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dwi及pwi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ʌ临床医学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DWI及PWI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王保茎ꎬ毛怡盛ꎬ秦全波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ꎬ河南许昌461000)
[摘㊀要]㊀目的: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对指导溶栓治疗的应用价值ꎮ方法:对MRI检查结果依据PWI/DWI不匹配性将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行静脉溶栓治疗ꎬ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IHSS评分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h㊁12h㊁48h和7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ꎮ结论:MRI-DWI及PWI联合应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ꎮ
[关键词]㊀磁共振ꎻ弥散加权成像ꎻ灌注加权成像ꎻ急性缺血性卒中
DOI:10.16833/j.cnki.jbmc.2019.08.022
㊀㊀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ꎬCIS)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㊁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㊁进展性卒中(SIE)㊁完全性卒中4类[1]ꎮ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ꎬ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静脉给予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ꎬ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㊁死亡率ꎬ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2]ꎮ随着弥散加权成像(Diffu ̄sionweightedimagingꎬDWI)ꎬ灌注成像(Perfusionima ̄gingꎬPWI)等影像学扫描技术广泛应用ꎬ可根据PWI/DWI的不匹配性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及效果ꎬ从而剔除可能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ꎬ降低治疗风险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MRI-DWI及P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ꎬ现报告如下ꎮ1㊀对象与方法
1.1㊀对象㊀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ꎬ均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ꎬ首次发病ꎬ发病时间ɤ6hꎬ卒中症状持续ȡ30min且治疗前无改善ꎻ排除MRI禁忌证或造影剂过敏㊁昏迷或病情严重㊁有卒中史㊁颅内出血或者怀疑颅内出血㊁动脉瘤㊁动静脉畸形㊁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ꎮ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ꎬ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ꎮ
㊀㊀符合静脉溶栓的MRI影像特征:MRI检查发现前向血流ꎬ有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ꎬPWI/DWI不匹配区域ȡ20%ꎮ符合静脉溶栓者58例作为观察组ꎬ其中男35例㊁女23例ꎬ年龄33~79岁㊁平均年龄59.8岁ꎻ不符合静脉溶栓者55例作为对照组ꎬ其中男31例㊁女24例ꎬ年龄31~78岁㊁平均年龄61.4岁ꎮ1.2㊀方法㊀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小板抑制剂㊁自由基清除剂㊁降脂药物㊁神经保护药物等治疗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ꎬ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Boehringer公司)1mgꎬ先10%静脉注射10minꎬ余90%静滴ꎬ溶栓后复查头部CTꎬ确定是否存在颅内出血等现象ꎮ对上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㊁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
ScaleꎬNIHSS)评分ꎮ
1.3㊀统计学分析㊀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ꎬ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ꎬ比较采用t检验ꎬ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ꎬ比较采用卡方检验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
2㊀结果
2.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㊀两组的年龄㊁性别㊁危险因素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1ꎮ
表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n(%)]
组别N男性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史
观察组5835(60.3%)59.8ʃ7.225(43.1%)22(37.9%)34(64.2%)对照组5531(56.4%)61.4ʃ6.923(41.8%)20(37.7%)30(56.6%)P-0.5390.3560.9210.4230.7682.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㊀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h㊁12h㊁48h和7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2ꎮ表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
组别n治疗前
治疗后
6h12h48h7d观察组5815.12ʃ5.219.32ʃ4.527.15ʃ3.765.54ʃ2.983.66ʃ2.65对照组5514.93ʃ5.3211.20ʃ5.219.28ʃ4.187.88ʃ3.055.05ʃ2.78P-0.8750.0420.0210.0030.0313㊀讨论
㊀㊀中国卒中协会指出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3]ꎮ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ꎬ具有发病率高㊁死亡
25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㊀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ꎬAugꎬ2019ꎬVol.35ꎬNo.8
ʌ临床医学ɔ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对高血压脑出血
NSE、S-100水平的影响
司建伟
(开封市人民医院ꎬ河南开封475003)
[摘㊀要]㊀目的:探讨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 ̄laseꎬNSE)㊁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ꎮ方法:选择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ꎬ将其中53例血肿清除率70%~90%的患者纳入对照组ꎬ将53名血肿清除率ȡ90%的患者纳入观察组ꎻ分析不同血肿清除率患者在各阶段NSE㊁S-100水平的变
化ꎮ结果:血肿清除术后3d㊁7d和14dꎬ观察组的NSE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ꎻ血肿清除术后7d和14d观察组
的S-100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ꎮ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相比ꎬ能够更
好地降低NSE㊁S-100水平ꎬ反映出手术效果更好ꎮ
[关键词]㊀血肿清除率ꎻ高血压脑出血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ꎻS-100蛋白
DOI:10.16833/j.cnki.jbmc.2019.08.023
㊀㊀目前ꎬ对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临床上提出了多种方法ꎬ其中ꎬ血肿清除是其中的关键ꎮ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是否有效清除颅内血肿ꎬ对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ꎬNSE)和可溶性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还较为欠缺[1]ꎮ为进一步探讨血肿清除率与高血压脑出血NSE㊁S-100水平的关系ꎬ本文分析了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对NSE㊁S-100水平的影响ꎬ现报告如下ꎮ1㊀对象与方法
1.1㊀对象㊀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ꎬ将其中53例血肿清除率70%~90%的患者纳入对照组ꎬ将53名血肿清除率ȡ90%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ꎮ观察组中男30例㊁女23例ꎬ年龄(67.1ʃ8.51)岁ꎬ体重
(接上页)
率高㊁复发率高等特点ꎬ临床上常采用血管扩张㊁改善循环㊁防止血小板㊁凝聚溶解血栓等方法治疗[4]ꎬ主要是尽快尽早的进行溶栓ꎮ
㊀㊀本研究结果可见ꎬ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h㊁12h㊁48h和7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ꎬ说明MRI-DWI及PWI检测与溶栓治疗的联合应用ꎬ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ꎮ可逆性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是溶栓治疗的前提ꎮ使用MRI影像学技术可以显示出脑部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ꎮ随着MRI技术的发展ꎬ特别是DWI及PWI的综合应用ꎬ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出现早期发现脑梗死的核心区域ꎬ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其临床特征及脑部血流的动力学特征ꎮ影像学指出根据PWI/DWI所显示影像的不匹配性有助于发现缺血半暗带以及能够挽救的脑组织[5]ꎮ因此ꎬMRI-DWI及PWI的综合应用对于确定半暗带是否存在㊁溶栓治疗时间窗的把握㊁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ꎮ
㊀㊀综上所述ꎬMRI-DWI及PWI联合应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ꎬ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ꎬ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ꎮ
参考文献
[1]㊀田婷ꎬ关智媛ꎬ石正洪ꎬ等.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㊁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ꎬ2016ꎬ22(2):172-177.
[2]㊀张瑞锋ꎬ刘新生.多模式MRI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ꎬ2018ꎬ5
(22):91.
[3]㊀周峰ꎬ刘宇恺ꎬ周俊山ꎬ等.多模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不匹配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时间窗内的
评估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ꎬ2015ꎬ48(10):850-854. [4]㊀楼敏ꎬ严余清ꎬ陈智才ꎬ等.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
[J].中华神经科杂志ꎬ2012ꎬ45(7):471-477. [5]㊀梁慧.磁共振ASL及DWI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9ꎬ17(1):34-36.
(收稿日期:2019 ̄02 ̄09)
35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㊀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ꎬAugꎬ2019ꎬVol.35ꎬN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