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 盐类的水解 _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二十五) 盐类的水解
(对应学生用书P26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
①将水加热煮沸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③向水中通CO2④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⑤向水中加NaHCO3固体⑥向水中加NaHSO4固体A.①②④⑤B.①④⑤
C.③④⑤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
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解析:A 项,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氧化铝,而硫酸铝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的仍是硫酸铝,不正确;B项,所加酸应是稀硫酸,不能引入新杂质;C项,加热时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不能除去Fe3+。
答案:D
3.将0.10 mol/L的AlCl3溶液10 mL与0.10 mol/L的KOH溶液40 mL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K+)>c(Cl-)>c(AlO-2)>c(OH-)>c(H+)
B.c(K+)>c(Cl-)>c(AlO-2)>c(H+)>c(OH-)
C.c(Cl-)>c(K+)>c(OH-)>c(AlO-2)>c(H+)
D.c(Cl-)>c(K+)>c(AlO-2)>c(OH-)>c(H+)
解析:0.10 mol/L的AlCl3溶液10 mL与0.10 mol/L的KOH溶液40 mL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KAlO2 0.001 mol和KCl 0.003 mol,所以K+浓度最大,其次是Cl-,然后AlO-2水解呈碱性,故A正确。
答案:A
4.在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六种物质的水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如图所示。
――――――――――――――――――――――――――→
NH4HSO4①②NaNO3③NaHCO3
从左至右pH逐渐增大
图中①、②、③可能是( )
A.NH4NO3、(NH4)2SO4、CH3COONa
B.(NH4)2SO4、NH4Cl、C6H5ONa
C.(NH4)2SO4、NH4NO3、Na2CO3
D.(NH4)2SO4、NH4NO3、CH3COONa
解析:(NH4)2SO4溶液中c(NH+4)约是NH4NO3溶液中c(NH+4)的2倍,所以(NH4)2SO4溶液中的酸性较强,(NH4)2SO4溶液的pH比NH 4NO3的小,A项不符合题
意;酸性CH3COOH>H2CO3>>HCO-3,所以同浓度的盐溶液,其pH大小
顺序为Na2CO3>>NaHCO3>CH3COONa,所以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莫尔盐[(NH4)2Fe(SO4)2·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下列有关该盐溶液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c(SO2-4)>c(NH+4)>c(Fe2+)>c(H+)>c (OH-)
B.c(SO2-4)=c(NH+4)>c(Fe2+)>c(H+)>c(OH-)
C.2c(SO2-4)+c(OH-)=c(NH+4)+2c(Fe2+)+c(H+)
D.c(H+)=c(OH-)+c(NH3·H2O)+2c[Fe(OH)2]
解析:NH+4、Fe2+水解显酸性,c(SO2-4)>c(NH+4),A项正确,B项错误;C项符合电荷守恒,D项符合质子守恒。
答案:B
6.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某酸性溶液中只含NH+4、Cl-、H+、OH-四种离子,则溶液中:c(Cl-)>c(H
+)>c(NH+
4)>
c(OH-)
B.氢硫酸的K1、K2均比碳酸的小,则NaHS溶液中:
c(Na +)>c(HS-)>c(H+)>c(OH-)
C.将0.1 mol CuSO4·(NH4)2SO4·6H2O溶于水配成的1 L溶液中:
c(SO2-4)>c(NH+4)>c(Cu2+)>c(H+)>c(OH-)
D.等体积、等浓度的NaX溶液和弱酸HX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c(Na +)>c(HX)>c(X-)>c(H+)>c(OH-)
解析:A项,溶液中也可能存在c(Cl-)>c(NH+4)>c(H+)>c(OH-),故不正确;B项,NaHS水解,溶液呈碱性,故不正确;D项,若溶液呈酸性,则表明HX电离大于X-水解,则有c(X-)>c (HX),且c(Na+)=
c HX+c X -
2
,则c(X -)>c(Na+)>c(HX),故不正确。
答案:C
7.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混合
B.pH之和为14的氨水与硝酸等体积混合
C.pH之和为14的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
解析:因为氯化铵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A项错误;氨水中的NH3·H2O 是弱碱,继续电离出OH-,溶液呈碱性,B项不正确。
Ba(OH)2的pH=b,c(OH-)=10-14/10-b mol·L-1=10b-14mol·L-1,NaHSO4的pH=a,c(H+)=10-a mol·L -1,c(H+)-c(OH-)=10-a-10b-14=10b-14-10b-14=0,c(H+)=c(OH-),溶液呈中性,C项正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反应生成NaOH和CaCO3,所以它们的混合液一定呈碱性,D项错误。
答案:C
8.(2011天津高考)25℃时,向10 mL 0.01 mol·L-1KOH溶液中滴加0.01 mol·L-1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7时,c(C6H5O-)>c(K+)>c(H+)>c(OH-)
B.pH<7时,c(K+)>c(C6H5O-)>c(H+)>c(OH-)
C.V[C6H5OH(aq)]=10 mL时,c(K+)=c(C6H5O-)>c(OH-)=c(H+)
D.V[C6H5OH(aq)]=20 mL时,c(C6H5O-)+c(C6H5OH)=2c(K+)
解析:A项,pH>7时,溶液中c(OH-)>c(H+),故A项错误;B 项,pH<7时,c(H+)>c(OH-),由电荷守恒知,c(C6H5O-)>c(K+),故B项错误;C项,苯酚体积为10 mL时,苯酚与K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苯酚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c(OH-)>c(H+),故C项错误;D项,苯酚体积为20 mL时,根据物料守恒可得D 项正确。
答案:D
9.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①>③>②
B.水电离出的(H+):③>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
c (NH+4)>c(Cl-)>c(OH-)>c(H+)
10.缓冲溶液可以抗御少量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
人体血液里最主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维持血液的pH保持稳定。
已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时,反应H2CO 3HCO-3+H+的K a=10-6.1mol·L-1,正常血液中
c (HCO -
3)∶c (H 2CO 3)≈20∶1,lg 2=0.3,lg 5=0.7。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发生的反应只为:HCO -3+OH -===CO 2-
3+H 2O B .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血液的pH 约为7.4
C .血液中存在:c (HCO -
3)+c (OH -
)+2c (CO 2-
3)=c (H +
)+c (H 2CO 3) D .正常人血液内不会存在以HCO -
3/CO 2-
3为主的缓冲体系
解析:由于血液中存在H 2CO 3、HCO -
3、H +
,它们均能与OH -
反应,A 项错误;
K a =
c HCOo\al(-,3)·c H +c H 2CO 3
,则c (H +
)
=K a ·c H 2CO 3
c HCOo\al(-,3)
=10
-6.1
×120
=5×10-8.1mo l·L -1
,pH =-lg 5×10
-8.1
=8.1-lg 5=8.1-0.7=7.4,B 项正确;由于血液中HCO -
3共存的
阳离子为H +
,则由电荷守恒c (H +
)=c (HCO -
3
)+c (OH -
)+2c (CO 2-3
),C 项错误;由于正常人血液中存在H 2CO 3,而CO 2-
3+H 2CO 3===2HCO -
3,即正常人血液中不会存在大量CO 2-3。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 11.(10分)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FeCl 2溶液时,需要加入少量盐酸和铁粉。
①如果不加盐酸,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如果只加盐酸,一段时间后,试剂变质,此时若再加入铁粉,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pH =3.7和11.1时,Fe 3+
和Mg 2+
分别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
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
,可向溶液中加入MgO 调整溶液的p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操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该操作时不宜选择的
试剂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镁粉 ②MgCO 3 ③MgSO 4 ④Mg(OH)2 解析:(1)①由于Fe 2+
+2H 2O Fe(OH)2+2H +,加入稀盐酸可抑制Fe 2+
的
水解;
②由于Fe 2+
还原性较强,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成Fe 3+
,而外加Fe ,会发生2Fe 3+
+Fe===3Fe 2+
,可防止Fe 2+
被氧化。
(2)Fe 3+
存在的溶液pH<3.7,若加入能消耗掉H +
的物质,则溶液pH 会增大,Fe 3+
先沉淀,而MgSO 4不能与H +
反应,且引入了新杂质SO 2-
4,不能用于除去Fe
3
+
杂质。
答案:(1)①Fe 2+
发生水解:Fe 2+
+2H 2O
Fe(OH)2+2H +
,外加HCl ,会抑
制Fe 2+
的水解 ②2Fe 3+
+Fe===3Fe 2+
(2)MgO +2H +
===Mg 2+
+H 2O ③
12.(14分)工业上制取纯净的CuCl2·2H2O的主要过程是:①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3;②对①所得滤液按下图步骤进行操作:
已知Cu2+、Fe2+在pH为4~5时不水解,而Fe3+却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是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Y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中Y可选________。
(3)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12分)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 mol/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向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
________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取10 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 mL,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________。
解析:(3)因④中存在NH3·H2O NH+4+OH-,加入NH4Cl后导致c(NH+4)增大,c(OH-)减小,故c(NH+4)/c(OH-)的值增大。
(4)若盐酸与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恰好反应完,溶液呈酸性,现在溶液呈中性,意味着酸的量不足,盐酸体积小于氨水体积,由电荷守恒原理知此时c(NH+4)=c(Cl-),但比c(OH-)大。
(5)稀释后c(HCl)=0.01 mol/L,则c(OH-)=1×10-12mol/L,故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 mol/L。
答案:(1)①②
(2)c(Na+)>c(HCO-3)>c(OH-)>c(H+)>c(CO2-3)
(3)增大
(4)小于c(NH+4)=c(Cl-)>c(H+)=c(OH-)
(5)1×10-12 mol/L
14.(14分)(1)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在常温下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的c(CH3COO-)>c(Na+),则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c(H+)>c(OH-)
②c(CH3COO-)+c(CH3COOH)=0.2 mol·L-1
③c(CH3COO-)<c(CH3COOH)
④c(CH3COOH)+c(H+)=0.1 mol·L-1
A.只有② B.①和②
C.①②③ D.全部正确
(2)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 L 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________种粒子(包括分子和离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mol。
解析:(1)由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和题中
c(CH3COO-)>c(Na+),则c(H+)>c(OH-),即物质的量相同的条件下CH3COOH电离大于CH3COONa中CH3COO-水解趋势,故①正确,③错误;由物料守恒,知②正确,④错误,所以选B项。
(2)CH3COONa和盐酸首先反应,且CH3COONa过量,所以溶液中有Cl-、CH3COO
-、Na+、H+、OH-和H
2O、CH3COO H共七种粒子。
由物料守恒得
n(CH3COOH)+n(CH3COO
-)=0.010 mol,由电荷守恒,n(CH
3COO
-)+n(OH-)+n(Cl-)=n(H+)+n(Na+)得:
n(CH3COO-)+n(OH-)-n(H+)=n(Na+)-n(Cl-)
=0.010 mol-0.004 mol=0.006 mol。
答案:(1)B (2)①7②CH3COO-CH3COOH ③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