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脑出血又被称作脑溢血,在老年患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极大的危害着老年人的生活健康。
脑出血的发生会产生相应的肌酶谱的变化,因此,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好的预防急性脑出血症状的发生,对血清肌酶水平的检测十分重要,本文就临床上患者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进行分析,给临床治疗以指导作用。
标签:脑出血;肌酶谱;预防
脑出血患者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其中急性脑出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其发生时间无法判断。
本文就我院在现实工作中碰见的进行了阐发,希望对其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回顾性的研究方式,收集了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患者114例,女患者72例,年龄为47~78岁。
且有一定的并发症,比如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狭窄等并发症。
与此同时选择同一时期在我院治疗的患有头痛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此中女性31例,男性患者55例,年龄为45~83岁。
1.2方法借助先进的测试手段,对患者进行影像收集,使用多田计算公式计算出血量,如果幕上出血≥30ml、小脑出血≥10ml且脑干出血≥5ml的状况,则出血量较大。
再收集患者的具体表现,利用哥拉斯哥评分准则,对脑出血患者的意识进行分析归类[1],对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进行分析归类,且检测两组患者的肌酶谱变化的差异。
2 结果
2.1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血清肌酶谱比较在实验中发现,实验组的肌酶谱较高,对照组较低。
2.2在实验组中不同的脑出血患者血清肌酶谱对比本文的统计数据,主要采用的是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的,P<0.05,差异明显。
由于患病状况不一样,患者的意识状态也存在着差异,医护人员对这些患者的血清酶谱进行统计,发现嗜睡、昏迷的患者血清肌酶谱都比清醒患者的要高(P<0.05或P<0.001),且不同程度嗜睡、昏迷的患者其酶谱也存在差异,深度越深,血清肌酶含量越高。
2.3出血量不同,血清肌酶谱也不同在实验组,对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分析,并对血清肌酶含量进行检测,发现出血量越多的患者,血清肌酶谱较大,反之较低。
2.4治疗方法除此之外,患者掌握了一定的自我护理方法,无论是从身体恢復还是从心理恢复来说都有很好地帮助。
其次,医生在为患者治疗时,需借助先进的仪器以及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
对血清肌酶谱进行详细的掌握,防患于未然,及时诊断,及时诊治。
若要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对重度狭窄部位行支架植入术时,应格外小心,防止血管出现二次损伤。
3 讨论
血脑屏障有效地节制着进入人脑的血液,然而一旦遇到脑出血状况,血脑屏障就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损伤,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血清肌酶谱存在与血液中[2],正常情况下,比较身体与脑部血清肌酶的含量,在身体血液血清肌酶谱的含量较高,脑部的含量较低。
当呈现脑出血状态时,血液进入脑部,跟着出血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酶进入大脑,造成酶谱的增高。
这与实验研究结果相同,脑出血含量越多,血清肌酶谱含量较高。
除此之外,由于脑部出血,会对脑部神经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患者会出现反应迟钝,意识不清,行动不便的症状,对身体其它器官的运行造成障碍。
患者出血时,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有差异,但是实验发现,出血部位不同不会引起肌酶谱的差异。
除此之外,便是因为脑神经是中枢神经,在机体的运行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一旦产生脑出血,一些有害物质势必会进入脑部,致使神经受损,对机体别的器官造成毁伤,呈现无意识或耽误反映[3]。
一些有害物质势必会进入脑部,导致神经受损,对机体其它器官造成损伤,出现无意识或延迟反应。
4 总结
因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病发急,所以医学工作者必须对它的发病及时间时掌握,以抢救患者,做好预防工作。
血清肌酶谱的检测,可以侧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医学工作者要多次进行再深入的调查。
在我院研究中发现[4],血清肌酶谱含量较高时,患者易出现出血状况,所以医护人员在护理急性脑出血患者时要经常对其变化进行掌控,及时发现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田力.大鼠脑出血后MMP-9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4.
[2]相波.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MMP-2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6.
[3]石向群,杨金升,罗晓红,等.脑卒中后血清酶谱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03:13-14.
[4]孔小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