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实效精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实效精练(含解
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与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

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 )
A.480 mL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
B.480 mL容量瓶,称取12.0 g胆矾
C.500 mL容量瓶,称取9.00 g硫酸铜
D.500 mL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
解析:配制溶液没有480 mL容量瓶应选500 mL容量瓶,500 mL溶液对应的胆矾质量为12.5 g。

答案:D
2.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完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

已知10 mL 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N×10-2mol·L-1
B.
N
1.204×1022
mo l·L-1
C.
N
6.02×1021
mol·L-1
D.
N
6.02×1025
mol·L-1
解析:10 mL Na2R溶液中含Na+的数目为N,Na2R的物质的量=N
2×6.02×1023
mol,c(Na2R)

N
2×6.02×1023
mol÷0.01 L=
N
1.204×1022
mol·L-1。

答案:B
3.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
高。

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0.01 mol·L-1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1的CaCl2溶液
C.0.02 mol·L-1的NaCl溶液
D.0.02 mol·L-1的CH3COOH溶液
解析:题目中“非挥发性溶质”要理解清楚,D项中的CH3COOH易挥发,其余三项中C 项离子数在单位体积中最多,故选C。

答案:C
4.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解析:A中水的体积是1 L,溶液体积一定不是1 L;C中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一定不是50 mL;D中未指明溶液体积。

答案:B
5.[xx·太原模拟]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A.950 mL;201.4 g B.1 000 mL;212.0 g
C.100 mL;21.2 g D.500 mL;100.7 g
解析:实验室中没有950 mL容量瓶,故只能配制1 000 mL 2.0 mol·L-1的Na2CO3溶液。

答案:B
6.V 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 L
B.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D.加入V 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
解析:A项,通入HC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溶液体积不变时所给数据是合理的,该项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挥发,该项不合理;D项,
不同浓度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加和,该项不合理。

答案:B
7.[xx·东莞模拟]取100 mL 0.3 mol·L -1
和300 mL 0.25 mol·L -1
的硫酸注入5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21 mol·L -1
B .0.42 mol·L -1
C .0.56 mol·L -1
D .0.26 mol·L -1
解析:容量瓶中H 2SO 4溶液的H +
物质的量为n (H +
)=(0.1 L×0.3 mol·L -1
+0.3 L×0.25 mol·L -1)×2=0.21 mol ,所以c (H +)=0.21 mol 0.5 L
=0.42 mol·L -1。

答案:B
8.血糖浓度(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指标,其值常以两种计算单位表示,即mmol·L -1
和mg·dL -1
(1 L =10 dL)。

以mmol·L -1
表示时,人的血糖值在3.61~6.11 mmol·L -1
之间为正常,下列血糖浓度属于正常值的是( )
A .2.88 mmol·L -1
B .0.008 mol·L -1
C .95 mg·dL -1
D .52 mg·dL -1
解析:A 项,2.88 mmol·L -1
<3.61 mmol·L -1
,偏低;B 项,0.008 mol·L -1
=8 mmol·L
-1
>6.11 mmol·L -1,偏高;C 项,95 mg 180 g·mol -1×
10.1 L
≈5.28 mmol·L -1
,这个值在正常范围内,符合要求;D 项,52 mg 180 g·mol -1×
10.1 L
≈2.89 mmol·L -1
,偏低。

答案:C
9.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 -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 该溶液中Cl -
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0 mol
解析:要求Cl -
的物质的量,可以先求MgCl 2的物质的量,由题中的条件,可先求出MgCl 2
的质量。

除以上思路外,还可以先求MgCl 2的物质的量浓度,即为Mg 2+
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再求其物质的量。

所以该题的解法不止一种。

c (Mg 2+)=1 000ρw
M Mg 2+

1 000 cm 3
·L -1
×1.18 g·cm -3
×5.1%
24 g·mol -1
=2.5 mol·L -1
n (Cl -)=2n (MgCl 2)=2×2.5 mol·L -1×0.3 L=1.5 mol 。

答案:D
10.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
①用1 g 98%的浓硫酸加4 g 水配制成19.6 %的硫酸;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后,塞好塞子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③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④向80 mL 水中加入18.4 mol·L -1
硫酸20 mL ,配制3.68 mol·L
-1
的硫酸溶液;⑤质量分数为5x %和x %的两种氨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3x %的氨水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④⑤
解析:①1 g×98%/(1+4)g =19.6%;②没有误差;③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的密度分别为ρ1与ρ2,ρ1<ρ2,(Vρ1×10%+Vρ2×90%)/(Vρ1+Vρ2)=10%+Vρ2×80%/(Vρ1+Vρ2)=10%+2Vρ2×40%/(Vρ2+Vρ2)>10%+40%=50%,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0%;④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 mL ,导致浓度偏高;⑤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解法同③,混合后得到的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3x %。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某品牌“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含25% NaClO 、1 000 mL 、密度1.19 g·cm -3
,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

(2)该同学取100 mL 该品牌“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 (Na

)≈________ mol·L -1(假设稀释后溶液密度为1.0 g·cm -3
)。

(3)该同学参阅该品牌“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 固体配制480 mL 含25% NaClO
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选用480 mL 的容量瓶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 .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 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 .需要称量的NaClO 固体质量为143 g
解析:(1)c =1 000ρw M =1 000×1.19×25%
74.5=4.0(mol/L)
(2)c (NaClO)=c (Na +
)=4.0 mol/L×0.1 L 0.10 L×100
=0.04 mol/L
(3)应选用500 mL 容量瓶来配制溶液,A 错误;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不需干燥,B 错误;NaClO 在空气中易与CO 2、H 2O 反应而变质,C 正确;配制500 mL 含25% NaClO 的消毒液,需NaClO 的质量为:m (NaClO)=4.0 mol/L×0.5 L×74.5 g/mol=149 g 。

答案应选C 。

答案:(1)4.0 (2)0.04 (3)C
12.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溶质的物质的 量浓度/mol/L
溶液的密度/g·cm -3
硫酸 c 1 ρ1 氨水
c 2
ρ2
(1)11)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L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2 mol/L 的氨水与1
5c 2 mol/L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cm -3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3
5
c 2 mol/L(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析:(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 ,则
w (H 2SO 4)=
1×c 1×981×103
×ρ1×100%=9.8c 1
ρ1
%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c 1
2
mol/L 。

(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 2 mol/L 氨水的密度小于1
5c 2 mol/L
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1
5c 2mol/L 氨水的体积小于 c 2mol/L 氨水的体积。

两者混合后,所得
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3
5
c 2mol/L 。

答案:(1)9.8c 1
ρ1%
(2)c 1/2 (3)大于 大于
13.如图是硫酸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某次学生实验需要0.5 mol·L -1
H 2SO 4溶液480 mL ,若由你来配制所需溶液,请根据实验室已有的仪器和药品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应如何检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 ;若将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49%(填“<”、“=”或“>”)。

(4)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

稀释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 .向容量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定容后倒置摇匀后再正立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6)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下述读数(虚线所指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 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 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 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为2.5 ℃
答案:(1)将瓶塞打开,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转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转180度,再倒转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5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3)13.6 >
(4)向烧杯中先加入适量蒸馏水,再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A (6)BD
14.[xx·河北调研]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500体积的HCl气体。

若向1 L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 L HCl气体,假设气体完全溶解。

(1)若所得溶液密度为1.2 g/cm3,则溶液中含H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浓盐酸溶解于水配制成500 mL溶液,配制后的稀溶液中含HCl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在用浓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时,所用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有________;配制过程中,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____________(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B.量筒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C.将烧杯中浓盐酸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即向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巧达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1)c =
n HCl
V 溶液

448 L
22.4 L·mol
-1
1 000 g +448 L 22.4 L·mol -1×36.5 g·mol
-1
1.2 g/cm 3
×10-3
L/mL =13.9 mol/L
(2)c (浓)V (浓)=c (稀)V (稀) c (稀)=
c

V

V

=0.01 L×13.9 mol/L 0.5 L
=0.278 mol/L
(3)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是容量瓶,根据计算公式c =n
V
,能造成n 偏小或V 偏大的操作均会造成浓度偏低。

答案:(1)13.9 mol/L (2)0.278 mol/L (3)容量瓶(或容量瓶、滴定管) BCD
创新试题 教师备选 教学积累 资源共享
教师用书独具 备 选 理 由
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1.[xx·重庆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将78.0 g Na 2O 2溶于1.00 L 水中,所得溶液中Na +
的浓度为2.00 mol·L -1
B .将10 mL 18.4 mol·L -1
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 L ,稀释后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4 mol·L -1
C .100 mL 2.0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Na +
数约为0.2×6.02×1023
D .将20.0 g NaOH 固体置于500 mL 容量瓶内,然后加水至刻度线即得1.00 mol·L -1
的NaOH 溶液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以下2点:
(1)物质的量浓度中的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指溶剂的体积。

(2)注意有些物质与水反应,溶质发生了变化,如Na 2O 2、Na 2O 等。

解析:78 g Na 2O 2物质的量为1 mol ,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为2 mol ,但是反应后溶液体积不是1 L ,A 错误。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0.01 L×18.4 mol·L -1
=1 L×c

,c 稀=0.184 mol·L -1,B 正确;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0.100 L×2.0 mol·L -1
=0.2 mol ,
溶液中Na +
数约为2×0.2×6.02×1023
,C 错误;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也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D 错误。

答案:B
讲评建议:讲解本题时应强调以下3点:
1.突出强调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如A 项发生反应,溶质
是新生成的物质;A项溶液的体积不是1 L。

2.强调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如D项。

3.注意盐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发生水解及水解程度,要弄清楚是求水解的粒子数还是不水解的粒子数,如C项中是求Na+数而不是求CO2-3数。

备选理由
加强实验教学,规范答题步骤。

2.[xx·昆明模拟]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等。

(2)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3)称量:①称量过程中NaOH固体应放于小烧杯中并放在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②某学生先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说明此时左边质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右边。

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填“32.6 g”或“32.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 (画“△”表示)。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

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定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3点:
(1)在计算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时,要按容量瓶的容积进行计算。

(2)用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按照实验室中现有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

(3)误差分析的关键是看操作影响的是溶质的质量还是溶液的体积。

解析:(1)实验室中有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时应配制500 mL溶液,另外还缺少胶头滴管。

(2)m(NaOH)=0.5 mol·L-1×0.5 L×40.0 g·mol-1=10.0 g。

(3)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

在称量时,取砝码的顺序为先大后小,然后移动游码。

(7)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则固体中混有了水,实际固体质量偏小,导致浓度偏小;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会有少量的溶质残留在烧杯中,则浓度偏小。

答案:(1)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2)10.0 g
(3)①左盘②小于32.6 g
(4)搅拌,加速溶解
(5)玻璃棒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6)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 cm~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
(7)A、C
讲评建议:讲解本题时要强调以下2点。

1.引导并强化学生进行有序思维训练。

回答相关仪器时,按实验步骤思考,防止遗漏。

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2.强调答题规范
引导学生要点化答题,注意关键字、关键词,如(1)中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6)中“距刻度线1 cm~2 cm”“凹液面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等。

教学拾贝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基础性定量实验,在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复习时,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体验容量瓶、托盘天平、玻璃棒等仪器的使用,总结体验实验步骤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个数注意事项
电解质的强弱、电离程度,溶液中的离子是否水解,是否知道溶液的体积,溶液中的溶质和加入的物质是否相同,如Na2O、Na2O2会和水反应等。

3.溶液配制过程中误差分析关键
(1)要抓住误差分析的关键:是影响了n(或溶质的质量)还是影响了溶液的体积,然后根据定义式c=n/V判断;
(2)复习时可以按照溶液配制的步骤分析可能产生误差的典型情况,选取典型掌握分析方法。

4.读取液体体积(或定容)时的注意事项
(1)要明确关键词和得分要点:如“视线+凹液面(或刻度线)”“液面最低点+切线”“平视”“刻度线”“凹液面”“液面最低点”“相切”等。

(2)分析读数误差时要注意仪器特点,如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等因构造特点不同,读数时“俯视”和“仰视”对结果影响不同。

5.解答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
(1)注意抓住物质的量这一中心;
(2)熟悉利用守恒规律:特别是原子守恒和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