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近两年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文运用比较管理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和对照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不同,提出我國应借鉴他国优秀的管理经验,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非统一,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方式和管理形式,所以WTO并不能让每个成员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

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已形成了许多好的国际惯例。

美、英、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工程造价从投标报价到中标后的实施,得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这些成功的经验我国均可借鉴。

一、国外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
(一)美国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
美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业主经营所需费用,称之为软费用,二是由业主委托设计咨询公司或者总承包公司编制的建安工程建设实际发生所需费用,一般称之为硬费用。

此外承包商的利润一般占建安工程造价的5%-15%,业主通过委托咨询公司实现对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美国没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是典型的市场化价格。

工程估算、概算、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定额,不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制订的,而是由几个大区的行会(协会)组织制订的。

这些数据资料虽不是政府部门的强制性法规,但因其建立在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及实际工程资料的基础上,能反映实际情况,得到社会的普遍公认,并能顺利加以实施。

(二)英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英国工程造价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形成了全英统一的工程量标准计量规则(SMM)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由财政部门依据不同类别工程的建设标准和造价标准,并考虑通货膨胀对造价的影响等确定投资额,各部门在核定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范围内组织实施,不得突破。

对于私人投资的项目政府不进行干预,投资者一般是委托中介组织进行投资估算。

英国无统一定额和讨价标准,它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即《建筑工程量标准计算方法SMM》,它较详细地规定了工程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规则就成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共同遵守的计量、计价的基本规则,投标报价原则上是工程量、单价合同(即BO方式)。

(三)日本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日本工程造价实行的是全过程管理,从调查阶段、计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监理检查阶段、竣工阶段直至保修阶段均严格管理。

日本建筑学会成本计划分会制定出日本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定额,编制了工程费用估算手册,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变化进行定期修改,实行动态管理。

投资控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阶段。

根据实施项目计划和建设标准,制定开发规模和投资计划,并根据可类比的工程造价及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和控制。

二是设计阶段。

按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方案进行设计,编制工程概算,将投资控制在计划之内。

施工图完成后,编制工程预算,并与概算进行比较。

若高于概算,则进行修改设计,降低标准,使投资控制在原计划之内。

三是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核算工程量,制订材料供应计划,加强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保证竣工决算控制在工程预算额度内。

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对所投资的公共建筑、政府办公楼、体育设施、学校、医院、公寓等项目,除负责统一组织编制并发布计价依据以确定工程造价外,还对上述公建项目的工程造价实行实施全过程的直接管理。

(四)德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德国人素来以严谨著称,他们把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严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作为首要问题,以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为基础,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

一旦工程项目投资额确定后(政府工程经政府审批,私人工程经业主批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按照投资估算执行,不能随意修改和突破。

各造价控制单位均在优化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警惕质量、缩短工期以及科学的管理和监控手段等方面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如控制不好超出已定的投资额而又没有充分理由则控制单位要承担经济责任。

工程费的计算基本按照国际上通用的FIDIC即数量乘以单价,措施项目另外平列报价。

二、中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转变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把竞争机制引人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提出用“动态”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造价,提出要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并研究如何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

政府主管部门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以适应市场定价的改革目标。

在这种定价方式下,工程量清单报价由招标者给出工程清单,投标者填单价,单价完全依据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整体实力而定,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计价方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概括得到国外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特点如下:一是行之有效的政府间接调控;二是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三是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
系;四是量价分离的计算方法;五是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业。

从国内与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相比,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均处于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实行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而在价格的确定和管理上以市场和社会认同为取向,在行业的管理归属上民间行业协会组织发挥着巨大作用。

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先进的计价依据、计价方法、发达的咨询业、多渠道的信息发布等做法,基本上代表了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完全适合WTO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工程造价体系不如国外健全,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