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运
用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涵盖了水资源管理、洪水防治、灌溉系统和水能利用等方面。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维护过程中,精确、高效的测量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着时间耗费、人力成本高和
数据获取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测量效率和数据质量。
本文通过分析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提升测量质量
及水平,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关键词:水利工程;无人机航测技术;测量应用
近年来,无人机航测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测量工具,在水利工程测量领域得
到了广泛应用和关注。
无人机航测技术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相机、激光雷达和其他
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影像、地形数据和水位信息等。
相较于传统
测量方法,无人机航测技术具有高效性、精确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显著优势,
为水利工程测量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加强该项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①高效性和快速性:相比传统测量方法,无人机航测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范
围的测量数据。
无人机可以以较高的速度进行飞行,覆盖大面积区域,并在较短
的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
这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力
资源。
②高精度性:无人机航测技术结合了先进的导航控制系统和精密的传感器,
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能够
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和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实现对水利工程中各种要素的精确测
量和建模。
这对于水库容积计算、地形测量和水域边界勘测等工作非常重要。
③灵活性和适应性: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能够在不同的地形
和环境条件下执行测量任务。
无人机可以飞越复杂的地形和水域,进入传统测量
方法难以到达的区域,如峡谷、悬崖和植被茂密的地区。
这为水利工程测量提供
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测量工作更全面、全局化。
④安全性和减少人为风险:使用无人机进行测量可以减少人为风险和潜在的
安全隐患。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有些任务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在高海拔、陡
峭的山区进行测量、在洪水期间进行水位观测等。
使用无人机可以避免人员直接
进入危险区域,提高测量的安全性。
⑤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的多源数据可以进行融合和综
合分析,为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通过将无人机
航测数据与其他数据源(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影像等)进行融合,可以实现更
全面、综合的水利工程测量和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1、地形测量和数字高程模型
无人机中的高分辨率相机能够捕捉到地表的细节,并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以一定的重叠度拍摄连续照片,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
法进行影像匹配和三维重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准确的地表形态和地形起
伏信息。
建设单位可以根据生成的地形图和地形特征,进行水利设施的选址、水
流分析和洪水模拟等工作。
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激光束测量地表和物体的距离。
通
过无人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大量的三维点云数据,其中包含了地表和地
物的准确坐标信息,可以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DEM提供了地表高
度的空间分布信息,可以用来分析地形特征、地势变化、坡度和流域等水文参数。
基于DEM,还能够进行洪水模拟、水资源管理、水库容积计算等工作,为水利工
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水库容积计算
无人机航测技术通过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雷
达等,可以获取水库水位和水面分布的精确数据。
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以预设
的航迹飞行,并通过高分辨率相机拍摄水面影像,基于图像处理和测量算法,以
精确测量水库水位的高程信息。
除了水位测量,无人机还可以获取水库周边地形
的数据。
通过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采集的点云数据,结合航测获取的影像,以构建
水库的地形模型,包含了水库周围地形起伏的精确信息,为容积计算提供了基础。
利用水位数据和地形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水库底面积和各个水位高程的截面面积,来估算每个水位高程对应的水体体积。
通过积分计算,可以得到不同水位下的水
库容积。
3、水域边界勘测和湿地监测
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进行水域边界勘测,可以获得水域边界的位置和形状。
高分辨率相机可以拍摄连续的影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水域边界的提取和分析,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水域边界的地理坐标和几何特征,为河道管理、河岸防
护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此外,无人机航测技术还可以监测湿地的植
被分布、水质状况和湿地生态环境等。
高分辨率相机可以捕捉到湿地植被的影像
信息,通过图像处理和分类技术,提取湿地植被的类型和分布。
激光雷达则可以
获取湿地地形的三维点云数据,为湿地地貌和水文环境的监测提供精确的地形信息。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搭载其他传感器,如水质传感器和红外相机,用于监测
水质状况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和可持续水资源管
理提供数据支持。
4、洪水监测和灾害评估
在洪水发生期间,无人机航测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洪水范围和水位数据,帮
助预测洪水扩展趋势和灾害风险,为应急响应和灾后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无人机能够飞越洪水区域进行快速测量,高分辨率相机可以拍摄洪水区域的影像,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提取洪水范围和水位的信息。
激光雷达则可以获取洪
水区域地面的高程数据,用于分析洪水深度和洪水对地形的影响,从而快速准确
地获取洪水的扩展范围和水位变化情况。
基于无人机获取的洪水数据,可以进行
洪水模拟和预测,帮助决策者制定灾害应对和防护措施,减少洪水对人员和财产
的危害。
此外,无人机航测技术还可以在洪水事件发生后进行灾后评估。
通过与
洪水前的地形数据进行比对,准确评估洪水对地形和水利设施的影响程度。
并提
供洪水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和洪水后的灾情数据,为灾后恢复和重建提供准确参考。
5、水利设施巡检和监测
无人机可以对水利设施如大坝、水闸、堤防等进行巡检和监测,获取这些设
施的结构状态、裂缝变化、变形情况等重要信息。
其中的高分辨率相机拍摄设施
的细节影像,用于检测结构表面的损伤、裂缝和腐蚀等问题。
热红外传感器测量
设施表面的温度分布,用于检测潜在的漏水或渗漏问题。
同时,无人机航测技术
可以监测水利设施的三维形态和变形情况。
将不同时间段的点云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发现设施的微小变形和形态变化,为工程管理提供及时的监测和预警。
结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
断深化研究和推动技术创新,无人机航测技术将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更
全面、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水利工程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朱葳蕤.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确权划界中的应用[J].科技资
讯,2023,21(10):109-112.
[2]李松勤.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
产,2021(18):233-234.
[3]刘晓哲.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河道泥沙沉积量监测的改进研究[J].水利技术
监督,2022(08):66-69.
[4]华鹏军.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
究,2022,7(04):209-211.
[5]徐欣来,吴钧辉,王乐潇.无人机航测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信
息记录材料,2018,19(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