A.中国的内忧外患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
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D.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现热潮
20.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
”
以下史实中对中共争取中间势力没有重要作用的是()A.遵义会议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应邀参加重庆谈判
C.中共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张D.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21.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毛主席所讲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何时退出历史舞台()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78年
22.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
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
对此评论不妥的是()A.当时的服装没有美化功能B.服装亦可表达政治倾向
C.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D.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国际阵容较为稳定
23.20世纪70年代,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这种“混合经济”反映了西方国家
()A.适当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大力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全面停止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4.历史上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采取“远交近攻”,现在不能这样了。
必须“以邻为善”“以邻为伴”,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主要是因为()A.世界上各地区走向集团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的支撑
B.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密不可分
C.远亲不如近邻
D.国际关系的趋势之一是与邻国结盟
25.“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
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A.民主革命第一枪B.谁再想做皇帝,都做不成了
C.自由尽是新风尚D.世界风暴新源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其中第26题22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0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一直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心。
西方不仅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而且还塑造着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交往方式,在推进人类迈向工业文明、实现世界现代化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
自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逐渐取得了对非西方世界在力量、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全面优势。
——金灿荣《告别西方中心主义》材料二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苏、英三巨头在前苏联的雅尔塔举行决定世界形势的最高级会议。
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
其间斯大林与罗斯福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判。
美国希望前苏联早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减少日军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作为交换条件,斯大林向罗斯福提出:把中国新疆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租借中国旅顺港;中长铁路由中苏两国共管;外蒙古独立。
——摘编自《世界史》材料三由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各国开始兴起对“中国模式”的赞赏。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有众多学者也纷纷建言,提出了诸如“两国集团”、“中美国(chimerica)”、“中美共治”等理念和主张。
对此,中国政府有着清晰的认知。
温家宝总理在与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就明确表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
——摘编自人民网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多角度分析“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成为国际体系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的原因。
(6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于近代企业。
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
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
另据估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三1936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加上工场手工业产值是20.5%。
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也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加上工场手工业是23%。
而在这少量的现代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是非主体部分。
其力量之弱可见一斑。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哪些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6分)
28.(10分)按以下指定材料确定一研究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
(4)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5)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其中第26题22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0分。
)26.(22分)
(1)①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经济的迅猛发展;(2分)
②政治上,英、法、美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2分)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西方思想的解放;(2分)
④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为西方发展注入了动力。
(2分)
(2)变化: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2分)
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分)
②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
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分)
③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分)
(3)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第二,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
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
(每点2分,共6分。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
27.(18分)
(1)①与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③以面粉等轻工业为主;④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
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
(3)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②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每点2分,共6分。
)
28.(10分)
主题: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2分)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三个方面结合史实论述。
(6分)全文是否层次清晰、流畅。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