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主题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赏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主题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赏读新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祖国?一位俄罗斯作家说:“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

面对日新月异的祖国,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你有着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新题解析
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理解所供材料的内涵,材料由两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是对祖国的理解与定义,材料引用一位俄罗斯作家所说的一句话,“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它揭示的是一种朴素的家国关系,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国与家息息相通,同呼吸,共命运。

第二个层面则提供了一个分外的情景,情景语有“新中国7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等。

综合这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确立文章的写作方向,那就是面对祖国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写出此时此刻的“联想、感悟和思考”,写作形式比较解放,“请选择一个角度”,这就表明要选择一个便于自己发挥的、又有具体内容可写的一个角度来写。

主要有以下一些立意角度:(1)讴歌祖国七十年的发展变化,见证历史,展望未来。

(2)展示祖国崭新面貌,继往开来,振兴中华。

(3)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坚强信念,助力中华。

等等。

佳作1
铁骨铮铮——我眼中的七十年中国
管雅婷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悠长历史和璀璨文明的国度,在1840年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却遭受了无穷的蹂躏与屈辱。

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地践踏着这片曾经美丽富饶的土地,洋枪洋炮在到处呼啸,战火和硝烟在遍地燃烧,一个民族在荒废的土地上,无尽地呻吟。

终于,在那一刻,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严肃而有力地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随着这一声洪亮的宣告,一个沉默了数百年的大国从东方从头站起。

还记得,1950年,美国组织联合国军悍然发动朝鲜战争,想把一个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他们以为刚刚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的新中国身心俱乏,无力站起;他们以为中国会懦弱地选择退缩;他们以为贫弱已经将中国的骨气磨钝;他们以为这个民族已经毫无生气,不堪一击。

但他们忘了,中国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坚强地说:“美帝国主义想打多久,我们就奉陪多久!”再穷再苦,我们也要支援朝鲜;再苦再难,我们也要保疆卫国!还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和中国决裂。

他们撤走了优秀的技术团队,带走了庞杂的经济资助。

唯一的依靠没了,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无助当中。

当全世界以为中国没有苏联就会垮掉的时候,他们忘了,中国是有骨气的!毛泽东呼吁全中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新中国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独立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当美丽的蘑菇云在沙漠的上空冉冉升起,中国不仅让世界再一次惊叹,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还记得,40年前冬天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兄弟坚强地按下红手印,实施“包干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还记得军大衣、的确良、喇叭裤,曾经承载过我们对美的向往。

还记得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从此更多的体育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

还记得2003年“神五”发射成功,从此更多的中国航天员逐梦苍穹。

还记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心里满是嫉妒。

“中国威胁论”再一次甚嚣尘上。

最近,美国小动作不断,到处煽风点火,对此,中国坚强地说“不”。

我们决不会受任何人的任意摆布。

吴晗曾经说过,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我们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这七十年,一路走来,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让世界再一次见证!
回首过去的七十年,我们看到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即便孤立无援也绝不低头;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广博的中国,虽然饱受损害却依然向世界敞开胸怀;我们更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就算四面楚歌也挡不住大国崛起的势头。

回首过去的七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七十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伟飞跃。

这七十年的征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铁骨铮铮的民族,一个不卑不亢的民族,终有一天会完成她大国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恢复!
佳作2
“穿”越七十年
叶窕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追溯这七十年的发展变化,我能说的,我想说的太多太多。

偶然间看到一位记者对一位花甲老人做的访谈,我有了更多的感触。

这位与一把大剪刀,一把木尺,一台缝纫机共同走过了一辈子的老太太让我重温了这七十年的沧桑巨变。

在开国大典上,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着中山装,雄姿英发。

于是,这套“毛氏中山装”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并引领着中国人民纷纷效仿。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领袖的无穷魅力,也看到了从头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洋溢在身上的无比自信。

还记得周总理的大衣吗?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身份参与讨论国际事务。

留给国人最深的记忆莫过于周恩来总理一袭黑衣礼帽,在众多西方媒体注视下翩然走过的身影。

周恩来的风度倾倒了西方国家,也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六七十年代,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整个中国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然而,这抹“革命色”却成了华夏儿女永远忘不了的忧伤。

“文化大革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中国这列刚刚上轨的列车迷失了方向。

但,凤凰总在浴火中重生。

随着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八十年代,中国的服装界被颠覆了。

一次法国人的时装展示,让台下的中国观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利害冲击。

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更是与台下的一片“革命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最终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随之惊世骇俗的喇叭裤,怪僻的蝙蝠衣迅即盛行了整个中国,而色彩缤纷的时装也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十而立,恰逢三十岁,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再度风起云涌,百花齐放。

我不禁感慨,是改革开放再现了东方文明的精彩!
我又想到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峰会,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着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这种东方韵味十足的衣服,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一把大剪刀,一把木尺,一台缝纫机,古稀老人为我们刻录下了七十年的变迁和璀璨。

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望,我依然能看见主席的中山装意气风发,总理的一袭黑衣讲述着中国的传奇,我同样能看见富丽的色彩正在中国这片奇特的土地上从头綻放,而中国这艘航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进发!
当崇高的唐装走俏全球,当柔美的旗袍热遍世界,当典雅的汉服走遍五洲四海,当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崇,当时尚的定义不再执拗地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我们已显露地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品位和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