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周末作业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周末作业3.1-3.6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在采用大小圆纸片和纸筒研究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时,我们采用的方法。
A.对比实验
B.抽样实验
C.模拟实验
2.太阳在小华的右边,那么影子在小华的。
A. 左边
B. 右边
C. 后面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 长-------短
B. 短--------长
C. 长-------短--------长
4.小丽在室外测量,发现旗杆影子发生由长到短的变化,此时应该是。
A. 一整天
B. 上午
C. 下午
5.关于产生影子的三个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光,就能产生影子
B.要产生影子,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C.三个条件都变化时,影子才会变化
6.月球的形状是。
A. 球形
B. 弯弯的
C.会变化,无固定形状
7.月相变化一个周期大约是。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8.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是。
A.太阳
B.月球
C.嫦娥一号
9.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费俊龙
B.聂海胜
C.杨利伟
10.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同一方向航行,最终回到了出发点,从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
A.牛顿
B.麦哲伦
C.郑和
11.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比月球要大很多,但仰望天空,我们感觉它们差不多大,原因是。
A.我们用眼睛无法观察仔细
B.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月球离我们近
C.站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12.要记录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可以用。
A.韦恩图
B.折线图
C.气泡图
13.某天下午2时,小红测得一棵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2米,如果1小时后再测,树的影子长度会。
A.不变
B.大于2米
C.小于2米
14.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我们通常用各种小球来模拟。
A月球表面 B. 不同大小的陨石 C.各种环形山
15.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
A.灯光
B.月球
C.太阳
二、填空题
1.月球是一个不、不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
2.白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那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呈方向转动。
3.日晷是古代测量的工具,它主要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变化。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到,亮面朝。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5.太阳当空,大树的影子映在大地上,小玉在树影下乘凉。
树影的形成中是光源,是遮挡物,大地是。
三、探究题
1.在《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我们做了许多模拟实验,请你解决下列问题:
(1)下图中的三个同学做模拟实验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①甲同学模拟地球上的观察者,乙同学手中的圆片模拟,丙同学手中的圆片模拟。
②丙同学移动大圆片,直到甲同学看到大小两个圆片差不多大小。
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它们差不多大”的原因是:太阳离地球,月球离地球,所以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
2.用面粉、沙子和几个类似球状物体做“环形山”形成模拟实验(见下图)。
(1)实验中,面粉(或沙子)模拟月球,球状物体模拟撞击月球的,面粉(或沙子)上的坑模拟月球表面的。
(2)在实验中,还发现用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更大更深。
A.较大的物体较小的力
B.较大的物体较大的力
C.较小的物体较大的力
(3)关于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大小不一,互不重叠
B.重重叠叠,数量众多
C.数量众多,大小差不多
3.让小帆船分别在球面和平面上移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1)小帆船在面上移动,一开始就能看到整艘船;小帆船
在面上移动,先看到帆再看到整艘船。
通过这个模拟实验,我们推测地球是一个。
(2)从海边用望远镜观察远方返航的船,先看到的是。
A.帆
B.船舱
C.帆、船舱同时看到
(3)我们还发现远方返航的船,开始只是一个点,然后越来越大。
说明我们看到的物体是。
A.近小远大
B.近大远小
C.同艘船,看到的是一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