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学案设计:1.1窦娥冤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2。
品味戏剧语言,领会浪漫主义手法的作用.
3。
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自主复述剧情.
2.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
二、自练自测
1.请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质.朴()刽.子手( ) 桃杌.() 桩()
震撼.()盗跖.( ) 错勘.( )时辰.( )嗟.怨()杳.( ) 罪愆.( ) 尸骸.()
负屈衔.冤() 湛.湛( )苌.弘( )古陌.荒阡( )
甘霖.()亢.旱() 殡.葬( ) 谗.言()折.断( ) 折.本( ) 提.防() 街巷.( )
埋.怨( ) 埋.葬()哥哥行.()
2。
课文中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与窦娥的悲惨遭遇有什么关系?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2。
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的情节表现出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是什么?
4。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5。
文章在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
嗟.怨(jiē) 罪愆.(yǎn) 衔.
冤(xián) B.亢.旱(kànɡ) 刽.子手(ɡuì) 提防(dī)
C 。
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
旗(yàn) D 。
变徵.(zhènɡ) 苌.
弘(chánɡ) 盗跖.(zhí)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动地惊天 顺水推船 错堪贤愚 两泪涟涟
B.左侧右偏 前合后揠 孤身只影 吞声忍气
C 。
怕硬欺软 啼啼哭哭 怨气冲天 负屈衔冤
D 。
苌弘化璧 望帝啼鹃 古陌荒阡 委实冤枉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
(刑罚) ③你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
(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
(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
(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
A 。
①③⑤⑦
B 。
②④⑥⑧
C 。
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4。
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④亢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