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上的应用——以泰国北标中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以泰国北标中学的教学设计案例来论证任务
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其在教学环节中的可行性,收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任务式教学法初级汉语综合课北标中学
Task-Teaching Application in Elementary Chinese Com 原prehensive Course:Based on the Saraburi wittayakhom School //Zhou Ziqun
Abstra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ole of task-teaching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ith the case of the Saraburi wittayakhom School.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collect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ask-teaching method;elementary Chinese compre-hensive course;Saraburi wittayakhom School
1任务教学理论
语言研究者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任务教学理论。

根据Prabhu (1987)的研究,任务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思维过程,从所给信息中得出一定结论的活动。

Pica(1993)从学习者的角度,将其分为拼接板任务、信息差任务、解决问题式任务、做决定式任务和交换意见式任务五类。

拼接板任务:教师将整体的学习内容切割成不同部分,让学习者各自完成其中一部分,然后通过小组互相学习的方式完成整个内容的学习。

信息差任务:教师在不同小组之间制造信息差,利用信息差促进小组交流,旨在促进有意义的交际练习。

解决问题式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得出答案。

做决定式任务:教师通过提出具有选择性的问题,问题答案可多样,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决定。

交换意见式任务:学习者通过学习交换意见,从而加深理解,该问题不需要达到一致理解。

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遵从真实性、以学生为中心、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循序渐进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目的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

2任务设计案例
学生是泰国北标中学初一学生,零基础,共15人,性
格活泼好动,教学时长为两个课时,教学课文为《苹果一斤多少钱》。

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生词正确读音含义和“N+一斤+多少钱”,“给+谁+N ”的句式,同时培养简单购物对话的能力。

2.1导入环节
任务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给出五个词语和五个挖空句子,小组讨论选词填空。

任务二:全班学生按照顺序就坐,学生从1开始轮流数数,数到7的倍数数字时用拍手代替7,如7、14、21都用拍手代替,错误的学生接受惩罚。

2.2生词环节
任务三:在幻灯片上呈现要学习的新词,分为4组,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学习生词,然后互相教学。

在这一任务中,考核标准为每组学生是否能够认读生词,说出意思。

任务四: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钱,提供各类商品单价,要求小组讨论出购物清单(包括数量和种类),然后用“我们买…因为…”介绍清单。

考核标准为表述准确清晰。

2.3语法环节
任务五: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分角色扮演,练习问价和购买,选择学生上台展示。

2.4课文环节
任务六:教师投影全文,提出关于主旨的问题,如:(1)他买什么?(2)橘子多少钱一斤?(3)买三个苹果和五个橘子多少钱?
小组讨论找出答案。

2.5练习环节
任务七:买卖练习。

每个小组设商店,专卖一样商品(卡片替代或者实物)。

小组四个成员分工,每组50元,要求学生买到一定数量商品(商品差额销售),不限购、可抬价、砍价、二手。

在时限内买到要求产品且结余金额最多的小组获胜。

(该情景练习具体数值根据人数设置)。

3案例分析
在案例中,笔者根据任务分类与原则,设置了拼接板任务、信息差任务、解决问题式任务、做决定式任务。

任务一为解决问题式任务,通过所给的信息找到答案。

在任务中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探讨检测上节课的教学成果,暴露学生不足;任务二让学生从快速回忆汉语数字读法,同时达到导入热身的作用,为正文学习做好铺垫。

任务三是拼接板任务,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帮助认知生词。

泰国学生课后不学习,这种方式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

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纠错,便于进一步教学。

任务四为做决定式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拟定购物清单加深对生词的熟悉,同时复习已学过句式“我要……”和“因为”,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意义沟通。

进而帮助锻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456
April 2019(C )
总第456期2019年4月(下)
任务教学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上的应用
——
—以泰国北标中学为例周子群
(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31002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871/ki.kjwhc.2019.04.028
作者简介:周子群(1993—),女,2016级研究生,就读于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64
教改教法
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练习正确书写的能力。

任务五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这一任务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完成询问水果售价、砍价以及付款找零的交际对话,在该任务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咨询者,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意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发挥自我意识,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任务六解决问题式任务,但不同于导入环节的选词填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在该任务中,问题的设置按照“i+1”的难度设置递进。

任务七信息差任务。

学生要在具体真实的情景中,通过交流获得信息购买到指定的任务商品,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减少机械操练,增加有意义练习,这一任务避免了“为了说话而说话”,提倡学生进行“为了交流而说话”练习。

同时该任务难度大,需要教师在执行任务前拆分细化,分类练习。

4任务实施评价与问题
任务的有效性要通过评价来确定。

形成性评价是对任务实施效果的评估,即通过学生日常学习表现、课堂反应,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来获得。

终结性评价指阶段性测试,通过阶段性测试,教师能够掌握学习情况。

通过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能够为任务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4.1形成性评价
4.1.1课堂观察
泰国学生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任务教学在课堂上受到了热烈欢迎。

导入环节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更加灵活;课前复习,通过游戏有效收拢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为正式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生词环节、课文环节中,“i+1”的循序渐进性任务难度设置迎合了学生热爱表现自己积极主动的特点,让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好胜心,在小组交流中更加积极主动,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练习环节时常无法在预计时间内完成任务,偶尔出现教师无法掌控课堂的现象。

但是在语法环节中,任务的设置更加适合练习。

现阶段简单的语法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呈现——
—展示——
—练习的方式直接获得,过于强调任务规则,会让教师消耗时间。

4.1.2课后访谈
通过课后沟通,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本次课程有较高的满意度,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专注,更加愿意展现自己,同时课后也愿意说汉语,汉语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表示任务数量多,教师语速较快,课堂任务重、节奏快。

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较难,跟不上进度。

因此具体任务数量设置仍然值得探讨。

4.2终结性评价
在完成教学之后笔者进行了课后测验,针对本次课程中的知识点设置了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根据情境填空(5分)-看图写句子(5分)-交际对话(5分)共20分的测试。

在测试中,笔者对比了前三课课后测验的平均成绩,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1-56-1011-1516-20平均分前三课各段人数36429.86
任务课各段人数255311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段人数并没有显著变化,整体样本数据向高分段倾斜,且总体平均分增加了一分,但是低分段的数据并没有明显减少。

仅从成绩而言分数有所提高,考虑到样本容量小,可以得出平均成绩的提高幅度不明显。

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本次任务教学在课堂反应上能够较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完成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知识掌握上,本次教学有所成效,但是收获不大。

综合看来,任务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可行性,但仍然存有不足。

首先,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任务数量,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中等成绩的学生感受到挑战,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好胜心;其次,教师设置任务需要预设学生反映,动静结合,从而保持课堂秩序,稳定教学环境。

5关于此次教学的建议
泰国学生活泼好动,课堂管理难,本文采用的任务教学,适合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管理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汉语环境。

在任务的具体实施上,教师需要注意几点:1)异质编组,组内成员特点、能力互补;2)任务设置“宜宽不宜窄,宜粗不宜细”,不强调过程;3)任务的难度设置要按照“i+1”的原则,逐级递增;4)课堂使用目的语;5)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每个个体有自己的任务;6)重视结果,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完成情况为评估标准,学生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

总之,任务教学的重点是注重交际合作、重视互动的真实性,在合作学习、共同交流的基础上学习语言。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周建.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5]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0.
[6]杨寄洲,崔永华.课堂教学技巧略说[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
(2).
[7]李爽.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J].世界汉语教学,1993
(3).
[8]徐敏.泰国汉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
2010.
[9]史腾飞.合作学习模式在泰国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2016.
[10]王若凡.小组活动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
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编辑张效瑞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