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狐狸教案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狐狸教案5篇
幼儿园小狐狸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故事,通过故事,知道把一件事情说完整地重要。
2、尝试根据故事内容,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较完整地表达出小
狐狸家的外型特征。
3、能大胆地尝试续编故事,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知道把事情说清楚的重要性。
能根据故事情节,用绘画和语言的形式较完整地表现表达出小
狐狸的家的外型特征和周围景物的分布位置。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1~10。
2、故事活动教具盒,小狐狸头饰一个。
3、幼儿添画材料若干。
4、欢快的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及情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自己的想法。
1、以小狐狸的出现,引起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引导幼儿大胆
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1)出示小狐狸,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挂图1)
(2)小狐狸搬进了新房子,真高兴,他想请好朋友们来家里玩,他会请谁?他是怎么邀请好朋友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挂图2~5,根据画面,大胆讲述。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知道把事情说清楚的
重要性。
1、教师边操作故事盒边讲述故事1~5段。
2、引导交流:
(1)小狐狸都请了谁?他是怎么说的?好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2)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3)第二天,好朋友们都去了吗?为什么?
3、出示挂图6,教师讲述故事第6段。
4、引导交流:
(1)小狐狸都准备了什么招待好朋友?可是好朋友们来了吗?
这是怎么回事啊?
(2)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好朋友没有来做客的原因。
(3)出示挂图7~10,引导幼儿发现和说说好朋友们没来做客
的原因。
(4)教师小结:当我们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只说其中的一个方面,要把各个方面说清楚,这样才能让别人分辨清楚。
三、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完整地表达小狐狸家的外型特征。
1、画一画、说一说小狐狸的家,重点引导幼儿尝试完整地说出小狐狸家的外型特征和周围景物的分布位置。
2、交流分享。
3、以扮演小狐狸鼓励幼儿大胆介绍小狐狸的家。
四、鼓励幼儿大胆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1、请幼儿想象好朋友们又遇到小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一起到狐狸家做客,表演《朋友来了真高兴》,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4、为故事取名字,自然结束活动。
附故事:《小狐狸请客》
小狐狸搬进了新房子,真高兴,他请好朋友们来家里玩。
小狐狸对小兔说:“小兔小兔,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屋顶是红色的。
”小兔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小狐狸对小狗说:“小狗小狗,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门窗是绿色的。
”小狗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小狐狸对小熊说:“小熊小熊,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家的门
前有条河。
”小熊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小狐狸对小松鼠说:“小松鼠小松鼠,明天请到我家来玩,我
家的屋后有棵树。
”小松鼠说:“谢谢,明天我一定去!”
第二天,小狐狸准备了萝卜、骨头、蛋糕、松果等招待好朋友。
可是,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晚上,好朋友们都没有来,小
狐狸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教学反思:
由于故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幼儿发现小狐狸讲述的不完整性,
能完整地表述出小狐狸家的外型特征。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为孩子
们想象的空间,大胆的续编故事,再次用完整的语言复述。
在完美
的结局中自然结束活动。
小百科:狐狸的眼睛能够适应黑暗,瞳孔椭圆,发亮,类似于
猫的眼睛,这一点狐狸和其他拥有圆形瞳孔的犬科动物不同。
狐狸
具有敏锐的视觉、嗅觉和听觉。
大部分狐狸具有刺鼻的味道,由尾
巴根部的臭腺放出。
幼儿园小狐狸教案篇2
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拓展幼儿的想象力,本活动从整体
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
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
受骗的原因。
2、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通过模仿、表演乌鸦和狐狸的语言、动作、表情,明白乌鸦上当的原因是喜欢听好话。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故事动画
3、大树林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孩子们,美丽的秋天快来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出示大树林的图片。
“美丽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出示乌鸦的头饰,“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不好?”
“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
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1)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高兴)
(2)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
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
高兴的?
3、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
(1)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
(把肉骗到手)
(2)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
(3)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
狸怎么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听的话)我们能
不能学习它?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对幼儿进行教育:遇
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改编故事。
教学反思
因为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
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
这样
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
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
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
评一评,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
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幼儿园小狐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分析画面内容,能较合理地猜测故事情节。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关于倒影的经验。
2、多媒体课件一组。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狐狸图片)这两个是什么字?关于狐狸,你知道些什么?(……)你们知道的真多。
是呀,许多故事里都有狐狸,它很会动
脑筋,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
2、观察狐狸的三种表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狐狸的表情发生了三种变化。
哪三种变化呢?
(2)(出示表情一)狐狸在干什么?(很馋、滴口水、口水直
流……)它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表情?(……)狐狸看到好吃的,就会口水直流。
(3)(出示表情二)接着看。
这是什么表情?(很得意、很神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出示表情三)再看第三个表情。
狐狸怎么啦?(低着头、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谁来学学?我们一起试试。
3、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图片内容。
(1)狐狸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它到底遇到什么事
情了呢?
(2)(出示三幅肉位置变化的图片)这儿还有三幅图,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张画上都有什么?(乌鸦和肉)再
仔细看看,这幅画上说了什么?
a.乌鸦叼着肉飞走了。
b.乌鸦叼着肉站在树枝上。
c.乌鸦嘴里的肉掉下来了。
(3)你觉得这个表情和哪幅图有关?为什么?(肉在乌鸦嘴里。
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因为狐狸看到乌鸦嘴里
叼着一块肉,它非常想吃,所以馋得口水直流。
(4)后来,狐狸很得意,很神气,这又是为什么?(……)是
哪幅图呀?因为狐狸得到了肉,所以很得意,很神气。
那狐狸是怎
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四个幼儿说)这块肉在乌鸦的嘴里,狐
狸要得到这块肉,必须使乌鸦怎样?(启发幼儿想出使乌鸦张开嘴
巴)怎样才能使乌鸦开口呢?你认为狐狸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充分发挥幼儿想象,想出乌鸦开口的多种句子。
)狐狸想了许多点子让乌鸦张口。
最后,乌鸦还是上当了,嘴一张,肉就掉了下来。
看——狐狸怎么样?很得意,很神气的。
(5)可是乌鸦呢?它会怎么想?(想把肉夺回来)看最后一幅画,肉又回到了乌鸦的嘴里。
这时候,狐狸的表情就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那么,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夺回这块肉的?和你旁边的伙伴商量商量,一起想想。
(6)乌鸦可能想了什么好办法?(……)
(7)乌鸦究竟想了什么办法?(出示河边的图片)狐狸来到了哪儿?它看到了什么?河里真的有吗?为什么?乌鸦对狐狸说——(课件)“河里的那块肉比你的大多啦!”乌鸦说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说?狐狸会上当吗?为什么?你们看——(课件)最后,狐狸没有吃到肉,只能垂头丧气地走了。
4、完整欣赏故事。
总结寓言的中心思想。
(1)想不想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欣赏故事。
)
(2)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你想对乌鸦说什么?你想对狐狸说什么?
小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要像乌鸦一样,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如果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请教你的朋友、老师、阿姨、爸爸、妈妈等其他的大人。
【活动反思】
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狐
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故事简短有趣,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
鸦的轻信。
对于这种以对话为主又揭示一个道理的童话故事,怎样上才能
上得有趣,把孩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全身心地投入进入;怎样上
才能落实“预习指导”,让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让寓意的揭示不
露痕迹;怎样上才能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上出低年级语文的味道。
一、以读为主线,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感。
学生的朗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可以提高朗读,朗读可
以加深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孩子们在悟中读,在读中悟。
1、悟中读。
学生预习过课文,对文中的狐狸有个初步的印象——狡猾。
怎样把狐狸的狡猾通过朗读读出来呢?关键还在于对“狡猾”
的真切的体验。
我首先是通过抓关键词来体会。
第一次对话中“亲
爱的”和“您”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
第二次对话中,狐狸的表情
是“赔着笑脸”,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狐狸的“笑”并不是真诚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他的笑是另有所图的,是装出来的,是虚伪
的笑。
这一下,孩子对狐狸的“狡猾”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随着形
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入境又入情,朗读就不再是难题。
孩子们
会露着“做作”(表现狐狸的狡猾)的笑容,用很温柔的语气去讨
好“乌鸦”,有的孩子在“骗肉”时还会晃着脑袋。
一脸的“亲切”样。
边悟边读,学生完全沉浸在角色中。
2、读中悟。
朗读是感悟的
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加深感悟的一种方法。
孩子在投入的朗读中,其实已经进行了一种角色互换,自己显然已成了故事中的狐狸,故事中的乌鸦。
他们在绘声绘色的演读中,又一次加深了对文中角色的认识。
二、上出低年级特点,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低年级的语文,除了活泼开放,重视语言的发展,朗读的训练等等,学生对字词的认读、识记、理解与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课前,孩子只是读熟课文,自己认读生字,因此,在课堂上,我很重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正确认读,对于一些新词的.理解,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现学生自主性。
在教学中,我围绕狐狸骗乌鸦的三次说话及乌鸦的三次态度上的变化这一重点来设计问题的,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次的对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3 -5自然段,教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
小百科: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
幼儿园小狐狸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语言发展较好,平时较喜欢讲故事和看图书,本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特点,设计时改变了以往同定讲述的传统模式,而是
加深难度让幼儿自由排图讲述——独立思考——编讲故事,充分发
挥了幼儿的思维力和口语表达力,培养了幼儿的想像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准确地观察,了解罔片内容,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排图讲述故事。
2.培养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有表情地讲述。
3.通过自由排图讲述,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挂图一套(4张)
2.幼儿用小挂图一套(4张)
3.公鸡手偶1个
活动过程:
1.感知理解讲述内容。
(1)手偶表演引入课题。
(教师在
黑板后,模仿手偶小公鸡讲话)
“小朋友,你们好,大家都认识我吗?(认识)我是谁呀?(小公鸡)今天我来咱们大二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欢迎)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呢!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就请谢老师拿给大家看吧!(教
师拿图片给幼儿看)就是这本画册《小狐狸》,非常好看,你们想看看吗?(想)我现在就翻给大家看,(教师翻书,假装将画册掉在地上)哎呀!画册掉在地上了,顺序也乱了,内容也弄得一团糟了,怎么办
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后得出结论:自己排图讲述)
(2)出示打乱的图片,与幼儿一起仔细观察,了解画面内容,引
导幼儿观察讨论:小鸡怎么了?狐狸干什么呢?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将幼儿分成六组,进行自由结伴讲述。
在幼儿讲述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幼儿之间,可用插话的方
法引导幼儿运用学过的词语、较完整的语句,有表情地说出事情的
发生、发展过程。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进行完整讲述,鼓励幼儿仔细倾听,
找出与自己讲述不一样的地方。
3.引入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完整讲述自己的排图故事,引导幼儿讨论、评价刚才讲故
事的小朋友还有老师,他们哪里讲得一样?哪里不一样?从而帮助幼
儿归纳出这样的认识:故事的转折点在于狐狸的好坏。
启发幼儿将
注意力关注到发生冲突的角色身上。
4.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1)教师通过情境表演,帮助幼儿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与幼
儿共同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自身体验,感知狐狸角色的变化所引起
的故事结果的变化,注意启发幼儿运用刚获得的讲述经验。
(2)延伸活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故事内容,给小图片涂色、排网,制作画册《新编小狐狸》
幼儿园小狐狸教案篇5
一、教案目标:
(1) 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
当受骗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
内容。
(3) 丰富词汇:得意。
二、教案准备: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
爱妈妈》
三、教案过程:
1、幼儿室外站好,导入:“孩子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
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听《去郊游》进入教案室。
出示课件:大树林“美丽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
么鸟?”出示课件: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不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
运动。
“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
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
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
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
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
么高兴的?
3、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
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
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
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我们
能不能学习它?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讲评幼儿教案情况。
四、教案延伸: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