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数学的课改对准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数学的课改对准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以浑源中学两个准高三班为例
摘要:对于我和我的学生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已经两年了,但是我们有取得的成绩也有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保持我们取得的成绩,避免和克服存在的问题。

我用心地做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有:①各个环节的时间明显不够;②讨论的效率不高;③纪律不好;④展示的效率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生源的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

并且我们想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改问题导学模式学生的想法
1 问题的提出
我教的学生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学习已经两年了,也基本适应了这样的模式。

马上要高三了,时常听到这种模式的不同的声音,加上学生们也希望教学有新的突破,基于此,笔者想了解学生们关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想法。

2 调查的背景、目的、对象和方法
调查的目的和背景:高三在即,对于学生也走过了两年的课改历程,学生们到底认为课改如何,他们认为怎么样,关于今后的课改路有什么样的期待,对高三的课改有那些想法,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想,以便为高三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对于发展中的课改,我想我个人认为,有一些成绩,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课改的经验与问题不是我个人能想象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应该调查一下学生们怎么想。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笔者所带的两个教学班,一个实验班班(60人),发放60份问卷,回收58份问卷,回收率99.6%。

一个普通班(55人)发放问卷55份,回收52份,回收率94.5%。

调查问卷共20道题,主要涉及5个维度:①关于现在课堂改革各个环节的理解与认识;②在这种模式下对老师的期待;③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具体是如何应用各个环节的;④对今后课改的想法;⑤对高三复习的想法以及建议。

在一个数学自习做的问卷调查,学生们做的很认真,写得满满的,比平时的自习更安静。

有的同学下了自习还在写,我一直等到写完才走。

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与课改前比,课改后你的学习方式变化大吗?
图表 1
从表中可以看到实验班的学生认为学习方式变化大的人数明显比普通班多一些,这也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这一特点。

(2)现在教学模式学生们的喜欢程度
图表 2
由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喜欢程度比普通班稍好一点,但是都未过半数。

喜欢的原因大概有:能够调动积极性,将课堂还原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也提高了我们的展示能力,感触挺深的是两年后的今天,自己学会了老师们嘴里所说的看书。

这种模式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练胆子,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有时会尽量弄懂要展示的任务,会查阅一些课外资料,但总感觉老师引进的知识点少了些;
认为一般的原因有:算不上喜欢,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慢慢地也就适应了,课改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坏处是每次都要为展示问题做过多的准备,以至于误了其它课程的学习;
不喜欢的原因大概有:自主课纪律不好,严重影响自主学习的效率且没有有效的管制方法,优生差生一刀切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成绩低了,自觉性低了。

(3)对导学案的制定,学生们的想法是增加练习量,重基础,无论是题还是对概念的剖析和理解,重回顾,认为每一节的导学案应该在前面设计几道上节
的题型或概念回顾,做到“学而时习之”,以课本为主,难易结合,让每个人都可以做。

由简到繁,考虑不妥学生的差异,注意夯实基础,最好每节课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紧跟课本,扎实基础。

尽量不要复制课本内容,出一些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任务,
(4)分成9个组后,学生们对组内人数多与少的认识
图表 3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同学们认为少的相对多,其原因大概有:
认为多的原因有,对知识的讨论很难达到人人参与。

认为正好的原因有;六个人一组正好,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讨论中,不过,现在小组内最缺乏的恰恰是对于问题的集中讨论,展示任务可以平均分。

认为少的原因:便于管理,想法就少了,讨论问题的效果不好。

(5)学生们认为小组学习效果好与不好的调查
图表 4
从表里很明显可以看到,普通班认为不好的多,实验班相对认为好的多,究其原因大概有
①好:建立完善的小组学习体系,尽量做到每个同学都参与,可以讨
论,相互请教,不会的再去问老师,应该适当控制自主学习的时间,当你在做题时,有些同学在大声的讨论,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应用自主学习的时间。

②一般:课堂秩序,大多数人也不讨论,觉得主要看自己,态度决定
成败,老师多讲思路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多学方法多做题。

③不好,建议讨论应该分成三步:1)和自己水平相当的,2)向更好
的同学请教不懂的地方,3)向成绩差一点的同学讲解自己的理解,巩固记忆。

虽然分差优生不怎么好,但是可以适当在自习上关注几位重点话唠,让他们收敛,重思想,重方法,读书做题无非在锻炼,剖析题型,解读题型。

(6)学生们认为学习组长的任务是:统筹兼顾,运筹帷幄,协调组员内部的关系,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积极参加讨论,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争光,管学习,抓纪律,但理想中应该是管学习,抓纪律,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是在于它管不了,没人听,难以树立威信,大家都在我行我素,归根到底,没有班主任的管理条例,都很不自觉啊。

合理分配任务。

(7)学生们对集体讨论的看法:
认为挺好的: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
认为一般的:应该每个人独自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不是你说一句,他说一句。

现在的模式想法是好的,但是问题在于好学生根本就不理睬你的讨论,自己顾自己,而不自律的同学又假以其名,实则一目了然,对于中等学生,就各异了。

认为不好的:差生参与的太少,因为集体讨论往往始于问题,止于娱乐,谈不上集体讨论,只能说是集体说闲话。

(8)在展示课上学生们希望老师做的:知识的难点和漏点;对基础知识的提问,对重点难点的提问,对问题挖掘的引导性提问,剖析课本中概念的,例题的各种内容,这个概念和例题的目的性,想表达什么意思,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等,扩展修改,如果把这个题换成一个解回答题等,简单易懂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老师应该估计所有学生,他们会不代表我们也会。

最好重复一下同学讲的。

老师多提扩展性的问题,使所展示的内容更加充实,
(9)展示后老师的点评,学生们认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思路,㈠对表现好的同学赞扬,(二)对表现不好的同学提出鼓励,(三)说出优缺点让其它学生借鉴,对于一类人,您们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并提出建议或者纠错,对于另一类人,可以通过语言等方式让他们应该去学习和研究。

先评优点再评缺点,指出不足,以便下次提升。

不管好与坏给予鼓励,只要不当众批评就行,我认为不管讲得好坏,认真对待就好,不能打击学习成绩差的。

(10)希望老师在展示课上补充的知识是:难点,遗漏点,希望老师将知识细细呈现一遍,加深理解和记忆,课外知识,解题技巧,小规律。

做题时常用的知识点,扩展与高考有关的知识,很好地去适应高考。

有多大几率考察本知识点,一般是什么题,分值多少,难易程度,常结合哪些知识点考察,如何规范解题步
骤。

(11)你们展示的是你们组的成果吗?
图表 5
由表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情况差不多,只有少部分学生展示的是组内的成果,多数是个人成果,原因有因为讨论实际上是成为了学生聊天的借口。

一般情况下,小组是轮流展示任务的,每次轮到谁,谁就必须完成展示任务,小组内也不讨论。

(12)展示错了时,学生们希望老师指出错误,共同讨论,取长补短。

了解学生为什么错,怎么想的,哪一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一个人的错,很可能代表很多人的错,从根本上改正才会让学生消除疑问,获益匪浅。

先让学生讲完,看看是哪儿偏了。

先指出错处,再讲改进的方法,完善,并且修正,希望教师讲解思路,没有必要计算出结果,大量的运算应该是学生的任务。

不应该批评与打击,耐心地解答。

(13)学生们对待老师的点评是,虚心接受,友好对待,认真改正,一丝不苟,积极听取,及时反省,老师说我,肯定是有不足之处,以后改正就是。

认真听,吸取经验与教训。

(14)对今后课改的期待: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题型的练习。

重中之重,加强纪律的管理,稳定军心,齐心协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现在就很好,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做题,老师只讲典型题,有个别不会的单独去问老师。

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希望老师多为学生讲一些题,学生展示这一环节效率低,需要老师不断地充实课上的宝贵时间。

(15)关于一轮复习的,多看多记,经常练习,归纳要点,大量的重复,大量的练习,及时复习,课后巩固,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强记忆,多看,多背,常常翻看,随机抽查,还有就是找题,找简单的题目,并打印出来。

(16)如何能使做过的题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们是这样想的,尽量通过思考研究解决,不知道,很无奈,有时考试看见试题,记得做过,但就是记不住怎么做,准备错题本,经常翻看并作同类题,自己做错的题,应该用带颜色的笔标出来。

(17)关于自主讨论的时间:我把它分为小于10分钟,和大于十分钟
图表 6
由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希望小于等于10分钟的多一些,但是总体都是希望大于10分钟,其实10分这个的讨论不够,我们应该增加讨论的时间,两个班的百分比差距悬殊,我们可以看出普通班的学生相对希望讨论的时间长些。

也说明了自主课时间不够。

(18)学生们认为课堂上应该增加和减少的环节
①增加的环节:自主学习;老师提前挑出本节的难点为学生讲清楚,
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便会畅通无阻,信心大增,教师辅导,老师的总结和讲解。

②减少:讨论与老师点评讲解,展示。

(19)关于假期作业的想法:复习学过的,预习即将学的,一周的总结卷,并复习学习过的知识。

按量布置,并且找一些值得研究的题目。

题目少一些,因为我们大多数有自己的安排,而且家长也安排许多补习班。

精而少,做一些有效的,显著提高能力的假期作业。

(20)现在座位排放的优缺点的想法我分为优点大于缺点,和优点小于缺点
图表7
由表可以看出各占一半,实验班的同学相对普通班的认为缺点大于优点的多其原因有:
①优点:便于沟通交流;增加友谊,瞌睡的同学站起来也不会影响其
他人,没有好坏座位之分。

②缺点:可能出现开小差现象。

闲聊,对爱静思的人影响很大,有些
拥挤,有许多人滥竽充数,趁机说话,而且靠墙的同学看不见黑板。

容易看成斜眼。

4 分析与思考
取得的成绩,比如学生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心理素质的提高,表达能力的提升,同学关系融洽。

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有关于知识拓展的,比如增加数学史的讲解。

好有关于高考的,知识点的汇总。

……
存在的矛盾,学生们更希望老师多讲,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有的同学到现在展示的时候还紧张,为了某一个展示其它的课程也顾不上。

尽管我们课改在矛盾中,比如老师多讲,那学生就讲的少了,学生讲的少了或者不讲,那学生就不用心地准备这个知识点了,那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得不到提升和锻炼,如果学生讲的多了,不能排除学生讲不清,讲不清时即浪费大家的时间,老师还得重讲。

尽管如此我们还得艰难的前行,我们也看到了收获。

没有时间终结,并且巩固。

亟待解决的问题有:①各个环节的时间明显不够;②讨论的效率不高;③纪律不好;④展示的效率不高。

我们能做的,我想我们没有办法希望学生的能力有多高,但是我们总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得的各个环节更加有效,但是我们也应该出台强有的管理纪律的条例并且严格地执行。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高效的学习。

5 反思与不足
本来想做访谈,但是120多个学生的访谈时间和精力不允许,所以就做了问卷调查,把我想知道的问题,设计成问卷以便了解学生的想法。

因为有些问卷的有些想法我也很想知道学生们为什么那么想,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追加访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4
[2].马玉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指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3]. 曹一鸣 .数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