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作文分层指导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级作文分层指导的策略
作者:沈红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8期
江苏连云港赣榆罗阳镇中心小学(222000)沈红
小学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

由于学生的个
性千差万别,知识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采取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优秀生“喂
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现象。

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者在此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几个组进行差异性指导,从而提高学
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一、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分层提要求
叶圣陶先生在《和老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
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

”郭沫若先生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他们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作文的基本功重在积累。

小学阶段是记忆与储备知识的黄金时期,对作文教学来说,抓好积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性别比例等,笔者把学生分为A、B、C三个
层次,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好词佳句,积累语文素材,并提出不同的积累要求:A
层每周阅读量不少于4000字,B层每周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C层每周阅读量不少于6000字,要求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感悟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这些要求都是希
望学生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扩大阅读量,丰富积累,为作文做好铺垫。

除了课外阅读,笔者还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写作
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
的对象:人、景、事、物,其次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见闻,整理好生活素材,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分层定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
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指导。

”分层确
定作文目标,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基础的作文要求,这些要求
恰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发展水平过渡,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信心,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

如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五”要求以《××的自述》为题,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

我为学生制定了不同的目标:A层:能读懂本
次习作的要求,仿照例文学会自述的形式,语句较通顺,字数在350字左右。

B层:能读懂本
次习作的要求,仿照例文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得具体,语言流畅,写好后
愿意与别人交流,字数在400字左右。

C层:围绕“××的自述”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用拟
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字数在450
字左右。

学生有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作文素养。

三、巧用方法,灵活多变,分层批改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作文完成以后,教师也要分层批改学生的作文,抓住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1.面批,有的放矢。

叶圣陶先生曾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

”实践证明,教师采用面批的方法,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学习伙伴,与学生交流,能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对话氛围,创设自由对话的“心灵场”。

批改时,教师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A 层学生的指导上。

这样评改给了学生再提高的机会,评改过程伴随着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有针对性的,是高效的,习作课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照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评改的过程中,选择一到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评改能达到以一带全、以点带面的教学目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收获。

2.互批,提高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组合,互相交换习作,也可以在保障组内良性竞争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互改互评,并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互动反馈。

如教师可采用学优生与学困生相结合的方式评改习作《我最佩服的一个人》。

一个学生叙述了他的同桌用武力制服了一个低年级淘气的学生的事,他很佩服他的同桌的行为。

与他互批的同学写道:“与同学相处,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护他们,用武力是不可取的。

”在习作《我家乡的煎饼》中,小作者从煎饼的制作过程以及煎饼的色、香、味、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评改人这样写道:“你把煎饼的制作过程写得很清楚、具体,读了你的习作,我真想尝一尝你家乡的煎饼。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调配得当,互评就能成为一种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强大动力。

总之,作文分层教学能发挥学生习作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作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悉心的指导,从而提高作文的兴趣和信心,爱上作文,真正提高作文能力,进而奏响作文分层指导的凯歌。

(责编莫彩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