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积分管理制度的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的缺点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是一种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其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奖励
优秀行为和惩罚不良行为,以达到激励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目的。
然而,任何一种管理
制度都不是完美的,班级积分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本文将从班级积分
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可能存在的不公正性和管理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些
缺点造成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
一、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1.1 压力过大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要表现良好,否则就会被扣分或者受到惩罚。
这
就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
由于他们可能无法在各个方面
都表现优秀,因此他们会感到自己在积分排名上处于劣势,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对
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1.2 制约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否则就会被扣分或者受到惩罚。
这
就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剥夺了他们在校园中自由发挥的空间。
即便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也
因为制度约束而不能随意表达,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限制。
1.3 学生品质难以量化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往往会通过定量分数的方式来评判学生的品行和行为,但是学生的品质
和行为往往难以简单通过数字来衡量。
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好,但是在社交方面
不擅长,这个学生的表现会被怎样量化和计算出分数来呢?因此这种管理制度容易忽视学
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变得越发片面和浅薄。
二、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可能存在的不公正性
2.1 评分标准不一致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之所以被实施,是因为希望能够鼓励学生发展优秀的品质和行为,但是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对于如何评判学生的品行和行为是否优秀有着不同的标准。
因此会存在许多不同人对同一行为或品质的判断结果可能会不同,最终反映到学生成绩上,就可能会存在不公正的情况。
2.2 学生自律的依赖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观来完成,因此就有一部分学生,
他会把学习行为的规范和品行品质的表现局限在只是为了获取积分和好的名次。
尽管也会
有一部分学生会因此而主动去树立良好的行为,但是更多的学生则是靠着纪律管理制度来
约束自己。
2.3 社会背景。
学生的社会背景复杂,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产
生影响,班级积分管理制度能否完全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判,未必。
三、班级积分管理制度的管理难点
3.1 管理监督难度大
在班级积分管理制度下,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把控,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有的
放矢的管理和督促。
这就对老师的管理和监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工
作量,并且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监督力度过大,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制度的抵触。
3.2 构建激励与约束平衡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在设计上难以兼顾到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的平衡。
如果激励过多,可能
会造成学生过度依赖积分制度,减弱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意识;如果约束过多,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不满和反感。
3.3 容易滋生不良竞争
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往往会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机制,某些学生可能会为了争取更多的积分
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而这些行为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不符合教育的初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班级积分管理制度尽管可以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行为品质发展,但其本身也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对学生的压力过大,可能存在
的不公正性以及管理监督的难点等。
因此,对于这些缺点,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评分标准、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加以改进,使班级积分管理制度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