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德涅泊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德涅泊尔教案
【篇一:七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总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黄明燕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
5. 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
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
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
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第一单元《春之声》
总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人:黄明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唱歌曲《春游》。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新疆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
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
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
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
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x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
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学唱歌曲《春游》
1. 了解学堂学歌和李叔同
2. 完整聆听歌曲,教师教唱,一句一句教唱。
3. 学生完整演唱
册亨县丫他中学七年级音乐(下)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总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黄明燕
一、教学目标:
1.乐于演唱歌曲《小鸟小鸟》,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并能说出歌
曲各乐段在节奏、旋律、歌词内容以及演唱形式上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
三、教学难点:弱起唱、八分休止符的停顿、十六分音符、二声部
的演唱。
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清晨》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1.导入:
同学们,随着春风暖暖的吹来,我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了。
来
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师生同做),享受一下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暖意。
你听,这是谁的声音啊?(播放课件中各种鸟鸣声)你们说小
鸟在报告怎样的一副春景呢?
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描绘春天吗?
2.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描绘了小鸟在祖国的春光明媚里自由飞翔的情境,给人以欢悦奔放、明亮轻快的感觉,同时也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
欢乐的感情。
3.复听歌曲。
听一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6/8拍子)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第一段每句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5.学唱第一部分。
(1)用“la”哼唱旋律,感受这四句旋律的特点。
(2)边唱边画图形谱,比较出这四个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1、3相同;2、4不同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划拍边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两小节)。
③
学生分小组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
④完整的演唱第一部分
的曲调。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跟音频演唱歌词。
(慢速——稍快)(6)跟伴奏演唱。
6.学唱第二部分
(1)学唱旋律。
(2)演唱歌词。
开头音的和声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五)课堂小结,
册亨县丫他中学七年级音乐(下)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总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人:黄明燕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2)──江河万古流
一、编写意图
从形式上看,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
阔的草原”的延续,在具体内容上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大
江大河的音乐作品,如《长江之歌》《黄河船夫曲》《乌苏里船歌》《塔里木河》等。
在这个单元里,不仅突出了江河的自然美,而且
还更加强调孕育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长江、黄河所具有的象征
意义。
比如,《江河万古流》中有“天下兴亡多少事,莽莽我神州。
中华自有雄魂在,江河万古流”等诗句,《保卫黄河》中的“黄河”象
征着中华民族。
很自然地,本单元可以和地理知识相互贯通。
在音
乐知识方面,对旋律、曲式结构、散板、切分节奏等提出了要求,
安排了一个综合性练习,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
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或“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和各种旨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活动,第
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器乐合奏等内容。
从材料上看,本单元所包含
的歌颂祖国江河的音乐作品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助于
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认识到音乐的抒情性、描绘性特征。
从学科知
识上看,本单元包含民歌知识、歌曲结构手法、演奏演唱形式等。
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大量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影碟等资料,在课堂教学时相互分享。
第四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
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
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教
学过程:
1.以提问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著名的是
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x藏自治区(金沙江)、云南省(金沙江)、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
《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
2.教唱《江河万古流》。
(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
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
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
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
歌曲“统一”的作用。
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
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
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
一遍)。
(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
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提问:
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
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
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
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
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
(4)完整欣赏。
5.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
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
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2)_欧洲漫游2
教学内容:
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
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
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
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
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课《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
(2)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
(3)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4、《玛莱卡莱》
(1)欣赏当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
们谈谈听后感。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
(3)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篇二:七年级音乐教案(8)】
平凉八中中学部导学案
【篇三: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是春天》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和动作来演唱和表现《我们是春天》这首歌
2.能划分歌曲段落,并能准确地表达不同段落的情绪。
3.能熟练的进行视唱练习。
【教学重点】
对于《我们是春天》的歌曲教学,首先可以从聆听开始,带着问题
去聆听,
从而真正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
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找答案
【教学方法】
1.启发。
老师与学生互动,给以启示
2.表现。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春天
3.小组讨论、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划分歌曲段落,并能准确地表达不同段落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生互动
播放视频《春天的芭蕾》。
提问:
(1)同学们,画面中展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2)现在我们已经身处春天了,那么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3)歌曲《春天的芭蕾》从旋律上来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舒展、宽广、
优美、抒情)
(4)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把你们比作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那如果就
一年四个季节来说,你们觉得是哪个季节呢?(春天)
小结: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就是祖国的春天,
下面我们来聆听一首歌曲《我们是春天》。
(二)学习音乐知识——音乐的段落划分及内部结构
看大屏幕上的《我们是春天》的乐谱,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划分
划分段落的简单依据:
1、乐段的结束处有明显的终止感
2、乐句的结束处稍有停顿的感觉
3、比乐句更小的单位就是乐节
提问:两个乐段的情绪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应该怎样?
第一乐段的音符比较密集,声音明亮而清脆,稍带点跳跃而富有弹性。
第二乐段音符要宽松一点,声音连贯而圆润,柔美舒展。
(三)聆听歌曲《我们是春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和动作来演唱和表现《我们是春天》这首歌
2.能熟练的进行视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我们是春天》
1.教师范唱歌曲
2.学生识读乐谱,熟悉各种节奏性,并学习切分节奏
3.学生跟教师视唱乐谱。
4.完整的演唱歌曲
5.把情绪加入进去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为歌曲创编动作
分小组为歌曲创编动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春天的美。
1.让小组派代表上来表演
2.让同学们选出认为最适合的动作,并把动作加入到歌曲中完整的演唱歌
曲。
(三)活动与练习
1.视唱练习。
用模唱、接龙、填空的方式来进行视唱练习
2.合唱练习。
(1)完整的演唱这首歌
(2)按三声部进入顺序进行轮唱
第二单元《七彩管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欣赏两首乐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
了解西
洋管弦乐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各种乐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质音色、表现力
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听辨弦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欣赏两首乐曲及演奏乐器。
【学习过程】
(一)当堂训练
聆听几首音乐片段,写出演奏乐器名称:
(1)新疆之春()(2)g大调小步舞曲()(3)茉莉花()
(二)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1)学生伴随音乐进入课堂,教师播放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主题片
段,营造课堂气氛。
(2)思考:刚才听到的乐曲熟悉吗?有谁能说出曲名,并且谈谈是
由什么乐
队演奏的?
(3)学生谈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引出课题《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2.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按顺序播放各种音乐,学生聆听,并抢答音乐片段的演奏乐器名称)
(2)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
(展示管弦乐器图片及其音响效果)
(3)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
器组。
木管乐器组:(吹奏:连音吹奏、断音吹奏、单吐、双吐等)短笛——是长
笛音域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
长笛——具有明亮、
活泼的音色,
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
单簧管——一般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
大管——音色低沉、诙谐、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弓
弦乐器组:
(运弓、揉弦、滑奏等)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大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中提琴——音色柔美醇厚
低音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铜管乐器组:(吹奏: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气量及震动的力
度来改变其
发出的音调、音量及音色
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
圆号——也叫法国号。
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音色的
连接
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常演奏号角般的旋律
大号——音色低沉、宽广
打击乐器组:(敲击:一般用两根鼓槌交替击奏,或同时敲击两鼓
来演奏,基
本奏法有单奏和滚奏两种。
铃鼓则采用敲击、捶、大拇指擦等方法
演奏。
定音鼓——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弱奏时具有神秘的效果,强奏时
咆哮如雷
大鼓——重敲富有激情,轻敲具有阴郁、寂寞的色彩
钹——音色清越而明亮
锣——音色富有戏剧性
3.作品介绍:
欣赏1:小号独奏《野蜂飞舞》
(1)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老师先不说曲名,轻同学
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看音乐带给了你们什么情绪,你联想到了哪
些画面。
(播放音乐)
(2)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情绪,联想画面。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性引导,并说出乐曲名称
(4)学生讨论,通过对乐器音色的听辨,《野蜂飞舞》的音乐中
出现了哪些演奏乐器。
(5)曲作家介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歌剧
《雪娘》《金鸡》《萨特阔》,管弦乐曲《舍赫拉查德》《安塔尔》《西班牙随想曲》等
(6)歌曲分析
节拍:2/4拍,乐曲为c大调
(7)复听乐曲,学生带着情绪联想情景
听赏2:小提琴独奏《幽默曲》
(1)老师对作品背景及其作者德沃夏克做简单介绍
(2)播放音乐,学生联想音乐描绘的场景。
(3)学生分组,谈谈作品的音乐情绪。
(4)复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的音乐情感。
(三)探究课题
1.从音乐要素出发,对比管弦乐《野蜂飞舞》和《幽默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2.以小号独奏曲《野蜂飞舞》和小提琴独奏曲《幽默曲》为背景音乐,为其
创编音乐情景剧并能感受到管弦乐器演奏带来的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第三单元《美丽的村庄(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德涅
泊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听赏等方法,让学生学唱会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参照本课的音乐知识说出音阶、大调式和小调
式基本概念,能排列出歌曲《德涅泊尔》的调式音阶。
在曲调听辨活动中能分辨
大小调式的音乐。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
【教学难点】分辨大小调式。
【课前准备】
当堂训练
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德涅泊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今天的课前热身我们要从一首儿歌开始——《两只老虎》
1.分组练习
2.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固定低音与三声部轮唱。
(三)歌曲《德涅泊尔》
1.聆听范唱
(1)听音乐,用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来随音乐挥拍,并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2)歌曲介绍:
歌曲旋律深沉、宽广,深刻的体现了乌克兰人民的性格,一百多年来越传越
广,许多影片和大型音乐作品以其中的旋律作为乌克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