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改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改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其中种种的哲学思想都给我们当今的现代生活提供了相当程度的启发,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所需要的是继承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而不是仅仅把文化吊在嘴上,天天念叨。
并且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让文化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
1、长期以来的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
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
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
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
不可变”。
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
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
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像智、信、忠、孝、礼、义、
廉、耻都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
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
想和精神。
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2、优秀文化的具体标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
在 2014 年 5 月 4 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以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等。
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
3、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做的
首先,要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社会、自然有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建立在无知、愚昧基础上的文化,是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真正幸福的。
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重中之重就是努力的学好文化知识,重视个人的思想发展,追寻真理,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来中国古典哲学中取得相应的印证;积极参与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素质受到校园文化很大的影响,积极参与,主动追求正是我们应该做的;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教学活动,
例如选修课、社会实践等等。
参与进去,并且能够真正的延生
出去才能让大学生真正的理解传统文化,并且发扬和继承传统
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弘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