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目录
一、引言.............................................................. 1 二、
调研方案 (2)
三、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 (8)
四、权重计算 (10)
五、下沙居民幸福感分类评价 (11)
(一)不同性别的居民幸福感指数 (11)
(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幸福感指数比较: (14)
(三)不同区域的居民幸福感指数比较: (22)
六、下沙居民幸福感总体评价...........................................
26
(一)调查结果 (26)
(二)总体评价 (26)
七、结论 (28)
参考文献 (30)
附件一 (31)
附件二 (33)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一、引言
对于一个地区的居民而言,在评价方方面面的建设成效时———不管是具体可见的修路造桥、城市绿化、起高楼建广场等,还是不可见只可感的劳动保障、教育医疗、治安等,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问题上:我的生活有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幸福,反过来说也一样:一个地区在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发展规划、建设行为,其终极目标,也应该是让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居民感觉越来越幸福。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但它不是缥缈无根的凭空玄想,脱离不开物质世界和实践环境基础。

所谓居民幸福指数,其内涵应该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于个人与社会群体的价值享有和生活满意度。

那么,当这种价值享有和满意度达到社会个人和群体的共同愉悦时当谓之幸福感。

因此,居民幸福指数的意义,不仅仅是从关注居民的物质需要、经济条件,转移到关注居民的精神追求和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从关注居民的精神追求和心理感受即幸福感出发,以新的视角去审视居民的物质需要、经济条件、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

同时幸福感也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幸福总是相对的。

如果幸福感的全部仅仅停留在追求经济富足和财富,那表明这种幸福感尚处于一种较低的层面,在现代社会,尤其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社会核心价值已从经济发展提升到增进民生福祉的高级层面,而民生福祉的内涵丰富,绝非仅指物质财富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转型与变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相比于各种干巴巴的统计数据,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能更鲜活地反映地区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那么,生活在下沙的居民,幸福感有多强烈,下沙的哪些方面是让居民感到满意的,又有哪些方面是让居民觉得做得不够的, 本次调查从生活和事业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人际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感三方面对下沙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下沙的发展和构建和谐下沙贡献绵薄之力。

1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二、调研方案
(一)课题名称: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1、目的:
本课题组对下沙居民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其个人基本情况、生活和事业的满足程度、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人际以及个体与下沙地区的和谐程度等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下沙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2、意义: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下沙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居民的幸福感指数指数能鲜活地反映一个地区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同时它也是对社会和谐程度综合考量的一部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谐社会应当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为最高标准。

而目前还没有关于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的这类调查报告,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下沙社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下沙居民的幸福感情况。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下沙的发展和构建和谐下沙贡献绵薄之力。

(三)调研对象:下沙的居民
(四)调研项目: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非常满意的主观感受。

它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

也就是说,幸福,美满生活,愉悦身心,和谐关系。

同时幸福感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所持的一种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绝不是抽象的,是一种具体的体验,它可以通过一组极具针对性的指标来加以评价的
幸福感指数所测定的“幸福” ,并非形而上学以及简单生活形态层面所指向的“幸福” ,而是科学层面所评价的“幸福感” ,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一
2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种核心指标,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和事业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社会阶层),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出行、日常生活)。

2、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以及幸福感的时空参照比较(如与过去的对比、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地区间的差异)。

3、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对下沙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幸福感指标体系如下图:
幸福感指数
生活和事业的心态和情绪愉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
满足感悦感谐感
精心人生存状况生活质量身份幸福时个人与区神态际认同空参照域关系
收社事社居医教治交业
入会业会住疗育安通余
状保发阶状状状状出生
障层况况况况行活况展
图1幸福感指数指标体系
(五)调研时间:2007年5月
(六)调研方法:课题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下沙
3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进行调查。

(七)调研问卷
1、附件一: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查问卷
2、附件二: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权重调查问卷
(八)抽样样本量的确定
1(确定成数的抽样平均平均误差u p
pps(1,)2u,,,,s,p1,p pnn
22211,,s,,p,,s由可知,当0.5时,取最大值0.25 s,24
2(选取保证程度查表得出相应的概率度 t,,Ft
3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个分别为90%, 95%和95.45%相对应的分别是1.65,t,,Ft
1.96和2
,3(选取允许误差 p
本次调查选取2%,3%,4%的允许误差
,,p1,p2n,t,4(计算必要的样本量,计算方法: 12,p
n1n,h5、考虑问卷回收率,问卷有效率,实际问卷样本量计算公式: rr,h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1
问卷有效实际样, 允许误差样本量,,FTn方案回收率 r tp1h率本量 n
方案1 90% 1.65 2% 1701 100% 98% 1791 方案2 90% 1.65 3% 756 100% 98% 796 方案3 90% 1.65 4% 425 100% 98% 448 方案4 95% 1.96 2% 2401 100% 98% 2527
4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续上表
方案5 95% 1.96 3% 1067 100% 98% 1123 方案6 95% 1.96 4% 600 100% 98% 632 方案7 95.45% 2 2% 2500 100% 98% 2632 方案8 95.45% 2 3% 1111 100% 98% 1170 方案9 95.45% 2 4% 625 100% 98% 658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本次调查我们选用了方案5,必要的样本量为1067份考
虑到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的影响,我们实际需发放1123份问卷。

(九)权重样本量的确定
权重样本量的确定和抽样样本量的确定步骤是相同的,考虑到权重的允许误差
对权重样本量最后的确定影响相对较小,把允许误差用5%,10%和15%替换原,p 3%和4%,计算结果如下表。

先的2%,
表2
回收率问卷有实际样允许误差, 样本量,,FTn方案 tp1h 本量效率n r 方案1 90% 1.65 5% 272 100% 98% 287 方案2 90% 1.65 10% 68 100% 98%
72 方案3 90% 1.65 15% 30 100% 98% 32 方案4 95% 1.96 5% 384 100% 98% 404 方案5 95% 1.96 10% 96 100% 98% 101 方案6 95% 1.96 15% 43 100% 98% 45 方案7 95.45% 2 5% 400 100% 98% 421 方案8 95.45% 2 10% 100 100% 98% 105 方案9 95.45% 2 15% 44 100% 98% 47
5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权重样本量的确定是在方案2的计算基础上得出来的,必要的权重样本量为68份,考虑到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的影响,我们实际需发放72份问卷。

(十)调研的组织实施计划:
本调研组是由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05
级的学生组成。

调查前经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对本调研组准备研究的课题进行讨论,在征求指导老师的相关意见下确定了本次调研的课题,根据资料设计好相应的调查问卷。

用简单随机抽样样本量的确定原理推算出抽样样本量和权重样本量,再根据下沙人口流动情况确定发放问卷的地点。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撰写调研报告。

表3 调研进度安排表
调研内容时间安排具体操作人员安排讨论研究课题方4月25日——4根据现在社会形势,确定出所
本课题组全体组员向月27日研究课题的总体方向。

4月28日——4经过小组讨论课题的可行性以
确定研究课题本课题组全体组员
月30日及意义最终确定课题
初步设计调研方5月1日—— 5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构思初
本课题组全体组员案和调查问卷月3日步设计调研方案和调查问卷
进行整理,初步确把课题组成员将设计的初步设
5月4日—— 5
定研方案和调查计调研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整本课题组全体组员
月7日
问卷理,初步确定下来
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指导老师
最终确定调研方5月8日—— 5
进行商榷,最终确定调研方案本课题组全体组员案和调查问卷月11日
和调查问卷
5月12日——51组:方德鹏、邓林问卷的排版印刷分两组在不同地点进行问卷发
月14日飞、蒋伟杰并进行问卷调查放和回收
(注) 2组:王利兵、金峰
6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续上表
5月15日——5
数据初步处理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邓林飞、王利兵
月17日
蒋伟杰、方德鹏、
5月18日——5对初步的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
数据分析金峰
月19日 (相关品质分析等),
撰写调研报告 5月20、21日撰写调研报告本课题组全体组员
注:课题组考虑到天气的缘故~应适当增加发放问卷天数~但是近断时间天气都是晴好状态~所以不增加由于天气引起的延误时间。

7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三、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根据幸福感指数的特点,我们对幸福感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选择其中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见图2):
幸福感指数A
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B1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B2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B3 C21:精神 C31:人际 C11:生存状况 C12:生活质量 C22:心态 C32:个人与区域关系 C23:幸福时空参照 C33:身份认同
D121:就业 D121:居住状况 D122:收入 D122:医疗状况 D123:社会保障 D123:人身财产安全 D124:社会阶层 D124:交通出行 D125:业余生活
图2 幸福感指数层次结构模型
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确定的各个指标设计相应的问题,并将每个问题的答案分为A、B、C、
D、E五个选项,各选项分值见表4。

表4 评价结果与评语级别对照
等级评语 A选项 B选项 C选项 D选项 E选项综合评价值 [90,100] [75,90] [60,75] [30,60] [0,30]
8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2)确定评语集U=(A,B,C,D,E)和隶属函数,以确定各评价因素对评语
ri的隶属度向量,并由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向量构造模糊评价集R。

3)选取模糊综合算子,并利用其计算模糊综合评判向量,即:B=A×R
其中:A:权重向量;R:模糊评价集。

4)建立评价函数。

为了便于得到一个精确的评价结果,设各等级变量值的范围为:0,30(E),30,60(D),60,75(C),75,90(B),90,100(A)。

并计算其组中值得到等级评价矩阵P=(15,45,68,83,95)T,则综合评价函数为:S=B×P。

再根据S 的大小,对照表4找出相应的等级评语,这个评语即为幸福感的最终评价结果。

9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四、权重计算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权重问卷72份,回收问卷72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70份,基本与权重样本量调研方案中所确定的方案二符合,问卷以满分为10分的方式对各层指标按重要性打分。

经计算权重结果如下:
表5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
收入状况 0.272
0.513 社会保障 0.231 生存状况事业发展 0.263
社会阶层 0.234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 0.337 居住状况 0.184 幸
医疗状况福 0.168 0.487 感生活质量治安状况 0.166 指交通状况 0.160 数业余生活 0.147
0.513 精神心态和情绪愉悦感 0.349 0.487 幸福时空参照
0.397 人际
0.309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 0.314 个人与区域关系
0.294 身份认同
10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五、下沙居民幸福感分类评价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23份,实际回收问卷112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100份。

基本与抽样样本量调研方案中所确定的方案五符合。

(一)不同性别的居民幸福感指数
1、性别分布
女性占总体的56.97,,男性占总体的43.03,。

人数比例
43.03%


图3 56.97%
2、不同性别的居民幸福感指数
,)调查结果
(1)男性调查者
调查结果显示,有35.21%和26.76%的男性对现在的居住状况和幸福时空参照均感到非常满意;在个人与区域关系维度上有11.27%的人认为下沙的发展对自己的幸福感有较大影响;有25.35%的人不认同自己的的下沙人身份,有21.13%的男性对治安状况不满意;只有14.08%的人没有感觉到精神紧张。

也就是说在影响男性幸福感指数的因素中居住状况、幸福时空参照、治安状况和精神愉悦程度有显著影响。

表6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1.41% 30.99% 47.89% 15.49% 4.22%
社会保障 1.41% 39.44% 39.44% 16.90% 2.82%
事业发展 4.23% 35.21% 46.48% 12.67% 1.41%
社会阶层 1.40% 29.58% 49.30% 15.49% 4.23%
居住状况 35.21% 46.48% 12.67% 1.41% 1.41%
医疗状况 4.23% 35.21% 45.07% 15.49% 0.00%
11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治安状况 7.04% 25.35% 39.44% 21.13% 7.04% 交通出行 5.63% 42.25% 35.21% 11.27% 5.64% 业余生活 7.04% 36.62% 49.30% 5.63% 1.41%
精神 14.08% 21.13% 45.07% 15.49% 4.23% 幸福时空参照 26.76% 30.52% 30.52% 8.45% 3.29%
人际 2.82% 8.45% 61.97% 23.94% 2.82% 个人与区域关系 4.23% 11.27% 46.48% 26.76% 11.27% 身份认同 1.41% 29.58% 39.44% 25.35% 2.82%
(,)女性调查者
调查结果显示,有25.53%女性对幸福时空参照感到非常满意;而个人与区域关系维度上只有7.45%的女性认为下沙的发展对幸福感有较大影响;有31.91%的人对认同下沙人身份。

也就是说在影响女性幸福感治安状况感到不满意;有30.85%的不
指数的因素中个人与区域关系、治安状况和身份认同三项有最显著的影响。

表7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2.13% 19.15% 57.45% 18.09%
3.19% 收入状况
2.13% 21.28% 62.77% 11.70% 2.13% 社会保障
4.26% 28.72% 56.38% 9.57% 1.06% 事业发展
4.26% 12.77% 46.81% 9.57% 2.13% 社会阶层
4.26% 31.91% 53.19% 9.57% 1.06% 居住状况
3.19% 18.09% 62.77% 15.96% 0.00% 医疗状况
6.38% 14.89% 40.43% 31.91% 6.38% 治安状况
3.19% 36.17% 43.62% 15.96% 1.06% 交通出行
3.19% 28.72% 59.57% 7.45% 1.06% 业余生活
5.32% 10.64% 57.45% 17.02% 9.57% 精神
25.53% 30.85% 33.69% 7.45% 2.48% 幸福时空参照
1.06% 10.64% 6
2.77% 18.09% 7.45% 人际
6.38%
7.45% 35.11% 22.34% 4.26% 个人与区域关系
1.06% 20.21% 46.81% 30.85% 1.06% 身份认同
,)不同性别的居民幸福感指数评价
依据前文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不同性别的居民幸福感指数评价的结果如下:
表8 男性幸福感指数评价
幸福感指数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3.83) 生存状况(68.10) 收入状况(66.84)
12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64.30) 社会保障(68.53)
事业发展(70.35)
社会阶层(66.62)
居住状况(81.19)
医疗状况(70.46)
生活质量(59.43) 治安状况(64.79)
交通出行(69.89)
业余生活(72.92)
精神(58.84)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6.95) 幸福时空参照(75.50)
人际(62.68)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61.81) 个人与区域关系(58.42)
身份认同(64.20)
表9 女性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65.21)
社会保障(67.53) 生存状况(63.70) 事业发展(70.27)
社会阶层(50.80)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9.94) 居住状况(70.74)
医疗状况(67.50)
生活质量(55.98) 治安状况(60.96) 幸福感指数(62.22) 交通出行(69.65) 业余生活(70.45)
精神(61.70)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8.75) 幸福时空参照(76.17)
人际(61.41)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57.40) 个人与区域关系(46.60)
身份认同(63.32)
考察性别对以上14个问题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社会阶层满意度方面男性的66.62比女性的50.80高15.82,也就是说男性更满足现在所处的社会阶层;居住状况满意程度上男性和女性都比较满意,但男性相对与女性要高10.45;在个人与区域关系方面两者都偏低,但男性比女性高11.82,也就是说两者都认为下沙的发展对自己幸福感不怎么有影响。

就总体而言,男性的幸福感指数高与女性(见图)。

13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不同性别居民幸福感指数比较

8064.3福62.22
60感
40指
数20
男女性别
图4
(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幸福感指数比较:
1、年龄分布:
18岁以下和51岁以上的都有,其中18—25岁的答题者为主体:26,32岁的占14.55%,33,40岁的占6.67,,41,50岁的占3.64,,51岁以上占3.64%。

人数比例
3.64%
18岁以下3.64%
18-25岁
6.67%6.06%26-32岁
14.55%33-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65.45%
图5
2、不同年龄的居民幸福感指数
,)调查结果
14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1)18岁以下
调查结果显示, 18岁以下的居民有43.33%对幸福时空参照感到非常满意;在交通和居住状况两方面均有50.00%感到满意;有30.00%的人认为下沙的发展对幸福感不怎么有影响;有30.00%的人不认同自己“下沙”人的身份。

也就是说在影响18岁以下人群幸福感指数的因素中个人与区域关系、、幸福时空参照和身份认同三项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表10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10.00% 20.00% 40.00% 20.00% 10.00%
社会保障 10.00% 40.00% 50.00% 0.00% 0.00%
事业发展 10.00% 20.00% 60.00% 10.00% 0.00%
社会阶层 0.00% 30.00% 70.00% 0.00% 0.00%
居住状况 20.00% 50.00% 10.00% 10.00% 10.00%
医疗状况 10.00% 30.00% 50.00% 10.00% 0.00%
治安状况 10.00% 20.00% 60.00% 10.00% 0.00%
交通出行 20.00% 50.00% 30.00% 0.00% 0.00%
业余生活 10.00% 20.00% 50.00% 20.00% 0.00%
精神 10.00% 10.00% 40.00% 10.00% 30.00% 幸福时空参照 43.33% 10.00% 40.00% 6.67% 0.00%
人际 10.00% 0.00% 90.00% 0.00% 0.00% 个人与区域关系 0.00% 10.00% 40.00% 30.00% 20.00%
身份认同 10.00% 20.00% 40.00% 30.00% 0.00%
(,)18-25岁
调查结果显示,在18-25岁的居民中有22.84%对幸福时空参照感到非常满意;在交通和居住状况两方面均有50.00%感到满意;有30.00%的人认为下沙的发展对幸福感不怎么有影响;有30.00%的人不认同自己“下沙”人的身份。

也就是说在影响18岁以下人群幸福感指数的因素中个人与区域关系、、幸福时空参照和身份认同三项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表11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1.85% 20.37% 56.48% 16.67% 4.63%
社会保障 1.85% 28.70% 54.63% 12.04% 2.78% 续上表
15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事业发展 4.63% 30.56% 52.78% 10.19% 1.85%
社会阶层 3.70% 19.44% 62.04% 11.11% 3.70%
居住状况 3.70% 32.41% 53.70% 9.26% 0.93%
医疗状况 2.78% 27.78% 57.41% 12.04% 0.00%
治安状况 6.48% 16.67% 37.04% 30.56% 9.26%
交通出行 2.78% 33.33% 41.67% 17.59% 4.63%
业余生活 2.78% 28.70% 62.96% 4.63% 0.93%
精神 2.78% 15.74% 52.78% 17.59% 11.11% 幸福时空参照 22.84% 33.64% 33.02% 8.02% 2.47%
人际 1.85% 8.33% 58.33% 23.15% 8.33% 个人与区域关系 8.33% 10.19% 43.52% 33.33% 4.63%
身份认同 0.93% 25.00% 42.59% 28.70% 2.78%
(,)25-32岁
调查结果显示,在25-32岁的居民中,有27.78%对幸福时空参照感到非常满意;在医疗状况方面只有8.33%感到满意;有8.33%的人认为下沙的发展对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没有人对现在的居住状况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也就是说在影响25-32岁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幸福感指数中个人与区域关系、幸福时空参照和医疗状况三个因素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表12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0.00% 37.50% 50.00% 12.50% 0.00%
社会保障 0.00% 33.33% 45.83% 16.67% 4.17%
事业发展 0.00% 41.67% 50.00% 8.33% 0.00%
社会阶层 4.17% 16.67% 66.67% 12.50% 0.00%
居住状况 0.00% 41.67% 58.33% 0.00% 0.00%
医疗状况 8.33% 8.33% 62.50% 20.83% 0.00%
治安状况 8.33% 20.83% 41.67% 25.00% 4.17%
交通出行 8.33% 33.33% 45.83% 12.50% 0.00%
业余生活 4.17% 54.17% 37.50% 4.17% 0.00%
精神 4.17% 4.17% 62.50% 20.83% 8.33% 幸福时空参照 27.78% 31.94% 30.56% 8.33% 1.39%
人际 0.00% 12.50% 62.50% 25.00% 0.00% 个人与区域关系 0.00% 8.33% 75.00% 12.50% 4.17%
身份认同 0.00% 16.67% 66.67% 16.67% 0.00%
16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33-40岁
调查结果显示,在33-40岁的居民中,有24.24%对幸福时空参照感到非常满意;在医疗状况方面只有8.33%感到满意;有9.09%的人认为下沙的发展对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仅有9.09%的人对社会保障感到满意;没有人对现在的居住和交通状况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也就是说在影响33-40岁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幸福感指数中个人与区域关系、幸福时空参照、居住状况、医疗和交通状况五个因素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表13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0.00% 27.27% 54.55% 18.18% 0.00%
社会保障 0.00% 9.09% 72.73% 18.18% 0.00%
事业发展 9.09% 27.27% 54.55% 9.09% 0.00%
社会阶层 0.00% 27.27% 36.36% 36.36% 0.00%
居住状况 0.00% 45.45% 54.55% 0.00% 0.00%
医疗状况 0.00% 27.27% 54.55% 18.18% 0.00%
治安状况 0.00% 27.27% 45.45% 27.27% 0.00%
交通出行 0.00% 63.64% 36.36% 0.00% 0.00%
业余生活 9.09% 36.36% 27.27% 18.18% 9.09%
精神 0.00% 9.09% 45.45% 27.27% 18.18% 幸福时空参照 24.24% 24.24% 30.30% 12.12% 9.09%
人际 0.00% 18.18% 72.73% 9.09% 0.00% 个人与区域关系 0.00% 9.09%
36.36% 45.45% 9.09%
身份认同 0.00% 27.27% 27.27% 45.45% 0.00%
(,)4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在41-50岁的居民中,有22.22%对幸福时空参照感到非常满意;没有人对现在的居住和收入状况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也没有人对交通状况和业余生活感到不满意;同时他们基本都感到精神紧张。

也就是说在影响41-50岁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幸福感指数中幸福时空参照、居住、业余生活、收入和交通状况五个因素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17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表14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0.00% 0.00% 83.33% 16.67% 0.00%
社会保障 0.00% 16.67% 50.00% 33.33% 0.00%
事业发展 0.00% 16.67% 66.67% 16.67% 0.00%
社会阶层 0.00% 16.67% 50.00% 33.33% 0.00%
居住状况 0.00% 0.00% 50.00% 50.00% 0.00%
医疗状况 0.00% 33.33% 50.00% 16.67% 0.00%
治安状况 0.00% 33.33% 50.00% 16.67% 0.00%
交通出行 0.00% 66.67% 33.33% 0.00% 0.00%
业余生活 0.00% 33.33% 66.67% 0.00% 0.00%
精神 0.00% 0.00% 66.67% 16.67% 16.67% 幸福时空参照 22.22% 27.78% 38.89% 5.56% 5.56%
人际 0.00% 16.67% 66.67% 16.67% 0.00% 个人与区域关系 0.00% 0.00% 33.33% 33.33% 33.33%
身份认同 0.00% 16.67% 50.00% 33.33% 0.00%
(,)51岁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51岁以上的居民中,分别有55.56%和33.33%对幸福时空参照和业余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均有66.67%的人对现在的居住、交通和收入状况感到满意;没有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感到不满意;同时有33.33%的人经常感到精神紧张。

也就是说在影响51岁以上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幸福感指数中幸福时空参照、居住、业余生活、收入和交通状况、社会阶层、精神愉悦程度七个因素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表15
指标名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收入状况 0.00% 66.67% 33.33% 0.00% 0.00%
社会保障 0.00% 50.00% 16.67% 33.33% 0.00%
事业发展 0.00% 50.00% 16.67% 33.33% 0.00%
社会阶层 0.00% 50.00% 33.33% 0.00% 16.67%
居住状况 0.00% 66.67% 16.66% 16.67% 0.00%
医疗状况 0.00% 33.33% 16.67% 50.00% 0.00%
治安状况 16.67% 33.33% 33.33% 16.67% 0.00%
交通出行 0.00% 66.67% 16.67% 16.66% 0.00%
业余生活 33.33% 16.67% 33.33% 16.67% 0.00%
精神 0.00% 16.67% 16.67% 33.33% 33.33% 幸福时空参照 55.56% 22.22% 11.12% 0.00% 11.11%
18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续上表
人际 0.00% 16.67% 66.67% 16.66% 0.00%
个人与区域关系 16.67% 33.33% 33.33% 16.67% 0.00% 身份认同 0.00% 50.00% 16.67% 33.33% 0.00%
,)不同年龄的居民幸福感指数评价
依据前文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不同性别的居民幸福感指数评价的结果如下:
表16 18岁以下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63.50)
社会保障(76.25) 生存状况(70.41) 事业发展(71.00)
社会阶层(72.00)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6.53) 居住状况(73.00)
医疗状况(72.50)
生活质量(60.39) 治安状况(71.00) 幸福感指数(65.12) 交通出行(80.50) 业余生活(68.75)
精神(53.75)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6.25) 幸福时空参照(79.42)
人际(70.25)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64.43) 个人与区域关系(51.75)
身份认同(66.50)
表17 18-25岁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64.88)
社会保障(68.15) 生存状况(67.50) 事业发展(70.29)
社会阶层(66.99)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1.83) 居住状况(70.81)
医疗状况(69.72)
生活质量(55.85) 治安状况(60.05) 幸福感指数(63.86) 交通出行(66.88)
业余生活(71.04)
精神(60.83)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8.09) 幸福时空参照(75.73)
人际(59.68)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61.36) 个人与区域关系(61.39)
身份认同(63.59)
19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表18 26-32岁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70.31)
社会保障(66.56) 生存状况(63.39) 事业发展(71.88)
社会阶层(68.33)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3.94) 居住状况(73.75)
医疗状况(66.35)
生活质量(58.19) 治安状况(65.10) 幸福感指数(65.72) 交通出行(71.98) 业余生活(75.83)
精神(60.21)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8.54) 幸福时空参照(77.33)
人际(63.75)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64.49) 个人与区域关系(63.75)
身份认同(66.25)
表19 33-40岁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67.50)
社会保障(64.77) 生存状况(67.11) 事业发展(72.05)
社会阶层(63.41)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2.67) 居住状况(74.32)
医疗状况(67.05)
生活质量(57.99) 治安状况(65.45) 幸福感指数(64.58) 交通出行(77.05) 业余生活(66.59)
精神(67.73)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8.98) 幸福时空参照(70.30)
人际(68.18)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61.75) 个人与区域关系(53.86)
身份认同(61.36)
表20 41-50岁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63.75)
社会保障(62.50) 生存状况(63.83) 事业发展(66.25)
社会阶层(62.50)
幸福感指数(63.18)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0.20) 居住状况(56.25)
医疗状况(68.75)
生活质量(56.38) 治安状况(68.75)
交通出行(77.50)
业余生活(72.50)
20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精神(68.33)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70.90) 幸福时空参照(73.61)
人际(66.25)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57.81) 个人与区域关系(42.50)
身份认同(62.50)
表21 51岁以上幸福感指数评价
收入状况(70.00)
社会保障(67.50) 生存状况(67.89) 事业发展(67.50)
社会阶层(66.25)
生活和事业的幸福感(62.88) 居住状况(70.00)
医疗状况(57.50)
生活质量(57.60) 治安状况(73.33) 幸福感指数(62.11) 交通出行(73.75) 业余生活(75.42)
精神(45.00) 心态和情绪愉悦感(62.18) 幸福时空参照(80.28)
人际(66.25)
人际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感(61.21) 个人与区域关系(48.75)
身份认同(67.50)
考察年龄对以上14个问题的影响,我们发现,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感到精神紧张;各年龄段在幸福时空参照维度都感到比较满意;在居住状况反面普遍都感到满意,其中41-50岁这一年龄段的相对满意程度较低;在个人与区域关系方面26-32岁这一年龄段的人认为下沙的发展对自己的幸福感影响最大;26-32岁和51岁以上人群对收入状况感到最满意。

就总体而言,26-32岁这一年龄段的人感到最幸福,而51岁以上
的人感到最不幸福。

(见图)。

21
下沙居民幸福感指数调研报告
不同年龄段居民幸福感指数比较
幸66福65感64
指63
62数
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