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A“欧洲发达国家”在文章第一段表述为“欧美发达国家”,内涵不一致。
B曲解原意,原文为“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大众文化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的结果。
D“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是“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的一种证明,而不是结果。
)
2.D(A“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在选项中成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关系颠倒。
B“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应该是“沙龙的形式滞后”,偷换概念。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说明了“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说明了“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
3.D(根据最后一段,“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的是“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不是“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偷换概念。
)
4. A(慷慨: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
5.C(①③⑥项不能表现种皓“好立功立事”,①表现种皓不追名逐利,③表现种皓老成持重、为人谨慎,⑥写边境部族晏然无事)
6.B(种皓被免官不是因为太守伺机报复,而是因为大将军梁冀的诬陷。
)
7.(1)种皓以看重钱财利益为羞耻,追求名声、利益的人,种皓都不与他们结交往来。
(大意2分,
“耻”意动用法、定语后置句、“交通”古今异义各1分。
)
(2)臣担心这样会阻碍(和挫伤)州官吏的揭发检举的行为(心意),会使他们互相掩饰、隐瞒,不再对朝廷尽心尽意了。
(大意2分,“沮伤”“纠发”“饰匿”各1分。
)
8.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逝之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满三点给5分)
9.(6分)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分)。
松下的月光(月光透过松树)照进窗内,增加了诗人的空虚,给诗人一种更加清冷、寂寥(孤寂)之感。
(3分)这样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耐人寻味)(1分)
10答案略
11.(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A偏颇;B强加因果;D不合文意)
(2)用次要人物衬托主人公。
驴友作为支持者,记者作为接续者,读者作为关注者,儿子作为赞赏者,从不同方面突出主人公“骑自行车去拉萨”的主张和行为所具有的代表性。
(3分)深化小说主题。
表现出我们这个有民族越来越多的人内心充满挑战的渴望。
(3分)(3)具有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具有挑战精神——;具有倔强的性格——;具有坚强的性格——。
(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其中概括和简析各占1分。
“隐忍执着”亦可)
(4)以话题集中、言之成理为基础,有观点2分,结合文章3分,联系实际3分,8分。
12.12、(1)(5分)答D得3分,答C得2分,答A得1分,答B、E不得分(A项“意在说明钱
钟书很有演讲才能”不合理;B项“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错;E项“不愿出国的心意”错)
(2)(6分)性格方面:恃才傲物且有童心、聪明机智、博闻强志、淡泊名利、乐于助人;
文学方面:创作了《围城》《管锥篇》等名著,文学成就显著;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生活方面: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不看重金钱,物质上要求低: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拒绝出售重金求购的英文大辞典、婉拒好莱坞片商的多次盛邀、别人借钱对折送人、家里陈设朴素;
重视精神追求: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困居上海时学术文稿没人买,写《围城》仍旧精工细作。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名家也需要钱养家糊口,但绝不把发财当作做学问的目的;当今商业化社会一味追求财富的名家很多,他们应该学习钱钟书的精工细作精神,向社会奉献高质量的文化成果;
一些出了名到处走穴挣钱的人,应该多学学钱钟书坚守文化阵地、潜心研究学问的高尚品格;
名家当如钱钟书不迷信金钱,超越金钱,把知识看作是自己最大的财富。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C(A 项“巧夺天工”意为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太湖的水光山色”
不搭配。
B项“头角峥嵘”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头角峥嵘”是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D 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能用来描写产品的热销。
)
14.C(A成分残缺,“变相涨价”后面应有宾语“的行为”;B语序不当或者不合逻辑,应为“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D搭配不当,把“承担”改为“参与”或把“行动”改为“任务”)
15. D(注意各句中相互照应的词语,“原本”“并不”“如果……因”“理由”“但”“比较”)
16.(5分)相同:都用比喻形象地表明拒绝的态度,幽默诙谐;(2分)异:毕加索的话里有不、、
屑的语气,钱钟书的话则含着自谦。
(3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朵花,那么时间是一片叶,点缀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高山,那么时间则是平稳的阶梯,奠定着人生。
参考译文: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
父亲担任过定陶县令,有财产三千万。
父亲死后,种皓将这些财产都用来救济宗族和周围乡里的穷人。
种皓以看着货利为羞耻,追求名声、利益的人,种皓都不与他们结交往来。
汉顺帝末年,担任侍御史。
顺帝提拔种皓在承光宫监护太子。
中常侍高梵从宫中单车出来迎接太子,当时太傅杜乔等人心中怀疑,不想依从,但惶恐迷惑不知道怎么办。
种皓就手持刀剑挡在车前,说:“太子,国家皇位的继承人,关系到天下人的命运。
今天常侍来接人无诏书,有何凭据知道不是奸邪呢?今天只有一死而已。
”高梵理穷辞屈,不敢对答。
杜乔事后感叹,自愧不如种皓遇到大事而不受迷惑。
皇帝也嘉奖他老成持重,称赞了很长时间。
后来出任为益州刺史。
种皓素来慷慨激昂,喜欢建功立业。
在益州任上三年,传播朝廷一直到边远的部族,开通教化那极为不同的乡俗,岷山上杂落的部族都感念和服从汉朝的恩德。
其时,永昌太守冶炼黄金熔铸了一条有花纹的蛇,用来献给梁冀,种皓发现后就将永昌太守逮捕,并快马奏报朝廷,但二府怯懦畏惧,不敢查办此事,梁冀从这件事后对种皓心怀愤怒。
正好碰到巴郡人服直聚集党徒数百人,自称“天王”,种皓与太守应承率兵前去征讨,没有攻克他们,而许多官吏、士卒却被伤害,梁冀因为这件事诬陷他,传诏逮捕种皓、应承。
太尉李固上疏援救,说:“臣听说征讨盗贼所受伤害,本来不是种皓、应承的责任,实在是由于县吏畏惧法律,害怕犯罪、压迫,驱赶太深太苦,然后招致这不祥的报应。
等到盗贼相聚起来,就此起彼伏处处不绝了。
种皓、应承因为首先举报大奸大恶人而紧跟着受罪,臣担心这样会阻碍和挫伤州县官吏的揭发检举的行为,会使他们互相掩饰、隐瞒,不再对朝廷尽心尽意了。
”皇帝阅后采纳了李固的奏请,就赦了种皓、应承的罪,仅仅免官而已。
后来凉州羌人发生动乱,朝廷就派种皓为凉州刺史,深得百姓的欢心。
当种皓又被朝廷征用调迁时,官吏百姓投书朝廷请求挽留他,梁太后感叹道:“我还没听说过刺史像这样得人心的。
”于是准许了凉州官吏百姓的请求。
后来迁任汉阳太守,梁州戎夷男男女女相送到汉阳地界等到了汉阳郡,教化羌人,禁止侵犯掠夺。
后调任出使匈奴的中郎将。
当时,辽东的乌桓人反叛朝廷,种皓又转任辽东太守,乌桓人相率望风而服,在辽东边境上迎接种皓赴任。
后因事免官而归。
后来被征用为议郎,调迁为南郡太守,后又应召入京任尚书。
正遇到匈奴侵犯并、凉二州,汉桓帝擢升种皓担任度辽将军。
种皓到军营后,先向匈奴宣扬汉朝廷的恩惠,引诱胡人投降,还有不愿意服从的,就加以征讨。
诚心诚意地进行安抚,因此羌胡、乌孙等部族都来归服。
种皓于是就撤去报警的烽火,废了望哨楼,边境上晏然无事。
延熹四年,升迁为司徒。
在司徒任上三年,年六十一岁死去。
并、凉两州的边民都为他发丧致哀。
匈奴举国之人都伤心惋惜。
18.作文(60分)
见2011高考作文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