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感悟自然陶冶性灵11荷塘月色》28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
的技巧;
2.熟读课文第四、五段;
3.赏析文章的炼字技巧。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赏析文章的炼字技巧。
第一课时
一.
导入:人常说“月下观美人”,今天我们所赏的美人与众不同,就让我们随朱自清先生一起到清华园去撩开她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二.
知人论世:
1.
走进作者
2.
时代背景
三.
配乐朗诵
四.
品味赏析第四段
1.
齐读第四段。
2.
问:第四段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的?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语言形象生动,景物形象逼真,你能说说其中的技巧吗?
3.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要求学生以其中一例具体分析,赏析比喻的妙处。
)
4.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要求学生从情态、动作、情感入手,把
握拟人的技巧。
)
5.叠词
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缕缕
静静
小结:叠词摹状节奏鲜明(要求学生从音韵、情状入手) 6.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思考:这个句子有何特点?
提示:从(感觉入手。
)
明确:嗅觉和听觉的勾连,抓住了两者的共同点。
这种深阔辽远的感觉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能感觉到。
定义阐释
知识迁移
①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②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7.师生配合朗诵
要求和上节奏,获得直观美感享受。
五.品味赏析第五段
1.配乐齐读
2.赏析精当句子,体会朱自清语言的清丽典雅,把握语言锤炼的技巧,准确分析表达效果。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泻:“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
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
浮: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地出来。
突出雾的轻和
柔。
②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洗:表现月光的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下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③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画:充满艺术灵性,更能写出投在荷叶上的倩影之真之美。
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月光与树影浑然天成,和谐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营造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韵味无穷。
六.炼字艺术
1.名人点评朱的精心炼字。
2.古人炼字艺术
①“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
(张先《天仙子》)
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月”也写得动起来。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出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
②“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析:
“扶”字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
出轻风徐来、柳条拂然的柔态。
“失”字勾画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感染力。
七.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欣赏四、五段,重点鉴赏了本文的语言技巧和炼字艺术,这对我们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灵活运用语言技巧,精心锤炼语言,我们的写作一定会异彩纷呈。
八.以最深情的朗读来诠释四、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