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几个优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相逢
——浅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几个优势摘要:语文教学遇到信息技术是个美丽的相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它可以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它可以优化教学过程,革新教学模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生机与活力,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常见作用
正文: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如何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充分发挥优势,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我们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以下浅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几个常见优势。

一、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可起到以少胜多,化难为易的作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

1、情境导入,迅速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出现课文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迅速进入到本课的教学环节中。

比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部分片段,并同步播放其主题歌,让学生在视听的双重冲击下,真切感受到官逼民反、英雄聚义硝烟时代。

再如《蒹葭》这首很有意境的诗,运用《在水一方》的动画歌曲导入,在优美的旋律中营造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朦胧优美意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

2、再现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在学习《赵州桥》、《故宫博物院》之类的文章时,用多媒体按文字顺序,从不同角度展示出赵州桥和故宫博物院的实景图,让学生对照实景图阅读课文,学生会很快理清文章线索并理解文章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

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如果能同时动用起身体上的多种感觉器官,能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之多。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2、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因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而难以展开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了对课堂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倘若借助信息技术,就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由于学生没有过大雪中登高望远的经验,感受不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也想象不出“红装素裹“的娇艳,进而无法体会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此时如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再现出作品意境图像及气魄宏大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迅速领悟作品内涵。

三、优化教学过程,革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有效优化教学过程时,也带来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后,将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程实施中引发深刻变革。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老师、学生有机结合的互动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

教学方式由传统单一的“我教你学”转变为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新型学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动态地生成与转化、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教学媒体由单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转变为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教具。

师生由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和谐、民主、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语文学科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信息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媒介对教材进行诠释,创设教学情境,创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开拓思路、引发想象,将媒介、感知与材料融于一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遇到信息技术是个美丽的相逢。

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增强教学信息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开拓学生思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1、《运用信息技术,触及语文教学的灵魂》(刘华)
2、《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活”起来》(北师大教学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