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影像诊断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2-06-24T08:49:42.5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5期作者:曾琼
[导读] 目的:分析临床上进行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时应用CT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20年2月-202曾琼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068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进行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时应用CT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61例做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质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
结果:CT三期增强诊断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度:血管瘤89.47%、脓肿66.67%、局灶性结节66.67%、肝细胞癌75.00%、转移瘤94.74%,诊断总准确率为83.61%,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839。
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用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CT影像;肝脏;良恶性肿瘤
临床上对于肝脏肿瘤的良恶性质鉴别一直有较大的困难,及早进行准确的鉴别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1]。
普通CT扫描时征象不够典型,因此诊断的准确性受到影响,随着CT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对于肝脏肿瘤的检出以及良恶性质的鉴别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增强扫描的应用弥补了常规CT在肝脏小病灶扫描方面的不足。
本次研究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抽取了61例做为研究对象,目的即在于进一步讨论CT影像在对肝脏肿瘤良恶性质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20年2月起直至2021年2月止,共计纳入肝脏肿瘤患者61例做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介于37-76岁之间,平均(56.42±5.79)岁,男女患者分别为39例和22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进行CT检查前均没有接受过任何抗肿瘤的相关治疗,且临床资料齐全,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入组。
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
1.2方法
所用设备为通用 GE Revolution CT(62排),患者检查前1晚需饮500-800ml白开水,并于次日行增强扫描前6h保持禁食,对其进行呼吸指导,于检查前30min再饮500ml水,上检查床时再饮食250-500ml水。
检查时患者需取仰卧位平躺于检查床上,先进行肝脏定位扫描、CT 平扫,平扫结束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帕醇70-80ml,注射速度控制在每秒2-3ml,三期增强扫描时延迟时间依次为,肝动脉1期,于注射结束后的25-35秒开始扫描,门静脉2期,于注射结束后60-70秒开始扫描,肝实质延迟期为3期,待距注射结束100-120秒后开始扫描。
将数据上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重建,并对扫描范围内血管行三维立体重建。
最后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共同进行会诊分析后得出统一结论。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及增强的诊断正确性及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度。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并利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为(±s)并利用t进行检验,利用Kappa检验CT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
若P<0.05,则提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正确性对比。
对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各期增强扫描的诊断正确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见表1:
3讨论肝脏肿瘤在影像诊断时对于病灶的发现主要取决于病灶处与正常的肝脏组织间密度上的差异[2-3],但是很多肝脏肿瘤的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密度极为相似,因此单纯依靠CT平扫很难发现病灶,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CT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进行诊断[4]。
肝脏组织的血液供应有80%左右源自门静脉,其余的20%则由肝动脉提供[5]。
多排螺旋CT的优点之一在于其扫描速度较快,因此可完成多期扫描[6],在动脉期扫描时造影剂还没有经过门静脉进入正常肝脏组织,因此不表现出强化,而由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则表现出明显强化,因此在动脉期进行扫描时易发现血供丰富的病灶[7],并且通过各时间密度强化方式的差异及表现对肿瘤的良恶性质进行鉴别[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期增强扫描对病灶检出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增强扫描的总准确率达到了83.61%,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综上可见,及时对肝脏肿瘤的良恶性质进行鉴别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T影像用于鉴别肝脏肿瘤良恶性质效果显著,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廷畅. CT与MR功能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18):205-206.
[2]马静, 张雅静, 刘永欣. MSCT对小儿常见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20(2):90-92.
[3]翟亚娟, 上官建伟, 王丹阳. CT与MRI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 30(7):1314-1317.
[4]陈梦林, 曾善美, 吴玉兰,等. CT多期改良增强参数对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39(4):730-736.
[5]吴文青, 吴文劲.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6):2755-2756.
[6]袁丹丹, 刘静, 曹笑婉,等.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三期增强扫描CT特征[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39(12):2462-2465.
[7]刘月军, 刘向东. 双源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肝脏, 2018, 23(10):912-914.
[8]曾金光, 张志. 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J]. 中国医学装备, 2017, 14(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