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2019高三第一次教学质检--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宿州2019高三第一次教学质检--语文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66分〕和第二卷〔表达题,84分〕两部分,总分值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规定区域,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共66分〕
【一】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宣纸——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宣纸”作为纸张名词的出现,始于唐代。

其时嗜画成癖的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所指应是宣州宣城郡所产的贡纸。

这是以产地为名的宣纸的由来说。

宣纸的制造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东晋说、唐代说、宋代说、清代说各不相同,《中国宣纸史》著者曹天生认为,宣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

曹氏的依据,出于《小岭曹氏宗谱》对宣纸生产的记载,以及明宣德年间所制造的皇室监制的加工纸——陈清款宣纸,即为青檀皮所制的真正的宣纸,其质量为其他种类纸所难以比拟,与宣德炉、宣德窑一样,被称之为“宣德纸”,这是宣纸的另一种命名方式。

宣纸与其他种类纸张之别,首在用料,即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水质、药料,并使用特殊手工技艺而造出的宣纸,方能成为真宣。

曹氏有据可查的推论有其道理,但也有疑问。

如果说晋代便有楮皮纸、麻纸、竹纸等类似于宣纸的纸张诞生,其时所造之纸尚有新疆楼兰出土的“罗布淖尔纸”,甘肃武威出土的“旱滩坡纸”,以及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魏晋时纸”,当然还有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中期的灞桥纸、马圈湾纸、居延纸等等,这些用不同原料造就的纸可谓年代久远,而最适于造纸并造出上好宣纸的青檀皮是久已有之的植物,为什么到明代才有人用来造纸?如果说宣纸是唯一以青檀皮为原料作为标志,那么,唐代的宣州贡纸是否均为青檀皮所造?其中是否有青檀皮纸?假设有,那么该是早年的真宣了。

如果以小岭制造宣纸的写于宋元之交的《曹氏宗谱》作为宣纸创始的依据,恐怕有割断历史之嫌,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最正确宣纸即曹氏宣纸的创始期,而未见记载的或已难以查考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

在我看来,宣纸的创始期只能存疑,尚难以有令人信服的定论。

宣纸制造所用为檀皮的韧皮纤维,纤维长度在一点七至三点七毫米之间,且百分之八十的纤维长度十分接近,因而成纸匀度好。

电子显微镜下,人们发现其纤维细胞壁分布诸多细密且均匀的皱纹,与纤维长轴向平行,故宣纸着墨时,易留住笔痕、墨迹,淡墨与水会沿着皱纹沟槽向外逐步渗扩,形成不同层次;重笔时又自然分界,互不溶混,造成主体感;再加上规整的檀皮长纤维与草浆短纤维均匀交织,使水墨扩散均匀,无锯齿形辐射状态,正是这样的特征,鉴定了宣纸为中国书画的最正确用纸。

在观赏一些中国画时,浓淡相宜,满纸云烟水汽,这是宣纸留住了水墨,渍渗晕染,生成空濛缥缈、淋漓尽致的气韵与妙境。

真宣所用青檀,以泾县的皮质最好,且生在山石崎岖倾仄之间者,方为佳料。

宣纸的制造,于青檀皮和稻草的纸浆中,还需掺入杨桃藤〔即猕猴桃〕的汁液,被俗称为纸药、滑水。

杨桃藤汁是纸浆中的悬浮剂,能使纤维均匀地悬浮于水中,让捞出的纸厚薄一致,结构紧密。

自然,宣纸的制造是离不开水的,泾县的泉水清醇洁净,浑浊度为零,四季长流,水的硬度低,水温低,故能使宣纸不惹灰尘,洁白度高,并能延长纸的寿命。

所谓纸之“似玉雪
者,水色所为也”。

看来,真宣之所以在泾县的制造达到极致,是因其得天独厚,皖南山区特有的最正确青檀和稻草,纯净的泉水,适宜的气候,吸纳天地之灵气,承受日月之精华,加之人的聪明才智,安能不出绝无仅有的真宣!
〔选自《人民日报》〕
1、以下对“宣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有关宣纸的创始期其说不一,曹天生所著《小岭曹氏宗谱》的记载认为宣纸创始期在元明之际。

B、宣纸第一次被提及,是始于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所说宣州宣城郡产的贡纸。

C、宣纸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以杨桃藤的汁液为纸药、滑水。

D、宣纸匀度好,易留住水墨,渍渗晕染,能生成空濛缥缈、淋漓尽致的气韵与妙境。

2、以下对“在我看来,宣纸的创始期只能存疑,尚难以有令人信服的定论”的原目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西汉已有不同原料造就的纸,作为最适于造纸并造出上好宣纸的青檀皮是久已有之的植物,在当时也有可能被用来造纸。

B、晋代便有类似于宣纸的以楮皮、麻、竹为原料的纸张诞生,作为最适于造纸并造出上好宣纸的青檀皮在当时也有可能用于造纸。

C、如果宣纸是唯一以青擅皮为原料作为标志,那么唐代宣州贡纸除楮皮所造外,其中更应有以青檀皮为原料造的真宣纸。

D、《小岭曹氏宗谱》写于宋元之交,对宣纸生产有记载,由此可判断,宣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

3、以下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宣纸是因宣州宣城产地和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时间而得名,但在命名时间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青檀皮因整个纤维长度十分接近而成纸匀度十分好,决定了宣纸成为中国书画浓淡相宜、满纸云烟水汽的虽佳用纸。

C、以写于宋元之交的记载小岭制造宣纸的《曹氏宗谱》作为宣纸创始的依据,并不等于此前未见记载或难以查考的最正确宣纸创始期就不存在。

D、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主要原料青植皮的质量,再加上宣纸谴料的讲究,从而使宣纸成为绝无仅有的真宣。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

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

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

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

八年,赐爵关内侯。

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

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

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

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

郡多氐人,便习山谷,
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

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

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

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假设仇,郡中称为清平。

〔范晔《后汉书·孔奋传》〕
4、对以下句子中如点宴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署:代理,暂任
B、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清洁:清正廉洁
C、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礼:礼节
D、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历:督励,勉励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孔奋“力行清洁“的一组是〔〕〔3分〕
①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②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③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④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⑤惟奋无资,单车就路⑥奋谢之而矣,一无所受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③⑤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达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探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孔奋的清廉受到当时许多做官人的嘲笑,只有太守梁统非常敬重他,还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母亲认识。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但他却什么都没拿。

D、孔奋到武都任职,尽郡丞的责任,率领吏民剿贼,不受胁迫,乱贼被剿灭,他的妻儿却惨遭杀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4分〕
译文:
〔2〕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3分
译文:
〔3〕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典不改操。

〔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8、元曲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9、元曲写景运用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甸中的空歃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秋水共长是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6〕,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8〕,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

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

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

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

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

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

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

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

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

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

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

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

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
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

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唯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

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

”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一九一九年四月〕11、小说第一段有何作用?〔5分〕
答:
12、结合语境理解小说中两处划线语句的含意。

〔6分〕
〔1〕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答:
〔2〕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答:
13、“无名的艺术家”、“美术记者”和“我”,小说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试从主题表现的角度分析。

〔6分〕
答:
14、《沼泽地》作者笔下的“浊水”“湿土”“地上丛生的草木”,让人联想到梵高笔下变形的星空、蒙克笔下扭曲的人物〔《呐喊》〕,试从本文出发,对此类艺术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8分〕
答:
第二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部正确的项是〔〕〔3分〕
A、央浼〔miǎn〕一溜烟〔liù〕闻过饰非舐犊情深针砭时弊
B、巨擘〔pò〕揣着书〔chuāi〕旁征博引改弦更张指手划脚
C、发轫〔rèn〕晕车药〔yùn〕欢呼雀跃铤而走险圆凿方枘
D、圭臬〔gāo〕硬着陆〔zhuó〕额首称庆得鱼忘筌寅吃卯粮
16、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7年8月底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庄农户,他和百姓们胼手胝足
....,促膝谈心,好像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鼓励百姓搞好农业生产。

B、晋国的乐师师旷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有一次,师旷弹了一曲《清徵》,一会儿,有
数十只玄鹤从南方飞来,舒展双翼,随琴声而舞。

平公大喜,认为他能够胶柱鼓瑟
....,对他颇为赏识。

C、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他们在择业问题上一直存在这样的分歧:是先屈
身低就以图发展,还是居高不下待价而沾
....。

其实只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大学生找到与自我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应该不难。

D、我国是一个新能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在全国已得到了普遍利用,
海洋能、地热能、风能的开发利用虽未形成气候,但正呈现方兴未艾
....的局面。

17、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总理的激情话语,有力地传递出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庄重承诺,弘扬了推进社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

B、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科技应用力度,高度重视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

C、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对于校车资金的来源、质量标准的设定、校车安全的监管、驾驶入具备的资格等社会各方关心的焦点问题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详细规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D、为了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市“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市统计局日前在市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18、下面这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请加以概括。

〔每层不超过30字〕〔4分〕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有观念层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价值导向存在分歧,也就是时“什么是好就是好的教育;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是奸的教育;认为拥有大楼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算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好的教育不能一概甩“一流”标准来衡量。

豪华、奢侈的教育不能带来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教育不等于理想的教育。

好的教育应当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是具有理想性,同时也具有实现可能挂的教育,也是恪守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原那么的教育。

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
19、仿照以下例如,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形成排比。

〔6分
只要你不拒绝逆水行舟的艰难困苦,宽广无垠的满载荣誉的彼岸就不会拒绝你的到来。

20、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____〔只填序号〕〔5分〕
徽州民居,指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也称徽派民居,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

徽州古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基本彩。

____,,,。

,白墙、黑瓦这样单纯质朴的颜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山川景色,丰富多样的自然植被,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给凡一种特有的人性的美感。

①墙脚多采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砌
②它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不同色泽、质感和特征来构筑
③黑、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
④房舍都是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灰色青砖
⑤徽州古民居建筑没有艳丽的色彩
【五】〔60分〕
21、阅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大锁桂在大门上,一根铁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棍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依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宿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A〔《小岭曹氏宗谱》非曹天生所著〕〔3分〕
2、D〔这是曹天生的观点,不能作为解说作者观点的原因。

〕〔3分〕
3、C〔A中“在命名时间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错误。

人们怀疑的是“宣纸的创始的时期”。

B中“整个纤维长度”说法错误,应是80%。

D中“成为绝无仅有的真宣”的条件众多,此说法以偏概全。

〕〔3分〕
【二】
4、C〔礼,名词活用做动词,以……礼对待〕
5、D〔②句写孔奋的孝顺,④句属旁人对孔奋的嘲笑,非直接表现〕
6、A〔“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是说他年轻时跟刘歆学习《左传》,不是给刘歆讲授〕
7.翻译:
〔1〕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借此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白白增加辛苦吧。

〔译出“膏脂”“自润”“因”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共4分〕
〔2〕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企图把他们作为人质。

〔译出“执”“以为”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共3分〕
〔3〕孔奋在作府丞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向他学习的〕。

〔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修行操守。

〕〔译出“见敬重”“拜太守”被动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共3分〕
8、①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丽。

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

〔2分〕②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

“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魇脊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表达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

〔2分〕
9、动静结合。

江中流水生烟,岸上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荷花安静恬淡,而涉鸥在舞。

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驶来、酒旗在迎风招展于宁静中显出一派生机。

〔4分〕〔没有分析,酌情扣分〕
10、〔1〕君子生非异也。

〔2〕虽九死其犹未悔。

〔3〕茕茕孑立。

〔4〕齐彭殇为妄作。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7〕何妨吟啸且徐行。

〔8〕莫道不销魂。

〔或错或别或多或少均不得分〕
【三】
11、①交代叙事要素。

〔1分〕②铺垫下文情节。

为下文生“疑”而至思考和发现作好准备。

〔2分〕③欲扬先抑,突出《沼泽地》和该画作者。

“小”、“最幽暗的角落”、“简陋不堪”、“不是什么知名的人”、“不屑一顾”是抑,“杰作”是杨。

〔2分〕意思对即可。

12、〔1〕“没有使用绿色”而使用“混浊的黄色”,说明《沼泽地》的作者透视出莺莺娇软、燕燕轻盈〔郁郁葱葱〕的生命表象下蕴藏的困惑与痛苦,绝望与死亡。

〔3分〕〔2〕“我”从“浊水”“湿土”“地上丛生的草木”中读出了“生气蓬勃”“大自然本身”,既反映出《沼泽地》作者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表现出“我”的人生发现、价值取向。

〔3分〕意思对即可。

13、①“无名的艺术家”是小说中心人物,寄寓主旨。

〔2分〕②虚实关系。

“无名的艺术家”是虚,“美术记者”和“我”是实,以实写虚:“美术记者”代表世俗,反衬出“无名
的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追求,“我”的观察思考,还原了“无名的艺术家”的人物形象,也暗示出“沼泽地”的象征意义。

〔2分〕③对比关系。

“美术记者”与“我”观点形成对立,构成参照,从中凸显“我”的情感和小说主题。

〔2分〕意思对即可。

14、客观方面:生命的神秘、世情的淡薄、社会的危机等。

〔2分〕
主观方面:①人生观上:有为常人所不能认同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执着激情,否那么难免流于浅陋与平庸。

〔3分〕②艺术观上:不以新奇怪诞标榜高雅脱俗,而是从平易常见的景观中表现生命的困惑、天性与世俗的冲突、自然与生活的本质。

〔3分〕意思对即可。

【四】
15、C〔A、央浼〔měi〕文过饰非B、巨擘〔bò〕揣着书〔chuāi〕指手画脚D、圭臬〔ni è〕额手称庆〕
16、C〔C、待价而沽:沽,卖。

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A、胼手胝足:胼、胝:老茧。

手脚上磨出老茧。

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B、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D、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

多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句中被误用作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还未形成气候,不合语境。

且“正”和“方兴未艾”句意重复。


17、D、〔A项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将“弘扬”改为“彰显”或“昭示”等。

B项语序不当,应将“加大文化领域科技应用力度”挪至“高度重视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之后。

C.句式杂糅,去掉“在”“上”。


18、①当前对“什么是好的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

②好的教育,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恪守公平正义的原那么。

【评分提示】第一层意思2分,第二层意思2分。

19、只要你不拒绝不胜寒的高处的冷漠,耸入云天的山巅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美好的愿望;
只要你不畏惧危险无比的高山峻岭,云烟缭绕的青山雪海的无限风光就不会畏惧你的到来;
只要你不拒绝远方不可测的风雨,地平线就不会拒绝你的痴迷追求。

只要你不拒绝匍匐于地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

【评分提示】每句3分,其中内容2分,句式1分
20、②④①③⑤
【评分提示】一点1分,假设有错误,只在准确位置上给分。

【五】
21、作文:参考2017年安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译文: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

年轻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


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

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作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官。

八年,赐爵位为关内侯。

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

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

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

孔奋任职四年,财产一点没有增加,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

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实行清正廉洁,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认为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借此使自己富裕起来,白白地增加辛苦罢了。

孔奋注重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