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亚洲学校初中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物体估测正确的是()
A.一名初中生重约50N B.一枚邮票质量约1g
C.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180kg D.空气的密度约1.29×103kg/m3
2.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左盘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
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仍然正确
C.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出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D.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
3.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
...的是()A.他在学校的课桌高大约80cm
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0.96mm=0.96×10-3μm=9.6×10-4μm
B.9.6cm=9.6÷100m=0.096m
C.9.6cm=9.6×10mm=96mm
D.9.6cm=9.6cm×10=96mm
5.关于密度的公式
m
V
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由公式
m
V
ρ=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物质的类别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6.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26cm、13.28cm、13.27cm、12.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A.13.28cm B.13.27cm C.13.26cm D.13.15cm
7.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质量为m1、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m2,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V1、V2,现在m—V图像中标出A点(m1,V1)和B点(m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液体仍为水
B .该液体密度为0.9g/cm 3
C .烧杯质量为40g
D .60cm 3该液体质量为42g 8.分别由a b c 、、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a 物质的密度最小
B .b 物质的密度是331010k .g/m ⨯
C .c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密度的二倍
D .b c 、物质的密度取决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 ﹣V 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量杯质量为20g
B .4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
D .该液体密度为1g/cm 3 10.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3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
A . 16 倍
B .2 倍
C .3 倍
D .6 倍
11.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
B.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雨花石的密度是 2.8kg/3
m
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12.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A.B.
C.
D.
二、填空题
13.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启用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ICU重症监护室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其总质量为70kg,瓶内氧气密度为6kg/m3;使用1小时后,总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3kg/m3;再用一段时间后,当总质量变为30kg,则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为______kg/m3,钢瓶的质量为______kg,钢瓶的重力为______N。
(g=10N/kg)
14.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最多能装200g水的瓶子最多能装下______g的甲液体。
15.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_____cm3,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若将容器中的液体与水均匀混合,相对于原液体,则混合后液体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
118.82cm
L=;
218.83cm
L=;
317.28cm
L=;
418.81cm
L=;
518.80cm
L=;
618.805cm
L=。
则:(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______;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______;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
17.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热力学温度T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常用的摄氏温度用t 表示,单位是℃,两种温度的关系是T = _____
18.有五名同学先后对间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
14.82cm,14.78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cm。
19.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______的质量称作密度。
水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若某冰块吸热后,有2×10-3米3的冰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为______千克(已知ρ冰=0.9×103千克/米3)
20.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8.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_____m。
(ρ铜=8.9×103kg/m3)
三、解答题
21.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许多建筑普遍采用空心砖来砌墙壁,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表总体积的比例,如图为某砖厂生产的一种外表总体积为3×10-3m3长方体空心砖,其孔洞率为30%(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每块砖重42N,问:
(1)该砖块的质量为多少kg?(g取10N/kg)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多大?
22.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具也很有讲究。
小明家有一个质量为156g的茶壶,如图所示,他很想知道制作这种壶的材料的密度。
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57.6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4.4g。
(1)请你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
(3)若用保鲜膜将茶壶封严,用排水法测得整个空茶壶的体积为539cm3(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然后去掉保鲜膜,在茶壶中装满茶水后的总质量为676g,则所装茶水的密度为多少?
23.如图所示,木块A的体积为100cm3、用细线拉着漫没于盛水的圆柱体容器中,此时绳子拉力为0.4N
(1)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剪断绳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的质量
(4)木块的密度。
24.如图所示为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它是用“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与粘合剂黏合制成。
已知粘合剂的体积为100cm3,密度为1.2g/cm3;玻璃微球的质量为72g,其中玻璃的密度为2.4g/cm3;制成的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为0.48g/cm3,求:
(1)粘合剂的质量;
(2)玻璃微球中玻璃的体积;
(3)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
25.如图所示,有一只空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2 kg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8kg 。
用此空玻璃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6kg ;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8kg 。
问:
(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多少?
26.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了身边的天平和杯子,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
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杯子的质量为100g ,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0g ,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54g ,将这个小铝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测得总质量为204g ;
(1)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体积;
(2)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
(3)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332.710kg /m ρ=⨯铝,731.010kg /m ρ=⨯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 ,故A 错误;
B .一枚邮票质量约0.1g ,故B 错误;
C .教室的体积约为140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 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
331.29kg/m 140m 180.6kg m V ρ==⨯=
故C 正确;
D .空气的密度约1.29kg/m 3,故D 错误。
故选C 。
2.B
解析:B
AC .如果橡皮泥在调节后沾上,橡皮泥就相当于在左盘里的物体,此时测量的质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体质量之和,测量值偏大,故AC 错误;
BD .若橡皮泥在调节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边平衡,在测量时不影响测量结果;故B 正确,D 错误。
故选B 。
3.D
解析:D
A .中学生的身高一般在160cm 左右,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即80cm ,故A 不符题意;
B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故B 不符题意;
C .中学生所穿鞋的长度一般在26cm 左右,故C 不符合题意;
D .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 ,所以2min 的心跳次数大约120次,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C
解析:C
A .0.96mm=0.96×103μm=9.6×102μm ,故A 错误;
B .9.6cm=9.6×0.01m=0.096m ,故B 错误;
C .9.6cm=9.6×10mm=96mm ,故C 正确;
D .9.6cm=9.6×10mm=96mm ,故D 错误。
故选C 。
5.C
解析: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物质的类别,不会随物质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可能相同,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6.B
解析:B
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3.79cm 的数据是错误的数据,应去掉;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13.26cm 13.28cm 13.27cm 13.27cm 3
L ++=
= 故选B 。
7.D
解析:D
由图象可知,当水和烧杯总质量为m 1=80g ,水的体积为
V 1=50mL=50cm 3
当未知液体和烧杯总质量为m 2=100g ,液体的体积为
V 2=100mL=100cm 3
设烧杯的质量为m 杯
m 杯+m 水=m 1,m 杯+ρ水V 1=m 1
m 杯+1g/cm 3×50cm 3=80g-----①
m 杯+m 液=m 2,m 杯+ρ液V 2=m 2
m 杯+ρ液×100cm 3=100g------②
②-①可得
ρ液×100cm 3-1g/cm 3×50cm 3=100g-80g=20g
解得未知液体的密度ρ液=0.7g/cm 3,代入②得烧杯的质量m 杯=30g ;60cm 3该液体质量
m 液=ρ液V 液=0.7g/cm 3×60cm 3=42g
故选D 。
8.B
解析:B
A .由图象知道,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103 kg 时,a 物质的体积最小,c 物质的体积最大,所以a 物质的密度最大,c 物质的密度最小,故A 错误;
B .由图象知道,当b 物质的体积为2m 3时,质量是2×103 kg ,所以b 物质的密度是
3333
210kg 1.010kg/m 2m b b b m V ρ⨯==⨯= 故B 正确;
C .由图象知道,当a 物质的体积为2m 3时,a 物质的质量是4×103 kg ,所以a 物质的密度是
3333
410kg 2.010kg/m 2m a a a m V ρ⨯==⨯= 当c 物质的体积为2m 3时,c 物质的质量是1×103 kg ,所以c 物质的密度是
3333
110kg 0.510kg/m 2m a a a m V ρ⨯==⨯= 由此可知c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的14
倍,故C 错误; D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 错误。
故选B 。
9.C
解析:C
设量杯的质量为m 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 1=20cm 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1=m 1+m 杯=40g
则由m =ρV 可得
ρ×20cm 3+m 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 2=80cm 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 总2=m 2+m 杯=100g
可得
ρ×80cm 3+ m 杯=100g−−−−−−−−②
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
ρ=1g/cm 3
将ρ=1g/cm 3代入①解得
m 杯=20g
当液体的体积V 3=40cm 3,则液体的质量
m 3=ρ×V 3=1g/cm 3×40cm 3=40g
故ABD 正确,不符合题意,C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
10.A
解析:A
由题知
2:1ρρ=甲乙,1:3m m =甲乙
由m V
ρ=可得,甲、乙的体积比 111236
V m V m ρρ=⋅=⨯=甲甲乙乙甲乙 故选A 。
11.D
解析:D
A .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左物右码可知,称量时左盘放雨花石,右盘放砝码,故A 错误;
B .称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在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不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横梁平衡,故B 错误;
C .雨花石的质量
m =20g+5g+3g=28g
雨花石的体积
V =30mL -20mL=10mL=103cm
雨花石的密度
ρ=m V =3
28g 10cm =2.8g/3cm 故C 错误;
D .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测出的雨花石的体积会偏小,根据ρ=
m V
可知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会偏大,故D 正确。
故选D 。
12.B
解析:B
A .从图中可以看到,眼睛的视线已经倾斜,没有与刻度尺垂直,A 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到,金属块左端对准6这个刻度,而眼睛的视线方向与刻度尺垂直,B 正确;
C .从图中可以看到,金属块没有靠近刻度线,C 错误;
D .从图中可以看到,金属块左端没有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3.10100
解析:10 100
[1][2][3]设氧气瓶的质量为m 0,其容积为V ,则由m V
ρ=得 70kg= m 0+V ×6kg/m 3
40kg= m 0+V ×3kg/m 3
解得
m 0=10kg
V =10m 3 再用一段时间后,当总质量变为30kg 时,剩余氧气的质量
m =30kg-10kg=20kg
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为
3320kg =2kg/m 10m
m V ρ=
= 钢瓶的重力为 G 0=m 0g=10kg×10N/kg=100N
14.乙100
解析:乙 100
[1]根据图像,当甲物体的体积为4cm 3时,甲的质量为2g ,则甲的密度为
332g ===0.5g/cm 4cm
m V ρ甲甲甲 当乙物体的体积为2cm 3时,乙物体的质量为4g ,则乙的密度为 334g =
==2g/cm 2cm m V ρ乙乙乙 故其中密度较大的是乙液体。
[2]根据密度的公式m V
ρ=,体积相等时,密度和质量成正比,最多能装200g 水的瓶子最多能装下甲液体的质量为
3'30.5g/cm 200g ===100g 1.0g/cm m m ρρ⨯甲水甲
水 15.08×103变大
解析:0.8×103 变大
[1]根据题意知道,水的质量为
m 水=m 1-m 0=700g-200g=500g 由m V
ρ=变形知道,所用容器的体积为 3
3500g =
1g/cm ==500cm m V V ρ=水水 [2]液体的质量 m 液=m 2-m 0=600g-200g=400g 由m V
ρ=知道,液体的密度 3333400g 0.8g/cm 0.810kg/m 500cm
m V ρ====⨯液液液 [3]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所以,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会大于液体的质量,故由m V
ρ=知道,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大。
16.1mm
解析:1mm 317.28cm L = 618.805cm L = 18.82cm
(1)[1]从118.82cm L =;218.83cm L =;418.81cm L =;518.80cm L =知道,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 ,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
(2)[2]从六个测量结果看,317.28cm L =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应该舍去。
(3)[3]由于618.805cm L =的分度值是0.1mm ,所以,测量结果不合理。
(4)[4]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
124518.82cm+18.83cm+18.81cm+18.80cm 18.82cm 44
L L L L L +++==≈ 17.kg/m3t+273K
解析:kg/m 3 t +273K
[1]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 3。
[2]热力学温度T 与常用的摄氏温度t 的关系是
T =t +273K
18.1mm1474
解析:1mm 14.74
[1]刻度尺应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2]记录结果如下:14.72cm ,14.71cm ,14.82cm ,14.78cm ,14.73cm ,其中14.82cm 为错误数据应剔除,求其他4个数据的平均值为14.74cm ,本次测量结果应记为14.74cm 。
19.质量18kg
解析:质量 331.010kg/m ⨯ 1.8kg
[1]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体积是1m 3的水的质量是331.010kg/m ⨯。
[3]根据m V
ρ=可知,冰的质量为 3333kg/m m =1.=0.9102810kg m v ρ-⨯⨯=⨯
水结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水的质量也为1.8kg 。
20.400
解析:400
由ρ=m V
可得,铜线的体积 V =m
ρ=338.9kg 8.910kg /m
⨯=1×10-3m 3 铜线的横截面积
S =2.5mm 2=2.5×10-6m 2
由V =SL 可得,这捆铜线的长度
L =V S =33
62110m 2.510m
--⨯⨯=400m 铜线的长度为400m 。
三、解答题
21.(1)4.2kg ;(2)33210kg/m ⨯
解:(1)该砖块的质量为
42N =4.2kg 10N/kg
G m g =
= (2)该砖块材料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33-33(130%)70%310m =2.110m V V =-=⨯⨯⨯总实
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
333-3
4.2kg =210kg/m 2.110m m V ρ==⨯⨯ 答:(1)该砖块的质量为4.2kg ;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33210kg/m ⨯。
22.(1)4g/cm 3;(2)39cm 3;(3)1.04g/cm 3
解:(1)由m V
ρ=可知,溢出水的体积,即茶壶盖的体积 3314.4g
==14.4cm 1g/cm m V V ρ==水水盖水
材料的密度
3357.6g ==4g/cm 14.4cm m V ρ=
盖盖 (2)由m V
ρ=可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33156g =39cm 4g/cm
m V ρ=
=材料 (3)茶的体积 333=539cm 39cm =500cm V V V =茶材料﹣﹣
装满茶水的质量
676g -156g=520g m m m ==总壶茶﹣
茶水的密度
33520g ==1.04g/cm 500cm
m V ρ=茶茶茶 答:(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4g/cm 3;
(2)该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39cm 3;
(3)所装茶水的密度是1.04g/cm 3。
23.(1)0.98N ; (2) 0.58N ;(3)0.0592kg ;(4)0.592g/ cm 3
解:(1) 木块受到的浮力
3-43100 cm =110m ⨯
33-43110kg/m 9.8N/kg 110m =0.98N F gV ρ==⨯⨯⨯⨯浮水排
(2) 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得
F G F =+浮拉
0.98N-0.4N=0.58N G F F =-=浮拉
当木块漂浮时
0.58N F G ==浮
(3) 木块的质量
0.58N ==0.0592kg 9.8N/kg
G m g =
(4) 木块的密度 0.0592kg=59.2g
359.2g ==0.592g/cm 100cm3
m V ρ= 答:(1) 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0.98N ;
(2) 若剪断绳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0.58N ;
(3) 木块的质量0.0592kg ;
(4) 木块的密度30.592g/cm 。
24.(1)120g ;(2)30cm 3;(3)270cm 3
【分析】
(1)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粘合剂的质量;
(2)已知玻璃微球的质量和玻璃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玻璃的体积;
(3)根据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固体浮力材料体积减去玻璃体积、粘剂体积即可求出。
解:(1)由m V
ρ=可得,粘合剂的质量 m 粘剂=ρ粘剂V 粘剂=1.2g/cm 3×100cm 3=120g
(2)由m V
ρ=可得,玻璃微球中玻璃的体积 33
72g 30cm 2.4g/cm m V ρ===玻璃玻璃玻璃 (3)因固体浮力材料的质量等于玻璃的质量加上粘合剂的质量,即为
m =m 玻璃+m 粘剂 由m V
ρ=可得 ρV =m 玻璃+m 粘剂
0.48g/cm 3×V =72g+120g
解得:V =400cm 3,则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 空=V ﹣V 粘剂﹣V 玻璃=400cm 3﹣100cm 3﹣30cm 3=270cm 3
答:(1)粘合剂的质量为120g ;(2)玻璃微球中玻璃的体积为30cm 3;(3)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70cm 3。
25.(1)600 cm 3;(2)3.5×103kg/m 3
(1)玻璃瓶中所装水的质量
m 水=0.8kg-0.2kg=0.6kg
玻璃瓶的容积等于玻璃瓶中所装水的体积
=V V 瓶水330.6kg =
=10kg/m
m ρ水水=0.6×10-3m 3=600 cm 3 (2)金属颗粒的质量 m 金=1.6kg-0.2kg=1.4kg
装有金属颗粒的瓶中再加水的质量
1.8kg -1.6kg =0.2kg m ∆=水
再加水的体积
330.2kg =
=10kg/m
m V ∆∆ρ水水水=0.2×10-3m 3=200 cm 3 金属颗粒的体积
=-V V V ∆金瓶水=600 cm 3-200 cm 3=400cm 3
金属颗粒的密度
-631.4kg ==40010m
m V ρ⨯金金金=3.5×103kg/m 3 答:(1)玻璃瓶的容积是600 cm 3;
(2)金属颗粒的密度是3.5×103kg/m 3。
26.(1)30cm 3;(2)1.8×103kg/m 3;(3)10cm 3
(1)铝球排水的质量
m 排=(180g+54g )-204g=30g
铝球的质量是54g ,由G=mg 及F 浮=G 排可知
G 球>G 排=F 浮
因此可得铝球沉底,则铝球的体积
33
30g =30cm 1g /cm m V V ρ==
=排球排水 球的体积是30cm 3。
(2)小铝球的密度 333354g =1.8g /cm =1.8?10kg /m 30cm
m V ρ==球球球 铝球的密度为1.8×
103kg/m 3。
(3)铝球中铝的体积
33
54g =20cm 2.7g /cm m V ρ==球铝铝 V 铝<V 球
因此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V=V 球-V 铝=30cm 3-20cm 3=10cm 3
空心部分为10cm 3。
答:(1)小球的体积是30cm 3。
(2)小铝球的密度为1.8×103kg/m 3。
(3)该铝球是空心球,空心部分为10c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