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县2017届高三地理寒假作业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年地理寒假作业亚洲部分(一)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
2.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
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图,完成以下问题。

3.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4.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5-7题。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6.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九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二、综合题
8.根据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771年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

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

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

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

⑴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

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12分)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
9.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分)
(2)根据O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

(4分)
(3)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
(4)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图中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10. 2011年10月23日,土耳其东部发生7. 2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简述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4分)
(2)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

(4分)
(3)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11.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的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
气温高达71℃,这是有记录的最高的地球表面温度。

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

下图为伊朗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1)根据湖泊与海洋的关系,说出伊朗的湖泊多属于哪一种类型,并分析图中扎格罗斯山脉以东地区多时令湖(季节性湖泊)的原因。

(3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3分)
(3)阿巴斯港南部的霍尔木兹海峡索有“海湾的咽喉”之称,也被视为“西方同家的生命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称号的由来。

(4分)
12.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30分)
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12分)(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0分)
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6分)
14.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004.9万人(2006年),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
米。

材料二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

⑴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12分)
⑵评价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

(8分)
⑶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15.(28分)图8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图9是图8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8 图9
(1)说出图8中甲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国地形的主要成因。

(6分)
(2)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12分)
(3)该国统计数据显示,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10分)
2017届高三年地理寒假作业亚洲部分(一)
一、选择题
1—5 DDDCC 6-10 DC
二、综合题
8.(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9.(1)沟通波斯湾与印度洋(阿拉伯海);(1分)是世界石油输出的重要海上通道。

(1分)
(2)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充沛(2分),山地相对高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分异明显(2分)
(3)热带荒漠带(答热带沙漠带不给分)(1分)。

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干燥,形成荒漠景观(3分)。

(4)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灌溉水源,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土质较好(沙质土壤)(答出4点得满分)。

10.(1)地处(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地带(2分),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

(2)多高原和山地(2分),地势东高西低(或地表起伏大)(2分)。

(3)气温:安卡拉冬夏气温均低于巴鲁特(1分),气温年较差大(1分)。

原因:安卡拉纬度较高、地势较高、距离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

(3分)
降水:巴鲁特年降水量较大(1分),季节变化也大(1分)。

原因:巴鲁特距离海洋近,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由于纬度较低,受西风控制时间短,故降水季节变化大。

(3分)
11.(1) ①内流湖。

(1分)
②东部地区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分)
③气温高,蒸发旺盛。

(1分)
(2) ①该地所处纬度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 (1分)
②降水量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1分)
③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1分)
(3) ①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且水道狭窄,因此有‘海湾的咽喉”之称;(2分)②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运往西方国家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国家经济就会遇到重大威胁。

因此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2分)
12.(1)青稞(小麦)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

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13.(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14.(1)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泥沼洼地,地表水下渗难;蒸发量大,容易形成盐沼。

(12分,任答四点即可)(2)位于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有支流汇入,水量相对较大;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可通航里程长;流经石油开采区,航运价值高。

(8分,任答四点即可)(3)高原山地为主;干旱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

(6分,任答三点即可)
15.(1)盆地(2分)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挤压(碰撞);(2分)导致地形隆起形成高原(或高原山地)(2分)
(2)相同点: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4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旱(1分);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影响带来雨水(1分)。

差异点:A点各月气温比B点稍低(1分),是因为A点的纬度比B点高(1分);A点的冬季降水量大于B点(2分),是由于A点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多降水(1分),B点地处内陆,水汽到达量少。

(1分)
(3)A(西部)区域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加工利润丰厚(2分);降水较多,农业生产条件好(2分);西南侧海峡为世界重要贸易通道,港口贸易发达(2分);而B处地处内陆,交通相对落后,矿产资源缺少(2分);且降水少,农业生产条件差(2分),导致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要远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