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练习卷 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题组一水盐平衡调节
1.下列对水和Na+的来源及排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
B.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
C.肾排尿是排出水和Na+的主要途径
D.水平衡和盐平衡调节过程是完全相同的过程
2.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B.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3.(2022·河南新乡第一中学高二期末)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受体位于细胞内。
该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B.醛固酮在肾上腺髓质合成,只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C.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D.醛固酮发挥作用后导致尿的成分和尿量发生变化
4.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5.(2022·四川宜宾高二期末)一定运动强度的锻炼可能导致人体丢失大量水分,从而使细胞外
液量减少和血钠含量降低。
健康人早晨和下午不同时段、同等运动强度的锻炼条件,体内醛固酮含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锻炼使醛固酮分泌量增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B.早晨比下午锻炼时脱水更严重,故晨练不宜进行高强度运动
C.大量出汗后,垂体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运动后适量补充含葡萄糖和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有助于快速恢复体液平衡
6.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丧失,且失水多于失钠。
下列对高渗性脱水后出现的生理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
B.调节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D.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
题组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持久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激素调节为主
8.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内外刺激a可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作出反应
B.在血糖调节中,胰岛可以作为效应器
C.血糖浓度升高会促进图中c的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D.若图中的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则该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b的发育和功能
9.(2022·天津静海一中高二期末)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10.(2023·河北石家庄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尿崩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尿崩症根据致病机理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肾源性尿崩症(肾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临床上可通过对患者禁水加压(禁止饮水10 h后补充抗利尿激素)后,测定其尿液渗透压的方法加以鉴别。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损导致的
B.肾源性尿崩症是肾小球细胞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受损导致的
C.禁水加压后尿液渗透压将明显升高的是中枢性尿崩症
D.禁水加压后尿液渗透压将无明显变化的是肾源性尿崩症
11.低钠血症分为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两大类。
人体内的脑钠素可引起尿钠增加,而醛固酮可导致尿钠减少,两种激素分泌异常均可导致钠从肾丢失引起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是指渗透压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稀释性低钠血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钠的来源主要是食物,去路有排尿、排汗等
B.脑性盐耗综合征可能由于脑钠素分泌增加或醛固酮分泌减少引起
C.检测血液中脑钠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三种激素的含量可判断某低钠血症患者的病因D.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在血钠调节上相互协同,其靶细胞都是肾小管、集合管管壁细胞12.(2022·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正钠平衡指Na+的吸收大于排出,负钠平衡指Na+的吸收小于排出。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正钠平衡和负钠平衡可最终达
钠平衡。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组织液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维持
B.正钠平衡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负钠平衡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D.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均能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
13.为研究不同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将家兔麻醉后,施加不同药物并检测实验家兔的尿液生成速率(实验中对家兔采用静脉的方式给予各种药物,每次注射药物后待尿量恢复稳定再注射下一种药物,其中垂体后叶素含有抗利尿激素,呋塞米为利尿剂),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药物
尿量变化(滴/min)
注射前1 min 注射后1 min
生理盐水 4 7
0.1 g/L去甲肾上腺素7 5
1 000 U/L垂体后叶素 6 2
10 g/L呋塞米 1 28
A.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B.去甲肾上腺素在影响家兔尿液生成速率的过程中需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C.注射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明显降低从而使尿液生成速率增加
D.呋塞米增大尿液生成速率,可能与其减弱肾小管对Na+和Cl-重吸收速率有关
14.如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可分为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盐)和等渗性脱水。
若某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垂体释放的ADH的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15.渗透压渴觉是指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同时引起渴觉。
容量性渴觉是指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而引起的渴觉。
有效循环血量降低不但可以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还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进肾素分泌,再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收缩血管,保钠排钾减少水分流失。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渗透压渴觉的产生是由于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的。
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渴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
(2)等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同时伴有失Na+,两者丢失的比例相同或大体相同,一般不会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因此发生等渗性脱水时,由于____________降低刺激渴觉中枢而引起口渴。
此时应及时补充________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
(3)醛固酮分泌异常会引发疾病,比如分泌过多会引起高血压。
对此,人们已经筛选出了一种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依普利酮。
已知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竞争性地与醛固酮受体结合)。
请设计实验验证该药物的作用原理。
实验步骤:
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60只,选取20只作为甲组,另外40只制备成____________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②测定各组大鼠的醛固酮含量和血压值,并进行数据统计。
③甲组和乙组大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丙组大鼠均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连续处理16周,在此过程中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④16周后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醛固酮水平和血压值,并进行数据统计。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