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最新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最新研究进展
陈烨;王旭
【摘要】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西医治疗尚无重大进展,中医药治疗本病颇具特色且已取得良好疗效。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35)004
【总页数】3页(P636-638)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作者】陈烨;王旭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
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是以肾小球硬化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采取控制血糖、血压等方法,仍不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而中医药在治疗
本病方面颇具特色且已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N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独立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多认为属“水肿”、“尿浊”、“关格”等范畴。

关于其病因病机,在以往所认识到的DN从肾、脾立论的基础上,大多数医者均认为血瘀为DN的病机要点,并提出了“久病入络”、“毒损肾络”等观点。

朱善勇等[1]认为DN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理特征,可以归结于“络病”范畴,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符合“久病入络”、“久瘀入络”的络病发病特点。

徐振华[2]认为血瘀存在于DN的全过程,现代研究对DN血瘀证提供了佐证,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DN并发症的重要法则之一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南征[3]认为,DN为肾气阴两虚日久,致肾络虚,肾体虚损劳伤,内生之痰淤郁热,胶结化毒所致,毒邪伤肾络贯穿消渴肾病的始终。

高彦彬[4]认为DN病位在肾,涉及五脏六腑。

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气阴两虚、脾肾气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

2 治疗
2.1 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医者们根据各自临床经验将DN辨证分型论治,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前常见的分型方法有辨证分型论治、结合疾病分期的辨证分型论治等。

伍新林[5]将DN分为4型论治:①阴虚内热型,药用:党参、石膏、知母等。

②气阴亏损型,药用:党参、麦门冬、生地黄等。

③阴阳两虚型,药用:附子、桂枝、山茱萸等。

④阳虚水泛型,药用:附子、桂枝、干姜等。

孙伟[6]根据DN微量蛋白尿期、临床DN期和DN肾功能不全期3个阶段,分为3期进行辨证论治:①微量蛋白尿期以阴虚燥热为主,治宜清热养阴,用人参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

②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以湿瘀阴伤为主,方用知柏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以肾虚湿热、湿毒内
蕴为主,治法应以补肾泄浊为主,方用真武汤合二陈汤加减。

李小娟[7]将DN分为有水肿和无水肿2型论治:①无水肿型是DN早期常见类型,此时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方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②水肿型以脾肾气虚为主者方用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以脾肾阳虚为主者方用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加减;水肿肾衰竭期以浊阴上逆为主,方用大黄附子汤加味。

2.2 中药复方中药复方在治疗DN方面一直以来均优势显著,医者们在此方面亦做了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了其临床疗效,揭示了其临床优势。

陈志刚[8]观察瓜蒌瞿麦丸(天花粉、炮附子、山药等)治疗DN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加服瓜蒌瞿麦丸,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组24小时UAER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

阎奇等[9]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DN48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组38例进行对照,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刘玉玲[10]观察参芪地黄汤(黄芪、党参、生地黄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DN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组20例进行对照,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减少尿蛋白、血β2微球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

李峰梅[11]自拟补肾活血汤(生地、淫羊藿、山药等)治疗DN8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汤,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张晓斌等[12]选择DN阴虚湿热型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化消肿方(生大黄、山栀子、茵陈等)加减,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降低24h尿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改善症状,降低血脂、血糖,改善肾功能。

李亦聪等[13]选择DN肾阳虚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真武益肾汤(附子、干姜、黄芪等),治疗3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魏宝强[14]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化瘀祛湿汤(黄芪、鬼箭羽、
积雪草等)治疗DN30例,结果显示益肾化瘀祛湿汤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临床
症状和体征,并可调整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

李世云等[15]在饮食控制及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百苓(五苓散)治疗早期DN水肿21例,取得了明显疗效,总有效率85%。

鲁淑敏等[16]用固元汤结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早期DN68例,总有效率达92.17%。

2.3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单味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方面,研究对象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为主。

黄淳康等[17]发现黄芪可降低早期尿转铁蛋白(TRF)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出,提示其可以作为防治早期DN的有效药物。

蒋忠华[18]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早期DN50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24h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血液流
变学指标也明显改善。

胥勋梅等[19]用红花注射液治疗DN,证实红花有减少蛋白排泄的作用。

史伟等[20]用水蛭注射液治疗DN57例,结果治疗组TC、TG明显
比对照组降低。

杨彦等[21]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24小时尿
蛋白定量及CRP的影响,发现加用川芎嗪治疗DN,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排出,降
低CRP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有关。

王盛发等[22]发现使用频
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山药等。

3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方面,许多医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制剂进行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其治疗DN的作用机制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为中医药治疗DN提供了有力的科
学依据。

刘圣等[23]探讨复方黄连胶囊对DN大鼠肾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复方黄连胶囊可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水平,升高胰岛素,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改善肾组织形态学异常。

得出结论:复方黄连胶囊对早期DN大鼠肾微循环病变
具有保护作用,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
与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有关。

戈娜[24]等探讨地龙煎液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地龙能显著降低DN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减轻肾小球硬
化及肾小管损伤的程度,减少肾脏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的沉积有关。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重视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注重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使其在治疗DN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药配合中医药疗法后,不仅临床疗效得
以明显提高,而且还降低了副作用。

医者们在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需看到,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等。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中医药工作者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和规范化工作,更加深入地发掘中医药治疗DN的优势,为广大DN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
[1]朱善勇,龚婕宁.“久病入络”论及其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09,15(11):4-5.
[2]徐振华,李咏梅,左效臣.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杂志,2007,6(5):56-57.
[3]李楠,南征.南征教授从毒论治消渴肾病撷粹[J].天津中医药,2008,25(2):94-95.
[4]赵迪.高彦彬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学术思想和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1):43
[5]伍新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51-53.
[6]孙伟.肾病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2.
[7]韩云平.李小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撷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13-14.
[8]陈志刚.瓜蒌瞿麦丸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92.
[9]阎奇,刘鹰.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
杂志,2007,14(4):70-71.
[10]刘玉玲.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J].陕西中医,2007,28(8):981-982.
[11]李峰梅.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4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8,26(10)76-77.
[12]张晓斌,孔德坤.清化消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阴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
药导报,2010,7(17):18-20.
[13]李亦聪,黄海燕.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56例临床观察[J].中国
当代医药,2010,17(11):88-89.
[14]魏宝强.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353.
[15]李世云,牛素蒲,韩松林.利百苓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21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41.
[16]鲁淑敏,吕富明.固元汤结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68例临床观察[J].辽宁
中医杂志,2007,34(3):316.
[17]黄淳康,黄爱梅.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8,28(6):21-22.
[18]蒋忠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7(9):925.
[19]胥勋梅,夏芳,马勋龙,等.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93-994.
[20]史伟,吴金玉,向彩春,等.水蛭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57例[J].陕西中医,2007,28(4):401-403.
[21]杨彦,熊萍.川芎嗪注射液对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8,40(1):34-35.
[22]王盛发,唐劭,曹克光.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天津中医药,2009,26(2):167-168.
[23]刘圣,唐丽琴,陈礼明,等.复方黄连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与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8-72. [24]戈娜,李顺民,孙惠力,等.地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6):103-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