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石室外语学校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石室外语学校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是2×105Pa
B.一个苹果的重力大约是1.5N
C.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约100W
D.一名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做功大约是300J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C.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D.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3.如图,物体重50 N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F压=30 N,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2
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250 Pa
B.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0 N
C.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
4.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获得。
探究下列事实,具有减少摩擦作用的是()A.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
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
C.蜈蚣腹部有许多足
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5.如图所示,水面下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下潜的是甲艇
B.潜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
C.两艘潜艇所受的重力相同
D.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
6.“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如图所示,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天平B.鱼竿
C.扫帚D.动滑轮
7.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熔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1、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1< p2B.p1> p2
C.p1= p2D.无法确定
8.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 1 所示,它们的 s﹣t图象如图 2 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拉力小
C.乙的势能大
D.甲的机械能大
二、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的测量工具的名称______,它是测量______ 的仪器,此时它示数为______牛。
如图乙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一段,从A点到达 F点,所用的时间______秒。
10.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客机。
客机起飞时,乘客上身会紧贴在座椅靠背上,是因为乘客具有 ______。
机翼被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是利用流体压强的特点,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______,获得的升力。
11.自行车的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________;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__不会随着一起飞出。
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如果行驶速度过快,______能就会过大,危害性就大,为防止意外,汽车不能超速行驶:而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常常要减速,是为了增大______(选填“功率”或“牵引力”)。
13.一个工人用200牛的水平推力,在25秒钟内推动重1200牛的箱子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了50米,则工人做的功是___________焦,功率是________瓦,重力对箱子做功是
________焦,当改用3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
14.根据下图所示的三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甲图:风中雨伞容易“______翻”(填上或下),是由于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
(2)乙图: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用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3)丙图: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15.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
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选择理由: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4~6s内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2~4s内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N。
作图题
17.如图所示,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为300N的匀质实心方木匀速前行,请画出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
18.在图中画出活塞式抽水机的摇杆的动力F1的力臂l1及阻力F2。
1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法,在绳的末端画出力的方向,并用符号F标注。
综合题
20.为了选择合适的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杨选了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进行了测试,记录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表一中缺一数据)。
表一:甲弹簧的实验数据
拉力F(N)0123456
弹簧长(cm)57891010.5
拉力F(N)0123456
弹簧长(cm)5 5.56 6.577.58
;
(2)如果根据两只弹簧的性能,都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各自做到最大,则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果要制成准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
21.如图甲是小婷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婷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钩码的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婷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是小明设计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另一个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婷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甲可以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2.(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相同应将小车从
______(选填“相同”“不同”)高度静止释放;
(b)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 ______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______运动;
(c)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全面的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 ______定律;
(2)利用身边的物品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
(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图所示,他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
是:_____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23.为预防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出了量筒中酒精的体积;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选填“纯酒精”或“水”);
(6)如图丁所示是小明用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简易密度计,该简易密度计刻度部分的A、D两点的测量范围是1.0g/cm3~1.6g/cm3,将其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D的中点C,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0g/cm3;
(7)如图戊所示是三位同学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则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精确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选填序号)。
24.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原理: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木块B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样的水平面上,木块B被撞得越远,钢球A对木块B做的功就越多,钢球A的动能就越大,通过木块B被撞的远近来反映钢球A动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 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步骤:①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 ______,木块B被撞得越远;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 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3)结论:通过多次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 ______;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5.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向___________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在左侧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在右侧B点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___________N。
(3)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的斜拉位置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1,应将左侧的钩码向___________(选填“左”、“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4)若要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挂在C点,并且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独轮车是一种新型电动步车,具有小巧、携带方便的优点,适于每日通勤使用或者周末时作为一项休闲运动。
已知:某品牌独轮车质量为9.6kg。
(g=10N/kg)(1)当人提着该车静止时手对车的拉力?
(2)周末小明带着哥哥的独轮车来到汇川体育馆400m的跑道上练习使用。
在某一次练习中前半圈以2m/s的平均速度行驶,后半圈以4m/s的平均速度行驶完。
则此时小明运动一圈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7.如图所示是一种牲畜自动饮水装置的示意图。
水箱底部有一出水孔,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孔,一旦饮水槽水位下降,浮球C受到的浮力减小,底盖A就会竖直向下移动与出水孔分离,水从水箱流出。
饮水槽水位最高时浮球C恰好浸没,底盖A恰好封住水箱出水孔。
设计水箱的最高水位为60cm,水箱出水孔横截面积是30cm2,底盖A及竖直杆B 的总质量是400g,浮球C的质量是600g,体积是2dm3,ρ水=1.0×103kg/m3,g=10N/kg,不计摩擦。
(1)写出此装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两条);
(2)通过计算说明,该自动饮水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是否能正常工作;
(3)要想使该自动饮水装置在水箱蓄满水时正常工作,请提出两条改进措施。
28.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质量、绳子质量均不计。
如图乙所示,当撤去滑轮组后,改用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0m。
求:
(1)图甲中,2s内拉力F1做的功;
(2)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 .中学生的体重在G =500N 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4m 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42500N 1.2510Pa 0.04m
F G p S S =
===⨯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g =0.15kg ,受到的重力为
G =mg =0.15×10N/kg =1.5N
故B 符合题意;
C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约为10m/s ,跑步时施加的力约为F =200N ,功率约为
P =F v =200N×10m/s =2000W
故C 不符合题意;
D .中学生的体重约G =500N ,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h =6m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做功大约是
W =Gh =500N×6m =3000J
故D 不符合题意际。
故选B 。
2.C
解析:C 【详解】
A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 错误;
B .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受平衡力时,即物体在所受合力为零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故B 错误;
C .因弹力是由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故C 正确;
D.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B
【详解】
A.由
F
p
S
=可知,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2
30N
150Pa
02m
F
p
S.
===
压
故A错误;
B.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0 N,故B正确;
C.物体现在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的压力变大,摩擦力依然等于重力,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 错误。
故选B。
4.A
解析:A
【详解】
A.泥鳅的体表渗出的黏液,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 符合题意;
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使其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同时也是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蜈蚣腹部有许多足,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D
【详解】
A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的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
艇所受的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所以水舱中水较少时潜水艇上浮,甲图潜艇水舱中的水较少,说明甲潜艇的重力较小,故甲图为上浮时的情景,乙图为下潜时的情景,故AC 错误;
B .根据F gV ρ=浮液排知,在没露出水面前,潜艇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B 错误;
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艇所受的浮力等于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因甲、乙两种情景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故所受的浮力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D 【详解】
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A .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A 不符合题意; B .鱼竿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 不符合题意; C .扫帚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 不符合题意; D .动滑轮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7.C
解析:C 【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由于冰块漂浮,故有F 浮=G 冰,所以G 冰=G 排水;即冰块熔化后水的体积与原来冰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所以水面高度h 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即:p 1=p 2. A .p 1< p 2与分析不相符; B .p 1> p 2与分析不相符; C .p 1= p 2与分析相符; D .无法确定与分析不相符.
8.D
解析:D 【详解】
AB .在图1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
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
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2知,甲、乙上升
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
s
v
t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
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
二、填空题
9.A
解析:弹簧测力计力 3.4 0.1
【详解】
[1] [2]图中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3][4]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测量范围为0~ 5N,从0~ 1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N;测力计的指针在3N以下第两个小格处,示数为
3N?+2? 0.2N?=?3.4N
⨯
从A点到达F点,由5个时间间隔,所以从A点到达F 点时间为
5? 0.02s?=?0.1s
⨯
10.惯性小
【详解】
[1]客机起飞时,乘客的下半身会随飞机向前加速,但乘客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右仰,即会紧贴在座椅靠背上。
[2]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飞机起飞或滑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11.减小压强惯性
【详解】
[1]自行车的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2]该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故棋子不会飞出去。
12.动牵引力
【详解】
[1]平直公路上如果行驶速度过快,动能越大,因为速度是影响动能的重要因素。
[2]根据=W Fs P Fv t t
=
=可知,上坡时,功率不变,速度变慢导致牵引力变大,从而保证能够爬上山坡。
13.F
解析:1×104 400 0 200 【详解】 [1]该工人做的功
W =Fs =200N×50m=1×104J
[2]功率
P =W t =4110J
25s
⨯=400W [3]因在水平面匀速前进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为0m ,则重力做功为0J 。
[4]工人用200N 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能使其匀速运动,箱子受的摩擦力与推力是平衡力
f=F =200N
改用300N 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00N 。
14.上 竖直向下 方向 【详解】
(1)[1]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据伞的形状可知,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由于上述缘故使得伞发生形变。
(2)[2]工人砌墙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3]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弹簧形状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15.A
见解析 【详解】
[1][2]由图知,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OC ,此时动力臂最长;测力计由①→②→③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
解析:A 见解析 【详解】
[1][2]由图知,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OC,此时动力臂最长;测力计由
①→②→③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选A。
16.1
【详解】
[1]由力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4~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在4~6s内物体的速度为4m/s,则推力的功率为
[2]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前4~
解析:1
【详解】
[1]由力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4~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在4~6s内物体的速度为4m/s,则推力的功率为
==⨯=
P Fv
2N4m/s8W
[2]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前4~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由力与时间关系图像可知,在4~6s内推力为2N,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为2N,且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这个摩擦力是不变的。
在2~4s内,推力为3N,摩擦力是2N,二者方向相反,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N。
【点睛】
作图题
17.【详解】
拉力的作用点在绳子与实心方木的接触点,方向沿绳子向上,大小为100N,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如下所示:
解析:
【详解】
拉力的作用点在绳子与实心方木的接触点,方向沿绳子向上,大小为100N,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如下所示:
18.【详解】
先延长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l1;将抽水机的摇杆看成杠杆,由图知,O为支点,动力F1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作用在B点的力阻碍杠杆的转动,方向竖直向上,由此画
解析:
【详解】
先延长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动力臂l1;将抽水机的摇杆看成杠杆,由图知,O为支点,动力F1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作用在B点的力阻碍杠杆的转动,方向竖直向上,由此画出阻力F2;如图所示:
19.【详解】
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从定滑轮开始,由里向外依次绕线有4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时最力,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从定滑轮开始,由里向外依次绕线有4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时最力,如图所示
综合题
20.小甲
【详解】
(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
解得
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
L=1cm
(2)[2]由表格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
解析:小甲
【详解】
(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
1N2N
2cm
L
解得
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
L=1cm
(2)[2]由表格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成正比,即此时弹簧发生的形变不是弹性形变,那么它能受到的最大拉力为5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0~5N,而乙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0~6N,那么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小。
(3)[3]甲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也增加1cm,而乙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为0.5cm。
则甲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可更小,刻度线可更清晰。
那么甲制成的测力计准确度更高。
21.相反个数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 A
【详解】
(1)[1][2]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
解析:相反个数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 A
【详解】
(1)[1][2]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实验中是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3][4]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放手后,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5]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会产生摩擦力,则会影响实验效果,故选A。
22.相同小匀速直线惯性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倒出瓶中部分水【详解】
(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解析:相同小匀速直线惯性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
(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b)[2][3]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可得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4]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惯性定律。
(2)(a)[5]由实验现象可知,他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属于转换法。
[6]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因此该实验现象说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