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来的书籍脚注例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过来的书籍脚注例子
1.《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7年版)作者:哈耶克译者:王明毅此本译作存在的问题如下:一、译者过多,翻译之大忌讳。
二、欧式句太多,行文不流畅。
翻译有两大方法论派别,一为直译,或称硬译,另一则为意译。
直译力求尽量贴近原文风格和行文逻辑,追求一个“真”字;而意译则追求一个“雅”字。
很遗憾的是,这个译本是很典型的欲追求“真”字却没有把我好方向的失败译作。
所谓欧式句即是那种按照英文逻辑翻译过来的中文句子,这样的句子看着全是中文,但却读不通读不懂读不下,造成“三不”现象,是翻译之中的大忌。
很多初次读本书的朋友都说读不懂的原因即在于此。
哈耶克的原著行文逻辑清晰,用词简单,句式也不复杂,深奥的是其思想,但结果翻译出来之后就变得晦涩艰深,而且只是文本层面上的晦涩难懂,这一下子就把许多读者都挡在了门外。
实在令人无奈。
(摘自豆瓣)推荐译本:殷海光版最好重译
2.《论自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许宝骙作者:[英]约翰·密尔慕容展:书是好书,不过,我指的是英文版。
这本旗帜性的论自由,在政治,思想以及法律领域都堪称经典,是研究自由,民主,宪政的必读书之一。
然而,许宝骙先生的翻译根本就不通,我很好奇一个中文表达都如此困难的人,商务印书馆为什么要请他来翻译?我很好奇如果1959年翻译的不好,1960-1978年中国人没有干正经事,那从1992年开始到2006年,也有整整14年了,为什么这么烂的翻译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们没有修正。
推荐译本:广西师大孟学礼版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群言出版社)译者:龙婧作者:[德]韦伯王晓渔:史上最牛译者和最最牛译者——十八岁“龙小姐”四年翻译二十三本书,且所涉内容广泛。
署名龙婧翻译或者编译的著作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