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_基础会计_[共3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
信息流通的速度,从而有利于经营者及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动态,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3.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采用计算机处理经济业务,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职能由单纯的核算向监督和控制职能转变。

会计信息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财会人员学习电子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的使用,以及对计算机提供大量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另一方面也使财会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国内外的会计理论和业务知识,其结果必然会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会计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一)国家对会计信息化的总体要求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迄今为止已经历了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8年)和有组织有计划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在这期间,国家为了大力发展会计信息化工作,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财政部也连续颁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法规,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以下几项总体要求。

(1)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是,使用符合财政部规定要求的会计核算软件,配有专用于会计信息化的电子计算机及操作人员,并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硬件、软件管理制度。

(2)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要符合一定的要求,有较强的标准化处理功能,这种功能应在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及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有所体现。

(3)各单位和各级领导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会计信息化这一重要工作。

财务部门是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各单位、各级领导应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

建立会计信息化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操作管理制度、硬件软件及数据管理制度、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以使会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2009年4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

其中,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

通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使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