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课标版总复习课件: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陆地 地下水 冰川
降雨量 气温
海陆间
陆地 能量 动态 地表
水圈 淡水资源 河流水
大 小
冬春
大
经济活动规模 效益
人口
可用的水资源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灌溉
(1)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的循环,又有陆地内循 环;在内流区域,只发生陆地内循环。未登陆的台风雨只参 与海上内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不只是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人们对蒸发、大气降水、下渗、地下径流等都可产生影 响。
问题探究1:水循环有几种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 么意义?
提示:水循环按空间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三点: 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 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第 三 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1.以影响水资源 时空分布规律的重大工程 (如南水北调等)等切入,考 查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及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 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 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 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考预测:关注陆地水体相 互关系和河流特征等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 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列表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 补给时间 型 雨水 季节性 积雪融 水 主要影响因素 补给特点
由各地雨 不连续、集中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 季时间决 性、水量变化 季节变化而变化 定 大
春季
每年春季气温升高, 有时间性,水 积雪融化 量变化较缓
问题探究2: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就会 导致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就 会导致水质型缺水。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点一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 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3)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①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 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 流航运价值、凌汛有无及长短、污染程度等。
②影响因素 a.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 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 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 的地理意义。 (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 节,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 (2)掌握水循环的意义。 (3)学会阅读河流流量图,并能分析其 成因。 2.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 义。 (1)掌握世界和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及原因。 (2)理解淡水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d.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 冰期,0℃以上无结冰期。 e.水能蕴藏量 由流域内河流落差(地形)和水量(气候和流域面积)决 定,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丰富;降水越多、流 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越丰富。故河流中上游一 般以开发河流水能为主。
f.河流航运价值 由地形和水量决定。地形平坦、水量丰富的河流航运价 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为主。(同时 需要考虑河流有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小能否保证四季 通航;天然河网密度大小,有无运河沟通,能否四通八达; 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情况——联运;区域经济状 况对运输的需求等)
(3)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降水少的地区 不一定缺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由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比如新 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但因国 土面积狭小,径流量少,所以其水资源并不丰富。所谓的地 区缺水一是指该地区提供的可用水资源量少,二是该地区水 资源的需求量大,即供需矛盾越突出,缺水程度越重。
②影响因素 a.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 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 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 河流较短。 b.河流流向主要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来判断。
c.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 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山区,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比较直、深, 形成窄谷;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 主,侧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 岸与凸岸及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雨水
季节性积 雪融水
冰川融 水
高山永久积雪、冰 川地区。我国西北 部高原山地 普遍。我国长白山 天池和长江中下游 地区较典型 普遍。我国济南小 清河上游、西南喀 斯特地区
湖泊水
地下水
3.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1)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2)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①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 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 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源地、沿河湖泊补给 关系等。
b.汛期及长短 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 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 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 候。 c.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 动决定。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 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冰川的消融量 冰川融 主要在夏 随气温的升高 水 季 而增加 湖泊水 地下水 全年 全年 依湖泊蓄水量 而定
有时间性,水量 较稳定,在冬季 出现断流,夏季 最多 水量较稳定,对 河流有调节作用 水量稳定可靠, 与河流有互补关 系
依地下水水位 高低而定
(横向续表)
补给类型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典型分布地区 世界上绝大多数河 流。我国季风区 温带、亚寒带地 区。我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