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新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分类排序、视频微课等方法认识“淘”“雾”“街”“梁”等生字,会写“岸”“屋”等生字,理解“甚至”的意思,体会识字写字的快乐。

2.朗读课文,能结合不同的情境读好雾孩子说话时的语气,感受用不同语气读课文的乐趣,体会雾孩子淘气的形象。

3.在朗读中体会“无论……还是……都……”的表达效果,借助《场景歌》中的语言素材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孩子来的时候景色发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有趣的变魔术:玩中猜一猜
1.根据提示猜谜。

小水滴是个魔术师,出门时总是变着花样。

我们来猜一猜它会变成谁。

(1)回顾《我是什么》。

有时候它会变成小花朵飘下来,它是——雪;有时候它会变成小水珠滚来滚去,它是——露;有时候它又变成小硬球打下来,它是——雹;有时候它变成一团像烟一样的东西飘在空中,它是——雾。

(2)发现雨字头规律。

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字头,带有雨字头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


2.揭示身份导课。

雾是一种天气现象,由许许多多的小水滴组成。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雾在哪里》。

二、有趣的串句子:玩中连一连
1.认识雾孩子。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想:雾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
(1)识记生字“淘”。

“淘”是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2)理解“淘气”。

在你眼中,雾是个怎样的孩子?除了用“淘气”还有别的词吗?(调皮、顽皮)
(3)指导句子朗读。

把词语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2.串句子感知。

淘气的雾孩子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

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把雾孩子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
(1)板画理解“海岸”。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机画大海、天空、太阳。


①贴一贴。

小朋友们看,这条长长的线是海岸线。

海岸线的一边是大海,那“海岸”在哪儿?谁能上来贴一贴?
②说一说。

原来靠近海边的陆地就是“海岸”。

那靠近湖边的陆地就是——湖岸;靠近河边的陆地就是——河岸;靠近江边的陆地就是——江岸。

(2)串句子整体感知。

雾孩子想藏的东西可真多!你能把这些事物都连起来说一说吗?
三、有趣的捉迷藏:玩中读一读
(一)“海上”捉迷藏
让我们跟着雾孩子先到海上玩捉迷藏。

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看看雾孩子是怎么捉迷藏的。

1.变着语气读课文。

出示:
(1)读出神气的语气。

雾想要把大海、天空藏起来,他是用什么语气说这句话的?(评价:好大的口气!谁能读得再神气一些?)
(2)读出神秘的语气。

如果雾孩子想要偷偷地藏这些东西,他又会怎样说这两句话?(评价:这样偷偷地藏真有趣!这样轻轻地藏好神秘!)
(3)小结朗读方法。

雾孩子玩捉迷藏很有趣,小朋友变着语气读课文也很有趣!
2.聚焦“无论……还是……都……”。

过渡:淘气的雾孩子把这些东西藏起来后,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1)指导朗读。

①指导“暗”的读音。

雾孩子一来,天空都——变暗了。

“暗”,前鼻音,请大家读准它。

和“暗”意思相反的字是“明”,它们一起组成一个词叫“明暗”。

②指导句子的朗读。

雾孩子一来,景色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谁能把这变化读出来?(评价:“无论……还是……都……”你强调得真好!谁能比他强调得还要好?)
③指导“论”的书写。

用“无论……还是……都……”这么一连,淘气的雾孩子本领就更大了!“无论”的“论”是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怎样才能写好左右结构的生字?我们在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中已经学过,谁来说一说?
(2)链接课内。

①链接《场景歌》。

大海上可以藏的东西还有很多。

还记得这个片段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
②巧用素材。

《场景歌》里出现了很多景物,你能不能也用“无论……还是……都……”来说一说雾孩子一来还有什么不见了?
(3)迁移课外。

小朋友们和雾孩子一样能干,把海上的这些东西都藏起来了。

现在这些东西都不见了,你还能用“无论……还是……都……”来说一说还有什么不见了吗?
3.创设情境读课文。

(1)师生合作读。

(课件还原雾孩子藏东西的过程)瞧!雾孩子来了。

他说:(生读)“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起来,什么都看不见——(生读)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淘气的雾孩子还想藏天空,他说:(生读)“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生读)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2)小结。

你们太厉害了,成功地让雾孩子展示了自己的本领。

(二)“海岸上”捉迷藏
过渡:淘气的雾孩子越藏越带劲,他还飞到了海岸上。

这一段的生字特别多,就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1.检查词语。

(1)读词语。

雾孩子在海岸上藏了很多东西,我们开一列“双轨火车”读好这些词语。

(2)认识“街”。

我们湖州有很多有意思的街,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
(3)读准“梁”。

“桥梁”的“梁”是后鼻音。

(4)分类读。

雾孩子在海岸上藏了这么多东西。

女生读第一排词语,男生读第二排词语。

2.指导朗读。

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出示:
3.理解“甚至”。

(1)分类排序。

句子会读了,雾孩子藏起的东西有没有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呢?老师把这些词语的顺序都打乱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2)对比发现。

比一比这两排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第一排的事物不会动,第二排的事物会动;第一排的事物很大,第二排的事物很小。

等等。


(3)理解“甚至”。

雾孩子能藏起大的,也能藏起小的;能藏起不会动的,也会藏起会动的。

雾孩子的本领越来越大,所以课文中用了“甚至”一词。

(注意两个字都是翘舌音,“甚”是前鼻音。


4.提升朗读。

现在谁能用上“甚至”夸夸雾孩子?(评价:听出来了,你把“甚至”强调着读。

你在夸雾孩子越来越能干。


四、有趣的魔法棒:玩中摆一摆
1.书写。

淘气的雾孩子还藏起了要写的两个生字。

是哪两个生字呢?
(1)比结构。

“岸”和“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两个字“横”的笔画都比较多;这两个字都有“撇”这个笔画。


(2)摆一摆。

“岸”和“屋”横画特别多,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魔法棒摆一摆,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魔法棒横着放,就能发现“岸”上面的“山”和“屋”的“尸”要写得扁扁的;魔法棒斜着放,就能发现这两个字“上窄下宽像座山”。


(3)写一写。

请拿出铅笔描一个,写一个。

写的时候要做到“上窄下宽”哦!
2.结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着淘气的雾孩子玩了一回捉迷藏的游戏。

当他把自己藏起来,世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一边玩游戏,一边读故事。

【点评】
姚老师围绕“和美语文”所倡导的“雅学”理念,以系统思维整体观照教学目标,在结构化的教学板块中丰化、趣化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玩有所思、玩有所获。

一、基于字词学习:玩出新名堂
为落实低年级字词教学的重点,姚老师以“雅学”视角,创设学生喜闻乐道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思维也跟着“跃动”。

姚老师搭建台阶,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学词,还原思维过程。

在读一读、分一分、说一说中,一段富有思维含量的发现之旅悄然展开。

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字词的学习,又大于字词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真正做到玩出新名堂。

二、基于目标分解:玩出新创意
本课的课后练习题共有三题,如何把这三道题的要求巧妙地融合进课堂教学板块?姚老师不仅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呼应。

以课后练习题的第一题为例,这道题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姚老师带领学生一边玩,一边读:首先找到雾孩子说话的句子,提取关键信息,知道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想象雾孩子会怎么说话,指导学生读好雾孩子说话时神气的语气;在此基础上,姚老师转换语境,问小朋友:如果雾孩子想要偷偷地藏,他又会怎么说话?这样的朗读指导富有创意——当学生响亮地、带着神气的表情来读雾孩子说的话时,一个急于炫耀自己“超能力”的“小顽童”浮现在眼前;当学生轻轻地、带着神秘的语气读雾孩子说的话时,一个想偷偷地展示本领的“淘气包”展现在眼前。

从神气地藏到偷偷地藏,在变换语气的创意朗读中,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雾孩子的淘气形象。

三、基于内容统整:玩出新花样
指向“雅学”的阅读教学应为学生营造开放融合的内容场。

从本课的教学重点来看,姚老师主要抓住“无论……还是……都……”让学生体会淘气的雾孩子来了之后世界发生的变化。

基于内容统整的视角,姚老师聚焦课文第3、4两段,在前后贯通的内容场里重锤敲击。

姚老师站在大单元视角,挖掘这篇课文独特的“言语个性”,巧妙地利用“无论……还是……都……”唤醒学生的言语经验,打开想象的翅膀。

这样的言语实践,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以结构化的板块整体推进。

在练习表达时,学生不只是将词语进行简单地重组,而且以更大的视域串联词语,玩出了新花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