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劳动版第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1-10-j-01
审阅签名: 年 月 日
科 目
《电工基础》 授
课 日 期
09机电(2)班:10.01.04 09制冷电工班:09.12.29 课时
2
课
题 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路 §5—7 实际线圈与C 并联谐振电路 班
级
09机电(1)班 09制冷电工班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掌握实际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和电路特点及实际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谐振的条件 选 用 教 具 挂 图
教学重点
实际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的 电压、电流关系和电路特点
教学 难点
实际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的 电压、电流关系和电路特点
教学 回 顾
串联谐振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和电路特点
说 明
U
C
I
RL
I
1
R L I
R L
ϕ0=cos R L R L I I ϕ
552-图谐振时电压电流相量图
【组织教学】
1. 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2. 坐下,清点人数,指出和纠正存在问题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RLC 串联谐振时,L C X X =,电路中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且电路的端电压与电流同相。
那么,RL 串联后与C 并联,若L C X X =,电路的这种状态又叫什么状态、需要什么条件、有些什么具体的特点?本课学习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讲授新课】
第五章 正弦交流电路
§5—8 RL 串后与C 并的并联谐振电路
实际线圈有电阻和电感,故实际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可以 看为电阻与电感串联后与电容并联,如图5—50所示。
求解这 类电路问题可分两步进行,先按串联电路的规律分别对各支路 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按并联电路的规律分析计算。
一、总电流计算、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图中两支路的端电压为同一电压,故以电压为参考量,即
t U u m ωsin =
实际线圈支路中的电流和及其相位角为:
2
2
L
RL
RL X
R U
Z U I +=
=
,R
X
L
RL arctan
=ϕ
电容支路中的电流及其相位为:
,90i C ϕ=
总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相量关系为:RL C I I I =+
, 总电流的大小:2
2
(cos )(sin )RL RL RL RL C I I I I ϕϕ=
+-
总电流相量滞后总电压的角度为:sin arctan cos R L R L C
R L R L
I I I ϕϕϕ-=
电流、电压相量图如较5—51所示,电路的功率为:
cos sin S IU
P IU Q IU ϕϕ=⎧⎪
=⎨⎪=⎩
二、并联谐振及条件: 1. 并联谐振
从图和式子都可以看出:当C RL RL I I =ϕsin 时,0=ϕ,即总电流与电压同相,这时的电路状态为并联谐振状态,简称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在电工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并联谐振时电流电压相量关系如图5—52所示。
R L
i L
R
C
i C
u
~550-图实际线圈 与电容并联电
路
U
C
I
1RL C
I I +
2
RL I
RL
I
ϕ
I
C
C X U
I =
2. 并联谐振的条件 因为 2
2
2
2
s i n L R L R
L
L
L
X U I R X R X ϕ
=++
, C C
U I X =
,
得:
2
2
2
2
L C
L
L
X U U X R X
R X
=
++
,
2
2
1L L C
X R X X =
+,
2
2
()
L C R L ω=+
所以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2
2
1L L
C
X R X X =+,即:
2
2
()
L C R L ω=+
3. 并联谐振频率的近似公式计算 若<<L R X ,则C L X X ≈,也即
2
1
C L
ω≈,1LC
ω≈
,12f LC
π
≈
,
并联谐振的角频率和频率常用0ω和0f 表示,故并联谐振频率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LC
10≈
ω,LC
f π
210≈
三、并联谐振的特点:
①.电压与电流同相,且总阻抗最大,总电流最小
02
2
2
2
2
cos ()
()
R L R L L
U R R I I U X R L R L ϕωω==
≈
++
RC
L C
R L
R
L
R
L
R I U Z =
=
≈
+=
=
002
2022
02
0ωωωω(谐振时C
L 001
ωω≈
)
②.两支路电流接近相等,可能产生过大的电流并为总电流的Q 倍,
0000·I R
L L URC
URC L
CU
CU X U I I C
C RL ωωω====
≈ ③.电路的品质因数(支路电流与总电流之比值):00
Q R L L
I I R
ω=
≈
或 0
01
Q C I I C R
ω=
≈
例5—13 有一感性负载,功率kW P 20=,功率因数6.0cos =RL ϕ,电源电压V U 380=,电源频率
Hz f 50=,试求:
(1)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若并联一个F C μ374=的电容,这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功率因数各是多少? 解:(1)电路中的电流为 )(7.876
.038010
20cos 3
A U P I RL
RL ≈⨯⨯==
ϕ
(2)并联电容后,电容支路的电流为: )(6.4410
3745014.323806
A C U X U I C
C =⨯⨯⨯⨯⨯===
-ω
电路的总电流为:
2
2
2
2
2
(cos )(sin )=(87.70.6)(87.71-0.644.6)=58.5(A)
RL RL RL RL C I I I I ϕϕ=
+-⨯+⨯-总电流滞后电压的角度:
9.256
.07.876
.446
.017.87cos sin arctan
2
=⨯--⨯=
-=RL
RL C
RL RL I I I ϕϕϕ
功率因数9.09.28cos cos ≈=
ϕ(也可以这样计算功率因数9.0380
5.5810
20cos 3
≈⨯⨯=
=S
P ϕ)
可见,给R L 并联电容,可减小电路的总电流,降低线损和提高功率因数。
【课堂小结】
RL 串后与C 并的并联谐振电路有如下特点: 1.感抗等于容抗L C X X ≈(<<L R X 时) 2.谐振频率为012f LC
π
≈
3.阻抗最大00U L Z I R C
=
≈
4.电流最小02
L
R I U X ≈
5.品质因数001
Q Q L
R
C R
ωω≈
≈
或
6.电感或电容上的电流0R L C I I Q I ≈=
【布置作业】 《习题册》§5-8:一、二、三之1.(P.72~P.73)
《习题册》§5-8三之1参考解答:
已知图示电路中10C pF =,品质因数Q =50,谐振频率037f kHz =,求电感L 和电阻R 的大小。
解 并联谐振时001
C L
ωω≈
,
()
()
2
2
23
12
01
1
1
L =
=
1.85(H )C
2f C
237101010
ωππ-≈
≈⨯⨯⨯⨯
C L 3
12
0X X 11
R ==
=
=
8603()Q
Q
2f C Q
237101010
50
ππ-≈Ω⨯⨯⨯⨯⨯
L
R
C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