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
篇一:2021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
2021教师教书育人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代表: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青年教师来谈谈教书育人方面的想法。
昨天,许院长在《学院工作报告》(第25页)学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时讲到: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这充分说明学院对育人工作的重视。
接到楼书记给我的这个题目,我在课间把题目给学生,让他们帮我想想,大学老师怎么育人?一个女生讲很干脆——“言传身教”。
至于怎么样“言传身教”,她答不上来。
但是,她绝没说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一直是教师的天职。
《礼记》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爱因斯坦也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这都表明,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陶行知先生曾讲:“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所以,学生学生,关键在于学习人生。
高等教育也不是以浪费着课桌前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
目前,高校老师面临着四重考核——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育人工作(包括我们的班导师工作),我称其为“四轮驱动”。
第一个驱动: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学关不过,何能成其为“师”。
第二个驱动:科研。
科研是教师的强身之道。
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教师职称晋升的资本。
第三个驱动: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教师的奉献之举。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责。
第四个驱动: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而在这“四轮驱动”中,育人工作是根本。
西方哲人普德曼曾经说
过的一句话: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命运,责任可谓大也。
那么,在“四轮驱动”下,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据我近五年的观察,他们是一个“四要四不要”的群体。
1.“要学”跟“不要学习”的学生并存。
2.“要管”跟“不要管”的现象共生。
3.“要强”跟“不要强”的群体分化。
4.“要思考”跟“不要思考”的人群明显。
这就是学校学生的群体现状,而“80年后”学生最大的特征就是“罐头型”,一般都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这样的群体怎么育人?
我觉得,首先是要对育人分层。
幼儿园、小学的育人,侧重于行为规范;而大学育人,重点在培养一种思想。
具体来讲,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1.要当“设计师”,不要当“园丁”。
“园丁”是从早到晚不停地修剪,把学生都修剪成了“标准件”、“通用件”。
大学生必须注重其个性的张扬和素质的提升,必须由“园丁”转向“设计师”,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百花齐放”。
2.要当“导演”,不要当“演员”。
你只需做个导演,一个指挥者。
给学生足够的舞台,或者为他们搭建舞蹈。
有句广告语说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法传分院在教学育人方面,探索了一些途径:如广告专业,树立“以项目促教学,以比赛促学习”
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做法中,进行“四课堂教学”的联动。
目前,从学生获奖,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来看,都做的很好,也出了不少成果。
3.要当“蓄电池”,不要当“蜡烛”。
“蜡烛”,只是“付出”,不讲“充电”,最终是“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
对大学年轻教师来讲,必须善于学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和学生共同进步。
4.要“细水长流”,不要“一桶水”。
高等教育是以学到知识为本,而不是以浪费在课桌前的时间长度来衡量。
专业知识2年后就需更新,而做人的知识,一辈子都有用。
教师需要以“润雨细无
声”、“细水长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你用真情,学生会有感恩。
如果教师做到了“精于教学、勤于育人、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感恩之心,才会有进取之志,育人的职责也就达到了。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意见,如有不妥,欢迎指正,谢谢。
)
篇二:教书育人演讲稿
教书育人演讲稿
初四级齐元强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
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
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
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
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
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
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
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
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即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
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
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
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
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我在对专升本学生授课时,学生来自不同的专科学校,对同一门专业课程,有的学生在读专科时学过,有的没学过,还有的学过一点,学习辅助网掌握程度相差很大。
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向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本科层次的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
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功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
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同
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
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篇三:名师与教书育人演讲稿
名师与教书育人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相聚,在坐的各位都是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我倍感荣幸,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从事教育逐步成长的一些经历,借此机会我们做一些思想交流
第一章怀揣梦想立志从教
我77年出生在孟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从小就替父母承担了家里很多的农活,由于长期的体力劳动造就了我有着一副强健的体魄。
小学
的时候学校就挑选我加入了田径队。
记得训练的第一天早上是一个冬天,老师让五点四十到操场,结果我早上四点就顶着凛冽的寒风穿了一条秋裤到了学校,因为冷我在操场跑了十几圈以后才听见攻击开始打鸣。
在那次训练之后我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老师刚刚大学分配,对我们非常的好,经常用一些我们从没有见过的方法去训练,让我们的训练虽然很苦但是中充满了新奇和快乐,当然还有我们对老师那种感恩的心在始终维持着那种我对体育的执着。
经过几年的训练,我在初中的时候打破了三项孟州市中学组田径记录,其中标枪记录一致保持了21年没人打破,也许大家会觉得我可能是天赋好点吧,其实不是的,我的个子很矮是所有田径队里最低的,先天的条件并不是很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没有人知道我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连我的老师都不知道,我曾经每天下夜自习独自在操场拉
韧带,星期六星期天自己起床锻炼。
寒暑假在学校自己训练,更不曾知道我再一次比赛失利后,星期天的下午冒雨练习标枪把手指磨破。
更不知道我最终的那次受伤,是因为私下里给自己加运动量而意外受伤。
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我是一个执着的追梦者,为了梦想的实现我会竭尽所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受别人不能受的累。
也恰恰是因为这些为我今后的教师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让我树立了我的梦想-----向我的老师那样当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
第二章,艰难求学路
93年我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焦作师范体育班,离我的梦想实现只有一步之遥。
但师范的三年是我人生最难忘记,也是最痛苦不堪回首的三年,专业的成长和生活的艰辛让我痛不堪言,回首往事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15岁的我都经历了什么。
上师范我独自一人第一次离开家去焦作考试,考上学自己带着铺盖和学费来到学校,三年师范生活父母没有来看望过我一次,因为子妹三个上学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妈妈连看病的钱都没有,每个月回家都是看着妈妈内疚痛苦的样子心疼的揪心的难受,更张不开嘴问他要生活费,有一次回家我看着妈妈肚子痛拉血,非常的痛苦,我问妈妈为什么不吃药,妈妈说吃了草药了,原来妈妈为了给我们省生活费天不明就去野外拔草药治病,知道这我吃着饭眼泪滚滚而下流进了碗
里,泪水和着稀饭一口一口的硬生生咽进了独立。
我对妈妈说:“妈,我有生活费,以后你不用管我了”从此后的两年多我就借钱过完了师
范,在师范的三年我同样的竭尽所能进行训练和学习,每门专业课都在学校出类拔萃,好多技术动作示范老师做不出来都让我去师范,我的专业技评分数都是班里最高,但最难以让我忍受的就是师范三年饥饿的折磨。
每顿饭都要定量。
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才能支撑到月底。
再加上超负荷的运动训练,让我带上了严重的精神衰弱,经常半夜看到恐怖的场而浑身不能动,后来我只要有那种感觉我就强制自己醒来提前扇自己的脸或者用手掐自己让我清醒。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毕业后7年才好转。
其中的痛苦无法用语言去具体描绘,好在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艰难地向前走,那就是我坚信----苦尽会有甘来。
我是妈妈,的姐姐、妹妹唯一的期望。
在师范我获得了两项田径焦作市第一名。
各门成绩优异,在运动会上被济源教委的领导看中。
我没有给父母商量自己只身一人来到济源应聘。
经历了诸多波折以后,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毕业以后,我注意到要想让学生成绩提高得快,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于是我又踏上了外出学习的漫长之路,我参加了,健美操,体育教练员,啦啦操,广播操等培训,还自费往返南京,开封、郑州、洛阳、等地找专业的教练培训国标舞,在业余时间刻苦练习并获得河南省拉丁舞伦巴单项第一名,并把体育舞蹈素质练习,和肌肉控制,等带入体育课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训练效果明显。
第三章关爱学生苦心钻研
毕业分配的那年,我按耐不住实现美好梦想的诱惑,暑假里提前一个月报到到一所偏远的半山区学校,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镇所有的
小学和村庄,挑选了十几名升初中的体育苗子,开始了我的追梦之旅。
我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像我的老师那样,无微不至的关心着他们,用爱去感化着他们,学生们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了我最好的报答。
春天下着小雨,为了不耽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我经常把学生带到沁河跑沙滩,学生们一个个虽然累得东倒西歪的躺在沙滩上,但无以言表的快乐却挂在脸上,雨水、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
夏天顶着烈日,为了提高学生们
的速度,我带着学生在猕猴景区山坡上练冲刺、我和学生们胳膊晒得脱了皮。
回家的时候因为学生的车子坏了,为了让学生早点回家,我和学生换了车子,独自推着自行车走了十几里的山路。
秋天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弹跳能力,顶着几乎令人窒息的秸秆浓烟,在翻过的耕地上练习弹跳。
冬天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我早上五点就起床,带着学生们在沁河大堤乱坟岗边的道路上,越野。
就这样拼搏了一年,第二年春天市运动会上我的学生打破5项市记录,同年获得一项省冠军。
第二年教育局把我抽调到市体育特长班担任田径教练。
来到特长班,我的任务更加的艰巨,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来,早上四点多起床,五点半训练,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曾经因为雪大,早上我们在校外迷失方向。
曾经因为天黑,我骑车带着学生越野,一块石头让我头朝下栽倒,顿时鲜血直流,眼眉上缝了5针。
从此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曾经在如注的大雨中,我站在雨里向
学生们大吼:“不要当海鸭,一点雨算什么”!在我的鼓励之下学生们冒雨踏着淹没脚踝的雨水在炉渣跑道上跑完了8000米越野。
孩子们一个个浑身溅满黑色泥水,像刚从煤窑里出来的落汤鸡。
一个叫付涛的学生,因为训练量大,家里条件不好,营养跟不上,下着大雪在训练中栽倒在雪地里,我从伙房借来了三轮车,为了不耽误训练,自己拉着车子在能见度不到五米的暴风雪中艰难的走了2公里才把他送到医院,掏钱为他输了三天液体,也因此才让我重视到营养对训练的重要性。
回首往事,令人心酸,在我的一生中,那年的冬天是最苦的冬天,家里出现了变故,我顶着巨大的悲痛和压力,一边工作一边租房照顾88岁身患老年痴呆的爷爷,一边屎一把尿一把的照顾爷爷,一边还要给学生增加营养。
(我的妻子也是老师)我和她,给孩子们买来鲢鱼,和鸡骨架,给学生们熬汤,冬天晚上有时要熬三锅。
有时候一直要忙到十二点。
早上训练结束后再回家用水桶提到学校。
曾经因为下雪路滑,摩托车摔倒,我没有为裤子和腿摔破而心疼,却为学生们增加不到营养而自责。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关爱。
我和学生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学生李兴华,比赛中胳膊摔断了,还带伤参加完接力比赛并打破市记录。
我和学生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在训练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身体反映,并通过学生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变化,来积极的调整训练方法,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我喜欢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来进行同一目的的训练,这样能既能够让学生们不感到训练学习的枯燥,又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训练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