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中年级起步作文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写——中年级起步作文的有效途径
摘要:“模仿即创造”是我参加荆州市首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时王林博士说过的一句话。

古希腊美学杰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艺术首先起源于人类
的模仿天性,他说:“模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

人一开始学习,
就通过模仿。

”可见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模仿习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小学生作文的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儿
童的这一模仿特征。

关键词:仿写;模仿范文;中年级;起步作文
我们知道,儿童的口头语言,在词汇成分和语法成分两方面都与书面语言有
着较大的差异。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儿童的口语中存在着不少杂质,诸如没有意义的重复,缺乏道德规范的独白,夹杂不合语法逻辑的方言对话等等。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
过程。

儿童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过程也一样,只有接触大量的书面感性材料,
特别是一些具有典范性的作品进行训练,其中如句子、段落和作文训练得越多,
掌握得越牢固,运用得越熟练,他们的书面语言的感性认知也就越丰富、越深刻。

而这些训练往往从模仿开始。

所以,从模仿典范性作品入手,是对小学生进行书
面语言的启蒙,它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特别是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模仿范文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汉语表达比较纯正,文章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
生提示一些学习方法,在题材和体裁上都注意拓宽,重视文学味。

这些文章文质
兼美,典范性强,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通
过对于课文句子、段落训练和范文的写作模仿来向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的启蒙,进
行连词成句、积句成段、构段成篇的作文训练。

先句、再段、后篇,这是仿写的
顺序,我们可以依照这个顺序,循序渐进,分年级段,由低到高,有计划地进行
指导。

(一)从模仿入手,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句子
小学语文教材基础中都有要求学生仿写句子的基础训练,而三年级的学生开
始接触用了关联词的句子。

在指导孩子们仿写句子时,我们应注意引导他们从仿
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

如,三年级下册第13课《和时间赛跑》一文就出现了很多含有关联词的句子,特别是含有“与其……不如……”一词的句子,读子文章后很多同学不知道这一
句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一关联词。

对于这样的句子我先让孩子们读,反复地读,看看能不能自己理解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

读了几遍有些孩子
举起了手,但还有些孩子仍眉头紧锁。

接着我让他们把这句话中“与其”和“不如”
后面的内容画下来,再读,许多同学恍然大悟,喜笑颜开。

理解了句子后再仿写,就容易得多了,有的孩子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这样一句:“经过老师的教育,我明白了与其第二天骗老师说作业忘带了,还不如当天就把作业写完。

”这样孩子们渐渐能掌握一些句子类型的表达形式,从而书面表达各种形式的简单句子、复
杂句子,为书面构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模仿入手,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落段
如果说,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学习口语过渡到学习书面语是一个交
接点,那么,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从组词联句过渡到以句构段就是另一个交接
点了。

段落的仿写是一种单项训练,课文中的开头、结尾、构段方式、对话方式等,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仿写中使孩子们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

尤其刚入三年级,孩子们刚开始作文,因此更应加强对段的仿写。

《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中的很多段落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其中的第5自然段在介绍香港的
夜景时,紧紧围绕中心句“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令人
真像遨游在灯的海洋。

学了课文后,可以“仿文”出示:“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丰富”、“操场上真热闹”等丰富的写作内容,让孩子们仿写。

有的孩子写着:“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足球场上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在做游戏,他们在草地上笑着、闹着,欢乐的声音传遍校园。

水泥地上,有的在跳皮筋,像小鹿在林中跳跃一样,轻快敏捷;有的在踢毽子,灵活的毽子上下翻飞,引来阵阵喝彩。

还有些在树荫
下玩溜溜球,争着拿出自己的绝活,一竞高下。


(三)从模仿入手,训练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
篇的仿写,主要是从结构和写法上进行模仿。

学习了课外补充课文《还我一
条清水河》,引导学生体会到文章先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准确地描绘出家乡小河
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再找河水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呼唤:“还我一条清水河!”抓住这一契机,我要求学生依照文章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我们学校旁边的一条被污染的河——蛟子河,了解蛟子河的原貌进行创作,同时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感情,作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创造运用文中的优美句子或片断
有些孩子的语言基本功不是很好,让他们写一篇结构巧妙、语言优美的好文
章确实很难。

对于他们,我允许他们利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片段,让他们加上
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加强他们对所学语言文字的运用。

在三年级下册
的第一次习作中,有些孩子就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了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有个孩子
写了公园里的几颗梅树,他就模仿了《荷花》一文中写荷花形状
的句子。

有个孩子写堤外的景色,文中有这样一句“河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河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河底的石头、沙粒
和游动的小鱼。

河岸两边全是绿茸茸的小草,草里夹着一些蓝色的、紫色的、黄
色的野花,像一块地毯铺在河边。

”他就利用了《珍珠泉》一文中写泉水绿、清特点的句子,描写了堤外的小河。

三、依据范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指导学生依据范文观察生活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在孩子们学习范文之前组织学生观察。

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不失时
机地组织学生观察。

比如四年级的课文《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放得稍后了些,等到学习这一课时,爬山虎的叶子已经开始变色,往下落,见不到那满墙的绿了。

所以九月份一开学,我就安排学生就近观察爬山虎,观察它生长的地方,它的叶,它的“脚”,再学习范文,孩子们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结构了。

二是先学好范文,然后按照范文的内容和提供的写作文法组织观察。

观察的
内容一定适合于仿效范文的写作方法。

如学了《荷花》一课后,可以让孩子们仿
照它的写法,去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而后仿写。

三是仿写之前,要引导孩子们回忆那些,有深刻体验、留有深刻印象的生活
片断,使之和范文联系起来。

如学了《争吵》这篇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后又合好的事,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回忆与同学相处的种种情景,然后仿写。

不论是哪一种,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时,我们应更加注重拓展孩子们的
思维,使之“仿”“创”结合,写出新意。

总之,模仿是儿童的明显心理特征,因此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特别是低中段孩子们习作的有效途径。

小学作文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这一特征,从模仿入手,教给孩子们模仿理性认识生活内容与模仿灵活运用文章形式的方法,不断提高孩子们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伟.旧调重弹说仿写——谈作文起步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08(06).
【2】高兰芹.观察想象体验仿写——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四部曲[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4).
【3】黄婷.小学生作文仿写教学策略研究──以三年级起步作文为例[J].语文课内外,2018,000(036):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