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意
见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十政发[2011]32号
【发布部门】十堰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9.26
【实施日期】2011.09.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意见
(十政发〔2011〕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秋冬农业开发,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大局。
秋冬农业开发既是确保完成当年工作目标的关键,又是来年农业发展的基础。
为切实抓好2011年全市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着力提高秋冬农业开发水平和效益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
抓好秋冬农业开发,对实施“一统三分”战略,优化农业结构,开发特色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综合开发,务求实效”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四百万工程”基地
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秋冬播生产等四大任务,全面提高秋冬农业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今年秋冬农业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以启动实施“四百万工程”为重点,新建基地30万亩。
其中,茶叶11万亩、中药材9万亩、核桃10万亩。
新增山羊出栏量10万只。
此外,柑桔、蔬菜、水产等特色基地建设也要因地制宜,同步推进。
以秋冬播工作为重点,全市秋冬播计划总面积270万亩,同比增10万亩。
其中小麦110万亩,冬播马铃薯15万亩,油菜70万亩,蔬菜60万亩,绿肥5万亩,蚕豌豆10万亩。
同时,改造鱼池、塘堰、小水库及新建标准化精养鱼池共5.8万亩。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新改、扩、增小型水源工程及塘坝修复686处;新增干支渠道及管灌长度965公里,清淤渠道1335公里,新增灌溉面积9.33万亩;完成12座小(一)型水库、48座小(二)型水库主体加固;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52公里,河道疏浚53.34公里;新增解决17.75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平方公里。
以农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完成核桃产业基地建设10万亩,“一城两带”生态造林4.15万亩,城区“双退双还”3000亩,景观林建设7.8万株。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0.6万户,全面完成3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二、突出基地建设,实施“四百万工程”
以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为主的四个重点特色产业建设工程(简称“四百万工程”),是在科学分析山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开发潜力、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制定的“十二五”全市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是全面实施“四百万工程”的第一年,必须抢抓秋冬季节有利时机,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着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为“四百万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集中连片,增强示范带动。
按照“四百万工程”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区
内,凡是适合发展四大重点产业的,都要优先发展,推进新建基地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市里重点抓好万亩产业带,县(市)重点抓好5000亩以上示范片,乡(镇)重点抓好千亩以上示范村。
茶叶基地建设,重点抓竹房城镇带百公里有机茶叶长廊和汉十公路沿线茶叶板块基地建设。
其中,丹江口片区新发展2.4万亩,竹溪片区新发展2万亩,竹山片区新发展2万亩,房县片区新发展2万亩,郧县片区新发展1.5万亩,郧西片区新发展0.6万亩。
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抓以高、中、低山相配套的人工种植基地建设。
其中房县片区新发展2.3万亩,竹溪片区新发展2万亩,丹江口片区新发展1万亩,郧县片区新发展1.2万亩,竹山片区新发展1万亩,郧西片区新发展1万亩,市城区新发展0.5万亩。
核桃产业基地建设,竹溪片区新发展2.5万亩,房县片区新发展2万亩,郧西片区新发展2万亩,竹山片区新发展1万亩,丹江口片区新发展1.5万亩,郧县片区新发展1万亩。
山羊产业基地,重点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提高山羊出栏量。
房县新增出栏4.7万只,郧西县新增出栏3.6万只,丹江口市、郧县、竹溪县各新增出栏0.5万只,竹山县新增出栏0.2万只。
(二)提高建园质量,建设标准化基地。
按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