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西城区初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1页(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2022.1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年级开展“走近古老建筑,守护文化遗产”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前,古建名胜组编写了一则材料。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共6分)故宫角楼的建筑工艺可谓 ① 。

从造型
角度来看,它包含着一个三重.
檐的四角攒尖亭、四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和两个单檐歇山屋顶。

多层与单层屋檐的组合,四面及两面屋顶的叠
加,使角楼造型复杂优美,错落有致。

角楼的色
彩设计也颇具匠心:蓝天白云之下,金瓦流光溢
彩,青绿色的斗拱横梁饱含阴柔之美,朱红色的
立柱门窗尽显阳刚之气,洁白的台基给人高雅之感,灰色的墙体则呈威严之势 ② 造型与色彩的完美搭配,使角楼不仅成为古建筑专家钟爱的鉴赏样本,还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推chóng ( )的取景胜地。

角楼还蕴含着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

角楼曾用于军事防御,含有很多我国古代军事
文化的内容。

角楼采用四面四角布局的方式,与我国道家文化中“四正四隅”“藏风聚气”理念相符。

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故宫角楼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建筑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zhòng 宠
B.chóng 宠
C.zhòng 崇
D.chóng 崇



项1.本试卷共9页,共五道大题,19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2页(共9页)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和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巧妙绝伦 ② ,
B.①鹤立鸡群 ② ,
C.①巧妙绝伦 ② 。

D.①鹤立鸡群 ② 。

(3)材料末段的画线语句作为总结..句.
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2分)修改:
2.活动中,古建名人组搜集到一则有关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新闻。


读文段,完成(1)-(3)题。

(共7分)
2021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
发展所做的贡献,“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8月1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求学”“治史”“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教书育人”五个单元。

① 本
次展览展出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共计362件,其中有145件是实物或原件,大多数为
首次亮相。

本次展陈设计独具特色。

展厅以《营造法式》为中心点,东西为轴,最西侧
是一幅高约5米的梁思成自拍像,这是在上世纪20年代,青年梁思成用一架德式折叠
相机留下的自拍。

② 画面中,戴着圆框眼镜的他凝视前方,视线的延长线上——展
厅的最东侧墙上,是他1947年作为中方顾问参与联合国大厦设计时的场景。

③ 展览
现场被设计成一个“墓园”,把梁思成先生一生所有的伟大成就都呈现在不同的“墓
碑”(展柜)之上,这些展品也就成为了“墓志铭”的一部分。

(1)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乙】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开幕
【丙】建墓园纪念梁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2)“此外,展览的呈现方式也颇有创意。

”将这句
话补入新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① 【乙】② 【丙】③
(3)右图是这次展览活动的介绍图片,其右下角...
的行楷“栋梁”二字既有行书的 ① 之美,又
有楷书的庄重之感。

展览名为“栋梁”,含义
十分丰富,包括 ② (答出两点即可)等。

(3分)
3.活动后,文学创作组起草了一则感言。

阅读文段,完成(1)(2)小题。

(共4分)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经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了,但梁思成却坚信国内还有。

为了驳斥日本人的观点,他带领考察队考察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37年6月于山西省五台山地区找到了唐代木构建筑的“活化石”——佛光寺。

后来,在长期实地考察与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梁思成以巨大的毅力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重要学术著作。

梁思成先生毕生致力于研究与保护古建筑,他的工作实际上是在与时间赛跑,这种强烈的文物保护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让我们不禁想起 ① 时期的孟子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回顾梁先生的奋斗历程,真可谓“坚定信心,始遇唐朝宝寺;克服困苦, ② 。


(1)填入文中①横线处的时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东汉
(2)填入文中②横线处的下联后半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书写爱国精神
B.终成建筑鸿篇
C.实证驳斥观点
D.方著学术拙作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默写。

(共6分)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分)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1分)
6.古诗名句,往往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在特定境遇下的情怀或思考。

从《饮酒(其五)》
的“ ① ,悠然见南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躬耕田园时的闲情逸致;从《春望》的“感时花溅泪, ②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困居长安时的忧国忧民;从《赤壁》的“ ③ , ④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借史抒怀时的哲思感慨。

(4分)(二)阅读《渔家傲》,完成7-8题。

(共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这首词开篇用“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
天海苍茫,给人一种 ① 和亦真亦幻之感;而“转”“ ② ”两字,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船在风浪中航行的情形,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又具有梦境的虚幻性。

(2分)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9页)
8.这首词“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和崔颢《黄鹤楼》的“日暮乡关何处是”诗句中都提到
了“日暮”,但借此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请结合这两句诗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位作者通过“日暮”表达了怎样的不同情感。

(4分)
答: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9-11题。

(共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甲】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译注》)
9.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举于市.市.井之徒门庭若市.
B.人恒过.过.街老鼠操之过.急
C.而后作.敢作.敢为得意之作.
D.发.于声奋发.图强千钧一发.
10.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2分)【甲】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理解:这个语句强调了磨难带给人的好处。

【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侵扰,国家常常会灭亡
理解:这个语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正反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翻译: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理解:这个语句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的中心论点。

11.阅读下面这则链接材料,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思想的相似之处,并结合选文和
链接材料作简要说明。

(3分)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9页)
【链接材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2.名著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星照耀中国》客观记录真实事迹,闪耀着革命
人物勇敢、坚强、乐观、奉献的精神光辉;《昆虫记》生动描述昆虫的生命过程,彰显了法布尔求真求实、努力探究的科学精神。

请在这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收获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100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5题。

(共9分)
材料一
汉字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展现中华艺术美的窗口,更是传播中华文明的媒介。

汉字是“以形表意”的 ① 。

汉字有自己独特的结构,那些构成汉字的笔画与部首,不仅记录着大自然的山川鸟兽、天地万物,还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历史经验。

汉字是具有审美价值的 ② 。

自古以来,汉字演变出的每种字体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甲骨文的清丽瘦硬、金文的圆转古朴、篆书的整齐端庄……都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取向与追求。

汉字是象征着中国的 ③ 。

汉字历经数千年形成的文化体系,不仅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还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在中古时代,朝鲜、日本、越南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都曾以汉字为标准文字来著书作文,因而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材料二
在中国标志设计中,汉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

人们常常发挥汉字更适于重构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6页(共9页)
和塑造的特点,巧妙构思,获取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首先,人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字体艺术设计某种标志。

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等,这些字体、书法都能直接用于标志设计中。

其次,人们还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形体特点,经过一定的夸张、变形等艺术化处理,
巧妙关联标志所要表现的事物。

此外,汉字笔画以外加上图纹装饰也不失为巧妙的设计。

这种图饰与标志所示之物有
着巧妙的联系,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材料三
将汉字用于中国标志设计的例子有很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志的设计创意就源于
汉字和空间站,体现出了“中国”和“航天”这
两种属性。

标志主造型采用汉字变形的设计,即
将“中”字进行变形,以此寄寓对 ① 的美好
祝愿。

标志尾部的书法笔触则似火箭腾空时刺破
苍穹的烈焰,体现出豪迈拼搏的中国航天精神。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设计,将东方文化底
蕴与国际化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会徽图形的主造型采用汉字艺术化的设计,即 ② ,以此传递中国要不懈努力办好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追求。

会徽图形的上半部分展现出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出滑雪运
动员的英姿;中间则加入充满韵律的纹饰,代表起伏
的山峦、冰雪滑道和节日喜庆飘舞的红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将汉字用于中国标志设计,可以更充分地表达中国人
的美好愿望与追求。

13.依次填入材料一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视觉符号
②书写符号③文化符号B.①书写符号
②文化符号③视觉符号C.①书写符号
②视觉符号③文化符号D.①文化符号②视觉符号③书写符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志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
1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信息,在材料三横线处填入的语句依次为: ① 、 ② 。

(4
分)
1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将汉字用于中国标志设计具有哪些意义。

(3分)
答:
(二)阅读《邢伯伯的茶》,完成16-18题。

(共10分)
邢伯伯的茶
①父亲的大学同学邢伯伯,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时,带着一个麻绳扎的纸包。

打开纸包,里面竟是一斤他自己炒制的龙井茶。

②【甲】扁平的茶叶像无数一模一样的浅黄小鱼儿,抛入茶杯里发出清亮的声响,沸水冲入,小鱼儿们飞速蹿游,三升三降,最后像芭蕾演员一样在杯底踮脚立住,释放出醉人的清香。

不满十岁的我,被邢伯伯邀请,坐上高凳,在八仙桌上喝茶。

尝到人生的第一口茶,我就被茶汤的清香和回甘惊住了。

③此后的时光里,我总被邢伯伯隔年带来的新茶打动着,却总疏于深究这背后的故事。

直到最近一次欢聚,对饮兴起,邢伯伯随口吟出虞集的诗:“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烹煎黄金芽,三咽不忍漱。

”然后他跟我说起饮茶的好处,顺带说起他人生轨迹的变迁。

④他跟我父亲一样,从浙江大学毕业后,一度成为研究天文望远镜如何设计打磨的工程师。

而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他经常骑车周游西湖周边的群山。

那时候,山里人还远没有经营农家乐的意识,大部分农家只是种茶、种菜、种稻。

农民很淳朴,只要你在爬山路中感觉口渴,见到农家院落,推门进去讨一碗水喝,农民都会拿出自己手工炒制的茶叶来,在院落的石桌上,给你沏上一杯。

⑤杭州梅家坞到处种满了百岁桂花树,那可是郁达夫为之再三咏叹的桂花。

【乙】一到秋天,缤纷落花像金色的雪一样,铺满院落和石桌,一阵风来,这些黄色的精灵甚至落在邢伯伯的茶杯里。

他第一次发现,浙江的山水孕育了如此美妙的茶叶,但可惜的是农民的技术不过关,高品质龙井茶的产量很少。

对茶的热爱使得邢伯伯在工作三年后,果断放弃了原专业,去考了安徽农学院(即今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专门研究如何改良茶园土壤,如何保持茶园水土,如何采用天然的方式来防止茶树的病虫害。

⑥邢伯伯毕业后回到浙江,成为一名茶叶栽培技术员,挨家挨户辅导农户如何养育茶园,采摘品质更高的茶叶。

大雪天,他要翻山越岭,指导农户用竹枝扫帚及时为茶树掸去积雪,防止冻害。

大热天,他要指导农户修剪茶树的徒长枝,为茶树减少营养消耗。

他经常背着近一米高的粗帆布背包翻山越岭,背包里放着毯子、换洗衣服和技术资料,背包上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9页)
面捆着一条褡裢口袋,口袋里卷放着一个山东男人须臾不可离的杂粮煎饼。

到了农民家里,解下干粮口袋,他经常发现后脖颈儿的汗水,已经透过布口袋,把杂粮煎饼都浸软了。

⑦这一走就是三十年,邢伯伯的一双铁脚板,将浙江适宜种茶的上百个乡都走遍了。

每隔一年,他就来看望我父亲,每次来,必要带一两斤在农家大铁锅里亲自炒制的茶。

有的茶装在饼干桶里,有的茶装在洗净晾干的月饼盒子里,有的茶装在小陶罐里……包装如此不讲究,但是他带来的茶叶,每一次都有惊喜,不是品种上有创新,就是品质上有迭代升华,这些无疑给山区农民创业创收奔小康创造了条件。

⑧近两年,邢伯伯也开始辅导农民做网络直播、拍宣传片。

他辅导年轻男女从制作古风长袍开始,一步步地拍摄家乡云雾缭绕的美。

他教会他们如何将茶叶入馔,邀朋友共享;如何捕捉桂花如金色的雪一样飘坠,落在姑娘的长发上,落在茶杯里,落在轻抚古琴的指尖上的动人一刻。

此外,他还与年轻人一同设计“茶叶盲盒”,盲盒的名字从《枕草子》与《红楼梦》中遴选,里面盛装不同品种的中档小罐茶。

所有这些努力,是希望激发起90后和00后的好奇心,让他们与当年的我一样,迅速地爱上充满高山云雾气息的原叶茶。

⑨邢伯伯这些年从一个打磨天文望远镜的工程师,变成一名皮肤晒成酱油色的种茶指导者,17岁站在填报高考志愿的人生岔路口时,他还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直到24岁重回校园,他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

邢伯伯的勇气,让他敢于回到原来的岔路口,找到那险些错过的方向,并一辈子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

他很幸运,他的梦想,就此倾注在每一片形状优美的茶叶中,每当它们投入茶盏,便会发出那细微而又动人的声响——这种与茶为伴的幸福,并不亚于在天文望远镜中仰望浩瀚星辰。

(选自2021年10月29日《北京日报》,作者明前茶,有删改) 16.文中的邢伯伯与茶结缘,实现了梦想。

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他经常周游山区,喝到美
妙的农家茶,唤起茶叶之爱;工作三年后,他果断放弃原专业, ① ;研究生毕业成为茶叶栽培技术员后,他 ② ,创新茶叶品种和提升茶叶品质;近两年,他还充满热情地辅导农民做网络直播、拍宣传片,激发新一代年轻人爱上原叶茶。

(4分)
17.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请在【甲】【乙】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对此进行
赏析。

(3分)
选择【 】
赏析:
18.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对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以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3分)
答: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第8页(共9页)
五、写作(40分)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2021年是充满温暖与感动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之战,迎来了建党百年盛典,感受了革命英烈情怀,见证了体坛健儿风范,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经住了新冠疫情考验……这一年,是什么暖心的人与事让你念念不忘?这一年,
是什么暖心的物与景让你思绪连绵?请以“2021年,那暖心的 ”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假如有一位前辈跨越时空来探访今天你所生活的世界,或者未来的你接待了一位从现在穿越到你那里去的访客,你们一起出游,然后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以
“同游新世界”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得抄袭课文和本试卷中已有材料。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第9页(共9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参考样题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2.01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1.(1)答案:镂(2)答案:zài(2分,每空1分)
2.(1)答案示例:这种原始火箭,实际上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2分)(抄写改正后的句子,或表述为
“在‘实际上’前加‘这种原始火箭’”,均可;补充主语恰当即可;已判断出原句缺少主语,
但补充主语不当的,可给1分)
(2)答案:①(1分)
3.(1)答案:C(2分)
(2)答案示例一:
甲是篆书,因形立意、古朴典雅,适合表现盘古开天地这则创世神话的神秘、朴拙之美。

答案示例二:
乙是行书,运笔自如,行云流水,如夸父奔跑的姿态,体现出夸父锲而不舍的精神。

(2分。

字体特点,1分;神话故事,1分。

不必拘泥于示例所给分析的角度,能自圆其说即可) (3)答案:A(2分)
4.答案:司马迁《史记》(2分,每空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
5.答案: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
6.答案:烽火连三月(1分)
7.答案: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分)
8.答案:甲光向日金鳞开(1分)
9.答案示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山使人愁。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分。

每句1分)(不限于所列示例)
(二)
10.答案:悠然闲(每空1分,共2分;第二空答“笑”也可给分,但“闲”更好)
11.答案:B(2分)
12.答案示例一:
“飞鸟相与还”这句诗写出鸟儿相伴着飞回巢穴的画面,“相与还”写出了鸟儿结伴归巢的温馨
美好,富有动态美。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沉醉。

答案示例二:
“桃花流水窅然去”这句诗写出花随流水,窅然远逝的画面,“去”字写出桃花流水的自然流动
之美,富有动态美。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和沉醉。

(描述动态画面或抓住动词/副词进行分析,1分;景物特点,1分;诗人情感,1分)
1
(三)
13.答案:D(2分)
14.答案:甲(2分)
15.答案示例:材料一中“古之人”的表现符合大丈夫“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标
准。

材料二中杜畿从小是孤儿,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仍坚守孝道,体现了“不得志,独行其
道”;他做河东太守后,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督促百姓畜养牲畜,开设学堂讲学,教化民
风,体现了“得志,与民由之”。

(共4分。

“标准”1分,写原文、译文均可;杜畿“不得志”的表现1分;“得志”的表现2
分,从诸多“得志”的表现中写出两个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

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材料二】
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

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

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

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

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牛、马,甚至养鸡鸭狗猪等,都有规定。

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

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

”于是在冬天整治军队讲授武功,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

三、名著阅读(共6分)
16.答案:乙(2分)
17.答案示例一:《昆虫记》中“螳螂”一节提到螳螂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一个例外,专门吃活食。

我对“直翅目”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我就去查了《昆虫图鉴》等工具书,得知现今的“直翅
总目”包括直翅目、等翅目、螳螂目、蜚蠊目等。

原来螳螂目曾经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目,后
来被科学家分出,专门作为一个螳螂目了。

通过查阅资料,我更好地理解了名著中专业性的知
识。

答案示例二:《昆虫记》中提到法布尔最初猜测大孔雀蝶可能通过光线、声音和气味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吸引异性,然后他做了很多次实验排除了前两个原因,认为雄性大孔雀蝶是通过气味找
到异性的。

我曾从课外了解到,1959年,德国科学家阿道夫布特南特揭示了,雌性大孔雀蝶
能散发蚕蛾性诱醇引诱雄性。

法布尔的实验和阿道夫布特南特的研究相印证,强化了我的认
识。

答案示例三:我阅读《昆虫记》时,发现法布尔在书中还写了蜘蛛。

可是根据我学到的有关生物学知识,昆虫有六条腿,一般有翅膀,有触角;而蜘蛛有八条腿,无翅膀,无触角,属于蛛形纲。

于是,我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法布尔会把蜘蛛也列为昆虫呢?我猜测在法布尔的时代,昆虫的
概念还比较模糊,昆虫学的研究范围可能还包括其他节肢动物。

这种质疑猜测,延伸了我的思
考。

(4分,《昆虫记》具体内容2分,阅读方法及过程2分。

不限于题干和示例中所列的阅读方
法,能体现科普阅读的方法或过程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