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章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十精准掌握两类主观题的答题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精准掌握两类主观题的答题之道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2020年,我国有45.98万留学人员回国,同比增长11.09%。

2020年入选“千人计划”者达4 183人,同比增长861人。

自2004年中国实施绿卡制度至2020年,获得绿卡人数达到7 356人。

2020年中国政府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有242名外国专家享受有关政策和待遇在华工作,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

“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在出入境、居留、医疗、保险、住房、税收、薪酬等方面的保障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十八大以后,在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积极推动下,我国公民出境签证便利化速度明显加快。

截至2020年12月,有93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免签协议;中国已与39个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协定,协定数量达53个。

截至2020年9月,给予我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可免签入境的国家和地区有8个。

中国护照“含金量”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中国公民国内国外往来便利性增强,移民国外的吸引力开始下降。

(摘编自王辉耀、苗绿《2020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
材料三: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人,比2020年增长了3.58%。

虽然增长明显减速,但本科及以下层面就读人数增长仍然迅猛,低龄化趋势明显。

虽然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不断攀升,但中国学生入读名校的几率有所下降。

首先,名校的申请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其录取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名校的录取要求不断提高,申请难度增加,然而中国学生的竞争力不足。

从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两方面来看,都与世界名校的录取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硕士留学在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

然而,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

以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为例,2020年中国赴美读研的人数为103427,而读本科的人数为93768人,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另外,高中留学人群也开始急速膨胀。

(摘编自《2020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社会精英大规模加入移民行列。

2006年以前,中国的精英移民主要是留学生群体,规模并不大,累计在百万人左右。

近5年的留学生规模,超过1978年至2006年近30年的总和,每年出国留学的数量,激增至20到30万人。

即使回归比例在提升,滞留在外的留学人员数量也远超回国者。

更应引起重视的是,滞留在外的留学移民,包括大部分高端人才。

据《人民日报》2020年6月5日报道:“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

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达87%。

”高端人才成为移民,堪称人才大流失,为政者无论如何不能忽视这种状况。

比留学移民更值得关注的是成功人士的移民,他们或是富人阶层,或是管理、技术乃至文体、艺术领域的成功人士。

他们大批移民,完全颠覆了经典移民理论。

国内知名导演、演员、体育明星、各类艺术家移民的消息虽不绝于耳,但企业家的移民更令人忧心,因为企业家带走的不仅是财富,还有他们的管理经验和价值追求。

(摘编自《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虽然有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我国发达地区工作,但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由于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他们。

B.十八大以来,我国护照“含金量”有了明显提高,这从许多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免签协议,简化签证手续协定等事项中可以看出。

C.2007年至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实际增加人数持续增长;2020年之后,出国留学实际增加人数比较平稳,维持在五六万。

D.2006年以前,中国的精英移民主要是留学生群体,规模不大;但近5年,留学生人数激增,超过1978年至2006年的人数总和。

答案 A
解析“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由于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他们”错误,原文没有相关信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最近几年,中国留学生入读外国名校的几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近年外国名校的申请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其录取率却不断下降。

B.2020年,虽然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增长明显减速,但本科及以下层面就读人数增长迅猛,其人数已经接近于出国读研人数。

C.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就曾撰文呼吁留学生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D.中国移民是世界移民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移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我国政府应该认清其优势和不足,因势利导。

E.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我国应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吸引众多人才来我国发展。

答案DE
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全面。

原文说了两个方面的原因,而选项只涉及一个方面。

B项“其人数已经接近于出国读研人数”错误。

原文只是比较了赴美读研的人数和赴美读本科的人数,而且也没有包括高中留学
人数。

C项“曾撰文呼吁留学生学成归国,报效祖国”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人民日报》只是揭示了一种现象,并没有呼吁留学生归国。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几年中国移民和留学中出现的可喜现象和可忧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喜现象:①吸引归国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如绿卡制度、“外专千人计划”等收到显著成效;②公民出境签证便利化速度明显加快,移民国外的吸引力开始下降。

可忧现实:①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很多,尤其是高端人才;②社会精英大规模移居海外,造成人才、财富等方面的大量流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中国拥有3 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

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光明网)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

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

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

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

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

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新浪网)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 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答案 A
解析“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 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3000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
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答案AE
解析B项“不在……而在……”说法绝对。

C项偷换概念,原文是“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而非“生产一个圆珠笔”。

D项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只要……就……”。

6.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问题:①技术上有差距。

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比较浮躁。

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

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对策: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①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②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③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问题直击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的主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多则材料的概括和比较能力。

考生答此题的主要问题是:①概括的要点不全;②对筛选出来的文字不能“精加工”,得出准确答案的能力尚需提升。

解决之道就是增强准确把握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一、概括比较异同题的答题之道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命题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对不同文本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比较异同,这类题是主观题中最常见的题型,其答题之道为:
1.审准题干,找出比较点
凡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在题干中给出。

答题的第一步就是准确找出比较点。

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9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其中“制播运营模式”就是比较点。

2.根据比较点,确定筛选、概括的范围,并精读、深析有关文字
比较点其实就是确定文字的依据,把它带入不同文本中,只要与它有关的文字就是答题的范围。

找出来判断深析:分清层次,确定关键词语。

3.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语;一为“提取法”,即独立概括文意。

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

形成答案必须根据要求“深加工”,使之符合要求。

试以2020年全国卷Ⅰ第9题为例。

根据“制播运营模式”这个比较点,确定材料三的开头两句、材料四“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是答题范围。

读材料三前两句,很容易确定“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等关键信息。

而材料四文字较长,无现成关键词语可提取。

根据央视制作与播出合为一体的特点,就会发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是制作与播出分离,于是自己独立概括为“分离模式”,稍加解释即可。

比较材料侧重点、角度的异同是常比较的内容。

对此,只要把各自材料的关键词语和层次弄清楚,最后两相比较就明白了。

二、谈看法、对策综合分析概括题的答题之道
阅读实用类文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材料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于是,像问“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问题的看法”之类要求考生说出看法,提出对策之类的“谈看法、对策”综合分析概括题应运而生。

这种题的阅读答题范围不像比较异同题,仅限于一两则材料中的一两处关键之处,而是着眼于几乎所有的材料范围内,仔细筛选、找足找全相关信息;也不在于去比较它们在内容上有何异同,而是就多则材料反映出的共同现象、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分析。

因此,其答题要点在于:
(1)根据题干要求,必须把所有相关文字信息全部筛选出来,不得遗漏。

否则,将影响思考的全面,漏掉答题要点。

(2)谈看法谈对策要立足于文本,有时可做必要的推导,如谈对策,材料中并没有给出什么办法,这时就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到“对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在昨天开幕的2020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众多参展商搭建了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让观众提前体验“感知时代”。

在博览会现场,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介绍:“这是一个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它可以感知工件物体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它的加工轮廓,这样就可以针对这个工件进行个性化的加工。

然后它和这个机械手进行配合的话,就能完成智能视觉引导机械手进行加工和搬运的动作。


工作人员所说的这只机械手,看起来只比一般的机械手多了一个传感器,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传感器,工业化大生产中也可以搞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的层次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一些物联网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一家参展商开发的是新一代人脸识别系统,能感知和分辨复杂的面部表情,这有助于解决远程办理银行卡的身份验证难题。

记者发现,已经开始有产品向智慧医疗方面延伸。

一家参展商开发了一套感应设备,可以远程侦测儿童、老人的一些身体数据。

这种最新开发出来的感应器,通过一个录像机可以侦测到儿童的体温以及活动状况,甚至他们的影像都可以通过手机显示出来。

这几个场景,就是物联网络生活带来的变化。

在传感技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物联网应用在全球渐成气候,正在进入实质推动阶段。

(摘编自2020年10月31日央广网)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物联网的逐步成熟势必会给当前企业造成冲击,同时,物联网的成熟也会带来新的机遇,为传统产业提供转型的契机。

比如引入全新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改变企业运管模式等。

经过多年发展,物联网的理论和应用在中国开始“遍地开花”。

多位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前景光明,但依旧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不应偏离服务制造业这一基点,不同企业需要“区
别对待”;另一方面,中国物联网的应用普遍处于初级阶段,高端传感器严重依赖进口,对大数据的运用能力也亟待提高,这需要产学研各界共同冷静思考,携手破题。

(摘编自2020年11月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当前,物联网在重新定义人们生活的同时,又如何“施展拳脚”,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呢?
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和变革之中,制造业向中高端加速迈进,物联网将成为一把利器,助力中国制造华丽转身、破茧成蝶。

邬贺铨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继续推进、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产业与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深度结合,应用领域更宽,经济价值更大。

专家分析,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物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革命,而且还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业态、新动能加速孕育兴起,成为“挑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进而改变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格局。

不过,专家也指出,虽然前景广阔,但我国物联网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

比如,高端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研发实力偏弱,应用水平较低,全产业链协同性不足,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大数据分析应用滞后,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下一阶段还应着力补齐传感技术、设备水平和管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助推物联网与应用产业以及居民生活更快地融合。

工信部科技司卢希表示,未来将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关键核心技术可控,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生态体系,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2020年11月3日《凤凰财经》)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述这两则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报道2020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现场,介绍物联网应用场景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②材料二侧重报道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现状,介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前景及面临的问题。

2.物联网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助力制造业“破茧成蝶”。

②促进新业态孕育兴起。

③“补短板”完善生态体系。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年三十的私房菜
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

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

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

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

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

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

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

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

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

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

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

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

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

旁边是一锅刚焖好的玉米饭。

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

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

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看着狼吞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

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菜香味儿,突然脑子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我怎么没想到呢?”爹和妈被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说:“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啊?”“回城里。

”付春头也不回地说。

付春有足够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

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