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联系群众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联系群众整改措施
主动联系群众是指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面向广大群众,积极主动与群众进行接触、沟通和交流,了解群众的需求、意见和反馈,以便及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在群众工作中,主动联系群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果,也能够增强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公信力和形象。
那如何进行主动联系群众,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呢?下面给出相关参考内容:
一、加强信息收集和沟通渠道建设
1. 建立健全群众联系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各级组织和部门的联系群众工作有序进行。
2. 制定相关调查问卷或表格,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的需求、意见和反馈。
同时,建立群众信访投诉的接收、处理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
3. 利用新媒体等现代通信技术,开展互动交流和宣传工作,增加双向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和机会。
二、开展调研和座谈会等活动
1. 组织专门调研小组或委员会,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问题。
并将调研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加强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2. 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代表群众的各种利益主体和相关专家学者,就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的期望和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三、主动回访和解决问题
1. 建立群众联系工作档案,对将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记录,定期进行回访,了解群众对问题解决措施的满意度。
2. 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或咨询平台,及时回应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服务态度和效果进行评估。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意识提升
1. 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群众更加了解相关权益和义务。
2. 利用媒体等渠道,宣传典型案例,向群众展示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群众关切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群众的信心和满意度。
3. 加强对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教育和引导,鼓励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和意见,增强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
以上是关于主动联系群众整改措施的一些参考内容。
通过加强信息收集和沟通渠道建设、开展调研和座谈会等活动、主动回访和解决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意识提升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工作,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达到共建共享共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