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的成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学习青蛙的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实验是了解青蛙的产卵、变形、蝌蚪、蛹、青蛙五个发育阶段;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学会利器头脑,锻炼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科学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
1.确立主题
本次科学活动主题为“青蛙的成长”。
2.教学准备
买来青蛙蝌蚪和青蛙蛹,以及透明玻璃容器;
制作学生实验记录表,小水杯,放大镜,纸巾,沙子等实验用具;
准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
3.教学活动
第一步:爬行的青蛙
通过视频和图片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主要特征,如:身体平板和向两侧展开、黏性腺的存在、愿意在夜间及雨天活动、会用舌头抓住猎物等。
第二步:青蛙的生长
1.了解青蛙的生长周期和其发育阶段;
2.观察青蛙的卵粒及卵粒的孵化;
3.观察青蛙的蝌蚪;
4.采用组装模型的方法制作蝌蚪,了解蝌蚪的吸氧器和呼吸器官;
5.观察青蛙蛹;
6.观察青蛙的变形过程;
7.观察青蛙的形态特征。
第三步:动手实验
1.学习如何搭建透明容器作为蝌蚪生活的家;
2.利用放大镜,观察蝌蚪的姿势及活动情况;
3.进行比色实验,了解水质污染对蝌蚪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水环境;
4.进行实验,用纸巾搭建蝌蚪某种工程体式,掌握和提高锻炼动手能力;
5.学习做一只青蛙模型,着重了解和感悟作模型的乐趣。
三、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起了孩子们对青蛙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孩子们观察、感知和思考,运用各种询问方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实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并实现了手脑并用、合作思维的目标。
经过教学反思,我认为科学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学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而且能够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接触自然界,让孩子们从视角不断地拓宽认知边界,提升其自我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幼儿英语学习打开新的思路,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认识和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这是非常有意义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