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民为贵学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民为贵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

2、把握孟子的民本思想;学习孟子的论辩机智和说理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字、词、句,疏通课文。

2、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说理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孟子“民为贵”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知背景
本文以“民为贵”为题,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五段选文的主旨,那就是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在君王自以为高高在上、为所欲为的黑暗时代,在臣子们高呼万岁、顶礼膜拜的愚昧时代,孟子振臂高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道照耀千古的精神光芒,横扫天下诸侯,让蒙昧中的人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二、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单音字
社稷(ji)粢(zl)盛(cheng)桀(jie)纣(zh6u)弑(shi)君走坑(kuang)獭(td)驱爵(quO)噩(zhan)三年之艾(di)谆谆(zhtin)践(jidn)暴(pti)之于民朝觐(jin)讼
(s6ng)狱讴(Ou)歌篡(cuan)荐(jian)
2.通假字
(1)为丛驱團者(通“雀”,麻雀)
(2)苟为不童,终身不得(通“蓄”,积累)
(3)舜相尧二十亩八载(通“又”,二十八)
3.古今异义
(1)得乎诸侯为木木(古义:古代官职,今义:医生)
(2)锄进既成(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以陷于如£ (古义:被诛杀或逃亡,今义:死去)
(4)夫然后之申国(古义:此指国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5)赅仁者谓之贼(古义:伤害,今义:小偷)
4.一词多义
危(1)诸侯姮社稷(危害)
(2)危乎高哉(高)
(3)正襟危坐(端正)
(4)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危险)
相(1)舜曲尧二十有八载(辅佐,辅助)
(2)善恶之福(容貌)
(3)杂然聊许(动作偏指一方)
5.词类活用
(1)民为灵,社稷次之,君为轻(形容词作名词,最重要的力量)
(2)诸侯姮社稷(使动用法,使……危险)
(3)虽欲无壬,不可得已(名词作动词,称王)
(4)苟不奮于人,终身忧辱(名词作动词,立下志向)
6.特殊句式
(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判断句
(2)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状语后置句
(3)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定语后置句
(4)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判断何
(5)祭祀以时状语后置句
三、布置作业:1、积累到作业本上2、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历史上不乏暴虐无道的君主,也不乏愚忠之人。

孟了的民木思想,正可以显不出他们这些人在心智上的障蔽。

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能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确实难能可贵。

二、(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孟了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彳丁为?
3、孟了•离娄上》选章中孟了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了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了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提示:
1、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

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诛一夫”的行为,是推翻暴政的行为。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天下。

4、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
了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二)你觉得这段文字要告诉我们什么?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更换,只有人民是不可更换的。

所以,人民是最重要的。

“民贵君轻”这就是孟子“民本思想”最典型、最明确的体现。

二、探讨:
1、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行得通吗?为什么?
古时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尽管尊崇儒学,但对其中不利于达到此目的的思想内容是十分反感,严加摒弃的。

尽管唐太宗由此衍生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朱元璋对孟了及其思想的态度更具代表性。

2、民为贵,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再加上战争期间的物资短缺,致使国统区大批民众陷了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与此同时,官僚资本家却疯狂掠夺财产,搜刮金银,大发国难财。

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老乡的小推车推出来的。

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谈一谈你的发现。

党中央、国务院对减轻农民负担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历来十分重视。

2004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随后,又出台了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资价格和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4项保障措施。

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 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

推行“一费制”,规范中小学教育收费。

“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从200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拨出2亿元人民币,设立国家奖学金,资助45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 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党的十六大提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

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发各地执行。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部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低保金发放到户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力度,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 年的151亿元,覆盖人数山2000年的400多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

新农保是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与此同时,中央财政还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这部分补助也会直接补贴到受保老人身上。

“种了几I年田地,做梦也没想过老了还能跟城里人一样月月领到养老金。

”新农保政策这场及时雨是国家迈出的又一历史性惠农步伐,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毕竟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有了新盼头,这是他们一生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大喜事!
让中国农民过上滋润而有尊严的生活,体面、被人尊重,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理想,否则他们即使做了工人的工作,也还被冠以“农民工”,这岂非奇怪之事?一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谈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教后记:
民为贵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思想,更是一种仁爱精神,是一种磊落坦荡的胸怀,是一种大爱的担当。

五、布置作业:做《同步练习》(第三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