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感悟良知--高考话题作文构思浅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有灵犀感悟良知■■高考话题作文构思浅谈
【关口阐述】近两年,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考查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构思方法却是我们高考时不可缺少的能力。
话题作文从命题形式上看是千变万化、形式多样的。
一般来说,有命题式的,如“尝试”;有“材料+话题”型的,如2010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
从内容上看,有词语型的,如“诚信”;有关系型的,如“忘记与铭记。
有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为话题的,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下面我以“拷问我们的良知”为例,谈一下话题作文的构思艺术。
【文题展示】“文革”时,有的人丧失原则,有的人坚持正义;“非典”蔓延时,有的人冷血漠视,有的人责任在肩;汶川地震时,有的人选择了舍生取义,有的人选择了苟且偷生...•••当灾难来临时,人性开始裸露,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呢?
请以“拷问我们的良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体裁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攻关秘笈】话题作文的谋篇布局应该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展开的。
考生在写作时应注意抓住自己所擅长的立意点和文体来构思文章,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话说好说透。
首先构思时应抓住话题的核心词语,准确把握其含义,因为话题是作文的核心,而关键词语则是重点。
“良知”即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
在材料中,侧重于原则、正义、舍生取义、责任,也有冷血漠视、苟且偷生……强调在灾难来临时,人性裸露,何去何从!基于此,拷问的对象、角度可选定了,围绕着这些话题就有话可说了。
构思之一:正面立意,用多个词语的语义,从多角度开拓思维
其构思方法有:1.选定材料中正面的某个词语义,如责任、正义或舍生取义,从若干角度展开即可。
如“责任”:①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一份责任;②每一个集体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一份责任;③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一份责任。
2.选定材料中正面的某几个词语义,如责任和舍生取义,每个词语一个角度展开即可。
如:①良知就是坚守一份责任;②良知就是在国家民族遭到灾难之时敢于舍生取义;③良知就是敢于坚持正义。
3. 选定材料中正面的一个词语义或两个词语义,再另外拓展一个类似的词语义,然后展开即可。
如:①良知就是责任;②良知就是正义;③良知就是原则。
这样可形成全文的行文结构骨架,是使文章的层次结构清晰的技巧之一C
构思之二:正面立意,一词多义多层次解读,展开思维
其构思方法是紧扣话题的关键词语“良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解读“良知”的重要性:1 .以“良知"为行文骨架,从不同层次去摆事实讲道理,如:①良知是一种责任;②良知是一种原则;③良知是一种正义感。
2.也可以“良知”的基本义为骨架,选择类似的拓展义来展开,如:①良知不是冷血漠视,而是舍生取义;②良知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一种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精神;③良知不是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义无反顾的行动。
3.同时也可联系材料中的关键词如责任、舍生取义、原则而引申,如:①勇于承担责任就是良知的表现;②坚持正义就是良知的关键;
③舍生取义是良知的灵魂等等°
将词义多层次解读,是使文章思维深化,显得更有思想性的技巧之二。
构思之三:正反对比立意,在比较中阐明主张
其构思方法有:1 .选择一个正面的,如坚持正义,再选一个反面的,如丧失原则,进行对比分析,可着重强调坚守正义的必要性、紧迫性及表现,再列举丧失原则的危害性及表现,通过详正略反,或详反略正表明文章的立意重心。
2.可以全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每个部分都可正反对比,如丧失原则与坚守正义,责任在肩与冷血漠视,舍生取义与苟且偷生的分析,使人明晓是非善恶。
3.可以详写正面二点,略谈反面一点的方式,如良知就是要坚守舍生取义的情操,良知就是要铁肩担道义、责任在肩,且偷生就是对良知的背叛。
也可详谈反面的危害性,分析性质,最后提出正确主张。
如冷血漠视是丧失良知的表现,苟且偷生是极度自私、祸国殃民的无耻,与良知背道而驰,应该坚持原则,坚守正义,捍卫自己的良知等。
这是突出文章主旨、写作意图的技巧之三°
【闯关提示】
1. 材料类话题作文切不可丢掉材料,写作时应有所体现。
材料可做文眼,可做中心句, 可改造一下作为理论或事例论据来表情达意°
2. 合体,要符合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的文体要求,如限制了诗歌,就不能写成诗歌形式。
结构要完整,内容要充实C
3. 合意。
立意要健康,观点要有启发性,感情要真挚,中心要明确,推理想象要有独到之
处,有个性色彩而不偏激。
4. 合言。
语言表达是作文的外衣,用词要确切,句式要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文采,文句要有表现力,有亮点。
语言表达要流畅,书写要规范°
5. 积累。
平时要多阅读美文,多选读一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的文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文自然能出彩°
佳作展示:寻觅良知的踪迹
邱红
“人要怎样活才恰当”?梭罗说:“我们要像水一样,流吧,如果前面有堤坝,我们就绕道而行;我们要像树一样,长吧,如果上面有石头,我们就换个方向发芽° ”怀有一颗良知的心,将原则、责任与人性扛在肩上C
寻寻觅觅,寻得一颗坚守原则的心。
如果说,他的诗篇流露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如果说,他的文字扣动你的心弦,如果说,他只是北宋文坛上的一个符号,那么,他坚持自己的原则,面对自己做过的考题,勇于放弃,不贪恋功名利禄,则让这个北宋文学的符号,成为独立一隅的“大侠〉
晏殊,坚持原则,面对诱惑,选择正义。
翘首企盼,寻得颗颗责任的心!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是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是出于援助。
他们用朴素、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位农民的颁奖词如是说°
他们,自发参与灾区救灾的唐山兄弟,用真情与行动负起了一个中国人应担的责任!
静静俯瞰,觅得一颗人性的心!
“没有真理,毋宁死!”她的真理就是“爱”,饥饿的儿童、贫穷的人们、战乱的土地——这个孤寂、黑暗、悲苦的世界里,“爱就是愿意分担不幸者的痛苦”,她爱所有,她愿担负所有。
人性的光芒,照彻她的不是天堂,而是底层民众对光明、幸福的呐喊与渴求.
微依,她的爱,如一道幽光,显尽人性的善与美°
曾记否?“非典”蔓延,有人选择冷眼而视,良知逝也?
曾记否?地震来袭,有人选择苟且而生,良知逝也?
曾几何时,寻寻觅觅,寻得了一颗颗正义、责任、人性的心。
简评:本文以设问总括全文观点,然后扣住原则、责任、人性三个方面,分别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善用各种手法概述事例,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是一篇很好的课堂训练作品。
动手作文吧: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
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理, 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面对这类材料作文,考生应该在浏览题中所给材料之后,迅速捕捉材料中的论述对象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本段材料所给对象是沙漠中生长的两种植物:仙人掌、沙漠大黄°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都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同之处在于面对困境的态度,仙人掌“蜷缩内敛”,沙漠大黄“舒展张扬气接着就要关注材料中的提示语,选择立意角度。
材料的第二段可以看作命题人对于写作角度的明确提示,通过三个“有人说”我们不难概括出如下立意角度:困境中,内敛是一种智慧;困境中,内敛会使我们活得更加从容;困境中,请舒展张扬,灿烂绽放;困境中,要懂得适时收敛锋芒,适时舒展张扬,这是生存的智慧;困境中, 适者生存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