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检系统流程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安检系统流程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航空运输受到突发性事件的影响,航班安全正点运营成为了社会
关注的焦点。

机场是陆运和空运的衔接点,对于机场而言,如何使旅客在机场内
实现快速周转,即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而又不降低对旅客的服务水平,是现在我
国机场面临的最大困难。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机场安检系统中安检旅客和安检行
李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关键词:机场安检流程;流程设计优化;排队网络模型
民航客运业的迅速发展为客运枢纽机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机场现
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在不降低对旅客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如何改进和优化旅客乘
坐飞机前的安检流程,优化这些安检流程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尽可能减少飞机在
机场的逗留时间。

提到安检流程,科学合理的机场安检流程规划对提高单个机场
和机场系统的保障能力,使机场安检系统的日常运营水平达到最佳状态,以安全
高效的方式满足当前和未来航空运输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的安检流程规划包
括流程优化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安检流程优化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用过安检流程
的改进和重构,提高机场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瓶颈环节制
约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平衡不同岗位的工作强度,在资源一定的情况
下实现最大的机场安保能力。

1.敏感性分析
(1)快捷性
快捷性主要表现在安检旅客在安检系统中逗留时间较短,即安�z旅客能在安
检系统实现快速安检。

ServiceModel仿真系统中用paseegertime1、paseegertime2
记录安检旅客从今图安检系统到离开安检区所需的时间,但是,不同地方的旅客,在文化上有差异,具有不同的安检风格。

经统计分析后得出,安检旅客在现行安
检系统中平均逗留时间为7.21min,最短逗留时间4min。

最长逗留时间10mim。

与服务标准进行对比可知,现行安检系统平均安检时间与标准规定时间相比与速
度慢的旅客比规定的标准时间长。

(2)便捷性
对机场旅客服务的便捷性主要表现在是否方便旅客安检,即安检流程是否足
够简化。

现将案件流程中影响服务便捷性的瓶颈环节加以分析。

(3)准时性
安检流程的准时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按时就位、安检仪器按时工作、待安
检人员按时到达等方面。

在ServiceModel仿真系统种假设工作人员和设备都处于就绪状态,安检旅客按时到达也就保障了安检流程的顺利进行。

但ServiceModel
仿真系统终止时,安检区仍有3名旅客没有成功安检,主要原因是因为行李提取
时间过长影响旅客准时登机和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旅客安检风格不同的问题。

现行
安检流程中,安检旅客在提取行李时间、安检环节排队等待安检过程,影响安检
流程的准时性。

另一方面旅客的文化差异比如时间观念、效率、个人偏向的安检
方式可能会影响旅客安检的过程。

2.现行安检流程的重大缺陷
经过对现行安检流程的仿真分析,究其根本原因,发现存在以下重大缺陷:(1)机场信息机制不完善
从现有的安检流程中可以看出,信息并没有在机场之间共享。

主要在以下几
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改善标识信息目前在安检流程中的标识没有完全起到作
用。

安检区的验证柜台前放的文字性标识只有大约 1 米高,标识的提示效果不理想,当旅客看到标识的时候已经没时间为验证做准备。

其次安检区使用电视播放
民航总局的规定、注意事项,但是播放的内容过多,旅客很难抓住要点。

最后旅
客不知道安检区的旅客量、通过安检大概需要的时间,旅客不能自己选择安检区
以平衡各区流量。

(2)安检内部运营效率不高
从安检旅客流程分析和安检行李流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存在人工安检行李和
旅客流程效率不高,安检旅客需要等待自提行李造成效率并不高。

综上所述,机场为了使旅客和行李实现快速安检,除了要对行李安检系统硬
件设施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升级外,最重要的是要对行李安检系统流程以及旅客
安检流程进行改进,以适应机场在方便旅客、扩大旅客自主选择权的同时实现快
速安检的要求。

3.优化方案与建议
根据敏感性分析,结合本文研究的机场安检系统的现状分析,具体做出以下
改善方案:
(1)操作标准化
安检流程中各工序的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如:验证时优秀的操作员
的工作效率是最慢的 2 倍。

通过制定规范操作流程和对操作员进行培训等措施缩
短操作员之间技能的差距。

(2)每个安检通道增加一名人身检查的工作人员
安检流程中人工身体扫描检查是瓶颈,是制约旅客通过安检速度的主要素。

增加一名安检的助手提高旅客通过速度,同时消除了安检流程中的旅客滞留现象。

(3)加长 X 光机前后的传输带的长度
因为传输带的长度较短,旅客在拿放行李时有拥堵现象,给旅客带来不便,
影响了通过安检的速度。

X 光机前的传输带(放行李的位置)长度由 0.6 米增加
到 1.2 米,X 光机后的传输带(拿行李的位置)长度由 1.2 米增加到 2.2 米。

4.结语
我们根据目前机场旅客安检流程特建立了安检流程多服务台排队模型,在此
基础上根据机场相关服务彪悍尊及机场实际调研情况,运用离散事件仿真软件ServiceModel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进行校验证明其正确性后,分析其存在的瓶颈
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提出改善建议。

其次对优化后安检流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优化后安检流程进行评价。

最后,按照改善建议对优化
后的安检流程与优化前的安检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行李安
检系统改善效果明显,改善建议具有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曲欣欣.基于GTST-MLD的机场安检系统风险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05).
[2]高金华,李洁.爱尔朗排队模型在旅客候机楼中的应用[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07(02).
[3]刘庄,长远.改进的排队系统三阶段法及其仿真[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