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教育16第三单元11、带着鬼子捉迷藏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11.带着鬼子捉迷藏

湘教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11.带着鬼子捉迷藏

三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湘教版)11.带着鬼子捉迷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过程与方法:从整体入手,品读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的语句,感悟人物的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强子机智勇敢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学生准备:收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欣赏《小兵张嘎》电影片断。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他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

在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像于连一样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

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2.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他机智勇敢地牵着鬼子的鼻子在山里捉起了迷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带着鬼子捉迷藏》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回顾第十课内容,引出今天的主人公,有国外到国内,拉近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

(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强、奖”“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ǐ,还有一个音读gěi;晃在文中读huàng,还有一个读音读huǎng。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认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斗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感受文中角色的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仇恨敌人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人物的机智勇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中角色的情感。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的斗争策略。

(2)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5. 巩固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教师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情感态度的体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带着鬼子捉迷藏》儿童团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带着鬼子捉迷藏》儿童团简介

儿童团是指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现演化成少先队。

凡是愿意为党为人民贡献自己力量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加入儿童团,担负站岗、放哨、送信等任务。

一般以村为单位建立,受党支部或共青团、妇联的领导,刘胡兰就曾是妇联的领导。

儿童团团长由儿童选举产生。

刘胡兰、雷锋和王二小烈士就曾经加入过儿童团。

每位儿童团团员都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

他们靠自己聪明的脑袋给八路军帮了不少忙。

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它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它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也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11、带着鬼子捉迷藏》导学案

《11、带着鬼子捉迷藏》导学案

【扬帆起航-我自信】
1、我能把课文认真地朗读 3 遍,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语。 2、我能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并组词。 生字 拼音 组词 生字 拼音
组词
2.我能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词语。 夏天 冬天 春天 秋天
半夜
天亮
傍晚
下午
★温馨提示:我认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字音的字有 比较难写的字有 ;需重点掌握的词语有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课时
学+展
2)把句中的“摔”改为“丢”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3、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达标检测--我最牛】
1.我能用生字组词,还能给每个生字找一个形近字组词。
【学习目标】 1.我会认写“抗、强、鬼”等 10 个生字;辨析多音字“给” “钻” “晃”等。 2.我能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 。
壮年
少年
老年
童年
【乘风破浪--我能行】 1.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哪几段重点写了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强子是怎样带着鬼子捉迷藏的?
2.比较品读。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摔到地上。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丢到地上。 1)强子为什么笑了?
北塔区状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备课人:_语文组_;授课时间:________ 班级: _____; 学习小组: _________; 学习小主人: ______________ 课题 奖励加分:________; 等级:________;查阅时间: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带着鬼子捉迷藏
课时 课型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带着鬼子捉迷藏_湘教版 (共20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带着鬼子捉迷藏_湘教版 (共20张PPT)

品读感悟
1.分句品读:读出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句子。如: “在敌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着腰往里钻……”
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比较品读。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 摔到地上。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 丢到地上。
1)强子为什么笑了? 2)把句中的“摔”改为“丢”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11 带着鬼子捉迷藏
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战争浮雕图
抗日儿童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抗日根据地的少年儿童组织,其任 务是团结和组织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 抗日救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 信、生产劳动、拥军优属、参加减租 减息斗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 活动。
kàng qiáng guǐ gōu jūn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8 2021/8/ 82021/ 8/88/8/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8202 1/8/8A ugust 8, 2021
精读课文,再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鬼子的话应读出凶恶的语气;强子的话应读出机智勇
敢的语气。重点围绕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2.人物评析。小组内互相说说对强子的印象。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带着鬼子 捉迷藏
撞见鬼子
往反方向
“捉迷藏” 迅速带出
山里乱转
机智勇敢

三年级下册语文资料-带着鬼子捉迷藏_湘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资料-带着鬼子捉迷藏_湘教版
11 带着鬼子捉迷藏
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战争浮雕图
抗日儿童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抗日根据地的少年儿童组织,其任 务是团结和组织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 抗日救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 信、生产劳动、拥军优属、参加减租 减息斗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 活动。
kàng qiáng guǐ gōu jūn
1.强子是怎样带着鬼子捉迷藏的?
2.分别用“ ”和“﹏﹏”画出文中带问号和感叹号 的句子,自由地读心活动。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几段重点写了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
2.用“ ”画出文中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语句,自由读一读,并与同 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品读感悟
精读课文,再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鬼子的话应读出凶恶的语气;强子的话应读出机智勇
敢的语气。重点围绕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2.人物评析。小组内互相说说对强子的印象。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带着鬼子 捉迷藏
撞见鬼子
往反方向
“捉迷藏” 迅速带出
山里乱转
机智勇敢
笑了 狠狠地摔
比较品读
jiǎng huàng yāo
chòu
(奖)品(晃)动 (腰 )带(臭 )味
仿照句子,用上加点的字再写新句子
洞里又黑又窄又潮。 妈妈买的西瓜又大又圆又甜。 这条山路又长又远又陡。
比一比,再组词。 狠(恶狠狠 ) 抗( 抗 日 )沟( 代 沟 )晃( 晃 动 ) 很( 很 好 )坑( 水 坑 )购( 购 买 )臭( 臭 味 )
1.分句品读:读出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句子。如: “在敌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着腰往里钻……”
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比较品读。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 摔到地上。

十一课 带着鬼子捉迷藏1课时

十一课  带着鬼子捉迷藏1课时

课题 11带着鬼子捉迷藏课型新授课第(1 )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

3.辨析多音字“给”重点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

辨析多音字“给”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熟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台板书设计 11 带着鬼子捉迷藏抗日强大鬼子山沟军队奖励晃动腰间好臭恶狠狠gěi(送给)给jǐ(给养给予)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媒体运用学习活动修改意见导入课文一、谈话导入1. 比利时的于连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挽救了一座城的命运和整座城市人民的性命,人们称他为小英雄。

那么在抗日战争年代,我们中国也涌现了一大批少年英雄。

你知道的有谁呢?2.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

二、揭题1.今天老师也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勇士,他叫做——强子。

他很勇敢竟然敢带着鬼子捉迷藏!(板书课题)2.读课题,说说你的想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圈划出生字词语。

3.借助拼音自学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2.交流讨论。

3.汇报。

学习生字展示台一、认识词语1.多形式读词语.2.说识字法。

①说说自己识记生字字形、字音的方法,说说我们应该注意写什么?②教师重点指导读音二、指导书写生字1.着重指导“鬼、狠”的写法,狠不要写成“狼”。

2.学生练习书写。

1、带领学生复习拼音的大小写字母。

2、难写字的笔顺指导。

3、学生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

4、学生区分多音3.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三、理解词语意思给养:指导军队中人员的伙食、燃料等。

袭击:指导出其不意的打击。

山坳:山间的平地。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四、组词扩句练习。

五、认识多音字“给”gěi(送给)给jǐ(给养给予)字。

指导朗读 1. 多形式朗读课文。

2.读《英雄少年》故事丛书,了解更多英雄的故事!教后小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带着鬼子捉迷藏课时练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带着鬼子捉迷藏课时练湘教版

11带着鬼子捉迷藏
课时练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洪水淹没.(mò méi)了稻田、村庄,乡亲们什么也没.(mò méi)有了。

2、藏.(cáng zàng)族小山村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捉迷藏.(cáng zàng)的游戏。

3、妈妈在家折.(zhē zhé)腾了好一阵,才找到存折.(zhē zhé)。

二、汉语拼音
kànɡ rì qiánɡ dàɡuǐ zi shān ɡōu
( ) ( ) ( ) ( )
bā lù jūn jiǎnɡ lìɡōnɡ yāo hǎo chòu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军( ) 奖( ) 沟( )狠()抗()
浑( ) 将( ) 够( )很()炕()
四、通过学习《带着鬼子捉迷藏》这篇课文,你觉得我们应向强子学习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写一写。

答案:
一、1、mòméi 2、zàng cáng 3、zhēzhé
二、抗日强大鬼子山沟八路军奖励弓腰好臭
三、军人浑水奖励将来山沟够了狠心很好抗战火炕
四、我们应向强子学习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热情,我知道的小英雄有王二小、潘冬子、草原小姐妹等。

11带着鬼子捉迷藏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11带着鬼子捉迷藏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撞见鬼子
带着鬼子 捉迷藏
往反方向 “捉迷藏”
鬼子见小孩一脸脏土,全身污泥,对他半信半疑,又派一种 小个子日本兵去打探。但洞口太小,日本兵钻不进去。强子趁机 说:“你们钻不进去,八路军也钻不进去,怎么放东西啊?”
鬼子一听,便逼着强子带路到别的地方去找。强子快速把敌 人带出这块地方,像捉迷藏同样,领着鬼子在山里乱转。太阳快 落山了,日本兵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一无所获,他们胆怯夜里八 路军忽然攻击,打了强子一顿就走了。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 摔到地上。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鬼子一听,便逼着强子带路到别的地方去找。
(把句中的“逼着”改为“催着”,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2)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摔到地上。 (把句中的“摔”改为“丢”,好吗?说说你的见解。)
强子为 什么笑了?
小朋友团
结束
小组合作
1.课文哪几段重点写了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 2.用——画出文中体现强子机智勇敢的语句,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撞见鬼子
带着鬼子 捉迷藏
“嘿,小孩,过来!”一种日本兵嚎叫着。强子只得站着不 动。
“小孩,你懂得八路军藏东西的地方吗?说出来大大地有 奖。”一种日本兵说着,掏出一把糖在强子眼前晃着。强子眼珠 一转,心想:俺不能让鬼子骗了,俺要骗骗鬼子。他便装出喜欢 的样子接过糖来。
敌人一看有门儿,忙说:“小孩,你带我们去找吧!” 强子懂得不远处有山洞,藏着八路军的给养,便将日本鬼子 领往相反的方向。走到山坳上,一种日本兵忽然大叫:“这里有 个山洞!”洞口很小,日本兵便叫强子去钻。 强子想,这里面该不会有八路军的东西吧?在敌人的威逼下, 他只得弓着腰往里钻。洞里又黑又窄又潮,他爬呀爬呀,忽然触 到了什么,认真一摸,竟是布匹衣物!他心里一阵发麻,忽然, 耳边又像响起一种声音:“怕什么,鬼子又看不见!”于是,他 大喊起来:“洞里好臭,什么也没有!”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线索,推测故事的发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会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带着鬼子捉迷藏》是一篇描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儿童与鬼子巧妙周旋的故事。

故事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了家乡的安宁。

2.2 生字词学习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通过课文中的线索,推测故事的发展。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时期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4.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通过课文中的线索,引导学生推测故事的发展。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让学生选择几个生字词,进行书写练习。

5.2 作业反馈第二天课堂上,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朗读、书写、问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带着鬼子捉迷藏 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

带着鬼子捉迷藏 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

带着鬼子捉迷藏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2、辨析多音字“给”。

3、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一)激趣导入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他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

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像于连一样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2.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带着鬼子捉迷藏》。

(板书课题,齐读)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3.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

4.思考:(1)强子是怎样带者鬼子捉迷藏的?(2)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三、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词1.指名说说:强子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2.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

(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强、奖”“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晃”是三拼音节;“臭”字较难读准确,注意声母是翘舌音ch,韵母是ou;“狠”的韵母是前鼻音en,要读准确。

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ǐ,还有一个音读gěi,在辨别时可让学生组词扩句,加强理解。

3.找难字,记字形。

(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看谁的办法好。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积累识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义:狠—很换偏旁:沟—钩编儿歌:月—要—腰自—犬—臭(3)指名给生字口头组词,并用词语口头说话。

4.指导书写。

(1)生观察范字,发现书写规律及特点。

如:“抗、强、沟、腰、狠”——左右结构,偏旁在左,应根据“左窄右宽”的特点来写。

《带着鬼子捉迷藏》 优秀PPT课件2

《带着鬼子捉迷藏》  优秀PPT课件2
――[阿萨·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谢谢指导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

三年级课文《带着鬼子捉迷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乐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举办捉迷藏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乐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捉迷藏游戏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带着鬼子捉迷藏》课文。

2.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捉迷藏道具等。

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捉迷藏的话题。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玩捉迷藏的经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情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关键情节。

(2)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与家人分享课文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2. 拓展作业:(1)邀请同学一起玩捉迷藏,感受游戏的乐趣。

(2)观察生活中的其他游戏,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16第三单元11、带着鬼子捉迷藏

16第三单元11、带着鬼子捉迷藏

第三单元11、带着鬼子捉迷藏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给”。

2.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2.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课件(有关词语、自学要求、重点句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他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

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像于连一样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2.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带着鬼子捉迷藏》。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3.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

4.思考:(1)强子是怎样带者鬼子捉迷藏的?(2)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三、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说说:强子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2.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

(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强、奖”“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晃”是三拼音节;“臭”字较难读准确,注意声母是翘舌音ch,韵母是ou;“狠”的韵母是前鼻音en,要读准确。

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ǐ,还有一个音读gěi,在辨别时可让学生组词扩句,加强理解。

3.找难字,记字形。

(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看谁的办法好。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积累识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义:狠—很换偏旁:沟—钩编儿歌:月—要—腰自—犬—臭(3)指名给生字口头组词,并用词语口头说话。

10带着鬼子捉迷藏

10带着鬼子捉迷藏

10《带着鬼子捉迷藏》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主要记叙抗日战争期间,八岁的儿童团员强子带着鬼子在山里捉迷藏的故事。

表现出强子的机智勇敢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从强子的年龄上看与我们在坐的孩子差不多,但时间相隔那么远,怎样把握课文让学生去读懂?我是这样做的:从文中抓住几个重点的句子让学生去理解。

如:1.“一个日本兵说着,掏出一把糖在强子眼前晃着。

强子眼珠一转,心想:俺不能让鬼子骗了,俺要骗鬼子。

他便装出喜欢的样子接过糖来。

”这段话写出了什么?写出了强子的动作与心理活动,表现出强子的机智勇敢,面对敌人的利诱,强子在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敌人。

2.“在敌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着身子往里钻。

突然触到了什么,仔细一摸,竟是布匹衣物!他马上大声喊,非常镇静:洞里好臭,什么也没有。

”这般话写出了强子发现布匹衣物后的心理活动与处理方法。

同样写出了强子发机智勇敢。

3.“望着远去的鬼子,强子笑了。

把糖果狠狠地摔在地上。

”一个“笑”字写出了强子看到胜利后的喜悦。

“狠狠地摔”写出了对敌人的仇恨。

强子的浓浓的爱国之情生动表现出来了。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学生都明白了,强子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他是怎样带着鬼子在山区里捉迷藏的。

他们都纷纷表示:我们要向强子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感悟他的机智勇敢。

课后,我反思自己设计的这一教学环节。

有两点体会:教师方面:1.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统一起来。

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这节课中,教师把讲台交给学生,这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观念的转变。

教师能坐下来向学生学习,这体现了教师行为的转变。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还是学习者。

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传播者。

从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教师行为的转变真正统一起来,才能落实新课标。

2.开发学生资源与开发教师资源要统一起来。

我们的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起来,在教学中应用。

11带着鬼子捉迷藏.ppt

11带着鬼子捉迷藏.ppt

在敌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着腰往里钻。洞里
又黑又窄又潮,他爬呀爬呀,突然触到了什么
仔细一摸,竟是布匹衣物!他心里一阵发麻,
忽然,耳边又响起一个声音:“怕什么,鬼子
又看不见!”于是,他大喊起来:“洞里好臭
什么也没有!”
抓住强子的动作、心理活动,语言来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危急 迅速应对,装着若无其事的小英雄形象。
比较品读
鬼子一听,便逼着强子带路到别的地方去找。 鬼子一听,便催着强子带路到别的地方去找。
(一个“逼”字形象地刻画出鬼子凶残的丑恶本性)
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摔到地上。 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丢到地上。
(一个“摔”,与前面的“装出”遥相呼应,表现出强子对敌 人深深的仇恨.)
日本兵突然大叫,发现目标,得意忘形。 (贪婪)
仔细一摸,竟是布匹衣物! (强子紧张)
怕什么,鬼子又看不见! (镇定、沉着)
“洞里好臭,什么也没有!(”聪明、沉着、机智
强子眼珠一转,心想:俺不能让鬼子骗了,
俺要骗骗鬼子。他便装出喜欢的样子接过
糖来。
抓住强子动作、心理活动 、神态
(再现了强子面对鬼子哄骗用自己的智慧去面对狡诈的敌人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一起夸夸他
一身正气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挺身而出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大智大勇 英姿焕发 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智勇双全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气壮山河 奋不顾身 面不改色 仰不愧天 大显身手
鬼子引诱 (狡猾、阴险)
这里面该不会有八路军的东西吧?
强子怀疑、担心 ﹙有正义、明是非﹚
你们钻不进去,八路军也钻不进去,怎么 放东西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11、带着鬼子捉迷藏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给”。

2.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2.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课件(有关词语、自学要求、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他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
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

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像于连一样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
2.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带着鬼子捉迷藏》。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3.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

4.思考:
(1)强子是怎样带者鬼子捉迷藏的?
(2)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说说:强子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
2.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

(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强、奖”“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晃”是三拼音节;“臭”字较难读准确,注意声母是翘舌音ch,韵母是ou;“狠”的韵母是前鼻音en,要读准确。

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ǐ,还有一个音读gěi,在辨别时可让学生组词扩句,加强理解。

3.找难字,记字形。

(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看谁的办法好。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积累识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义:狠—很
换偏旁:沟—钩
编儿歌:月—要—腰自—犬—臭
(3)指名给生字口头组词,并用词语口头说话。

4.指导书写。

(1)生观察范字,发现书写规律及特点。

如:“抗、强、沟、腰、狠”——左右结构,偏旁在左,应根据“左窄右宽”的特点来写。

“奖、臭”——上下结构,书写时,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开来。

(2)全班书写“鬼”的笔画顺序。

5.熟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小组内互相抽读生字,相互正音。

2.把你认为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个。

3.把你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2.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课件(有关词语、自学要求、重点句子)
一、自读课文,了解强子与敌人捉迷藏的经过。

1.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1)强子是怎样带着鬼子捉迷藏的?
(2)分别用“哈哈”和“哈哈”画出文中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2. 小组交流讨论。

3. 指名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再读课文,体会强子的内心活动。

1.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哪几段重点写了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
(2)用“哈哈”画出文中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语句,自由读一读,并与同桌说说自己的理解。

2.品读感悟。

(1)分句品读:指名读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句子。

如:
“在敌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着腰往里钻……什么也没有!”(课件出示)
1)自由读。

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师范读,生练读。

(注意抓住描写强子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词句)
(2)比较品读。

(课件出示)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

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摔到地上。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

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丢到地上。

1)强子为什么笑了?
2)把句中的“摔”改为“丢”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精读课文,再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鬼子的话应读出凶恶的语气;强子的话应读出
机智勇敢的语气)
2.自由读课文,复述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

(重点围绕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人物评析。

小组内互相说说对强子的印象。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四、拓展延伸,讲小英雄故事。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院里的小朋友听。

2.班队活动: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